一个多月的时间,昔日荒凉的滩头一下子焕发了生机,高地上建起了四百多间木屋,排列整齐,中间为俘虏营,四周为军营,建有木栅栏,四角有瞭望塔。
降卒正在开沟挖渠,平整土地,看到刘靖一行人的身影,并不慌张。
“将军大人,能否容许庶民们留下来帮将军大人屯田?”三人突然跪伏在地。
“都起来说话!”刘靖有些好奇。
“谢将军大人!”
“你们难道都不想回家?”
“回禀将军大人,家乡地无三尺平,族人只能在山坡上种上一些高粱和黄豆,靠天吃饭,一年下来连肚子都填不饱,只能上山打猎,卖皮毛换点盐钱,有不少人的家里一年四季连盐都吃不上,遇上天灾,只好忍饥挨饿,大家刚刚看到希望,族人们都不愿走!”邓彪一脸忧愁的答道。
“既然这样,你们去告诉大家,皇上也大赦天下,从今日起,你们都成了平民!愿意回家的,本官给口粮和路费;不愿走的,有家眷的去把家眷接来,就在这里为镇南将军府屯田,夏季一日三餐,冬季一日二餐,按屯曲编排,享受屯田军饷,年终发放!本官还打算在屯田营内也办所学堂,请先生教你们的孩子识文断字;不干涉你们的习俗,只要老实做事,一家人衣食无忧。你们出去召集大家,本官在这里等你们回话,不准强迫!”
“多谢将军大人!”三人欣喜的跑了出去。
“子行,他们还老实吧?”
“回禀大帅,都还老实,这么一大块肥沃的土地,只要把河岸加固一下,渡过汛期,保管秋粮丰收,这比俺家乡的地好多了,要是俺不从军的话,俺就带媳妇到这里屯田。”秦可憨厚的笑着。
“看来这真是快好地方,子行连假军侯都不想当了,竟然要带着媳妇到这屯田,本官准许了。”刘靖收起笑脸,认真地说道。
“大帅,末将是说着玩的!”秦可急忙解释,一脸的慌张。
哈哈……田武、张成等哈哈大笑。
“子行兄,大帅也是说着玩的!”许褚笑着。
“大帅不是真的?“
“本官认为子行是个人才,怎能放你去种田?当今天下不平,你们还要随本官四处征战,为皇上效力。”
“末将愿誓死跟随大帅!”众人齐声喊道。
俘虏营走了六百多人,有三千六百多人告假回家接家眷,七百多人无亲无故,大多数人喜欢上了这快地方(年底,离开的人又带着一千五百多人回来了,这是后话),这时代的人都是为了活下去,只要有饭吃,什么事都愿意做!
拜邓彪为屯田假军侯,虎珂和区鼎为屯田左右屯长(他们带着家眷来的)。
刘靖带着他们到澧水河岸走了一圈,叮嘱他们播下种子后,带领大家修固堤岸,开挖沟渠。
稻种、口粮和工具等由镇南将军府供给。
给他们留了三匹马和二十万钱急用。
“大帅,子清叔来了!”许褚一脸欣喜地跑进来喊道。
许暹他们终于来了!
二万七千多家眷、五百多名工匠,赶着二千三百多辆大车,带着二千多头牲畜,浩浩荡荡,走了一千八百多里,花了整整五十七天!
“叩见大帅!”张昭、郑讯、臧戎、郑浑、张辉、许暹、吴敦、韩杰、郑清和郑明等跪地叩见。
“大家一路辛苦了!”刘靖急忙上前搀扶起众人。
“大帅辛苦!”
“禀告大帅,属下请大帅赎罪,没有先行告知大帅,就自作主张带来一位老友,老友博古通今,能力在属下之上!子纲,快过来,叩见我家大人、镇南将军!”张昭从人群中拉出一位中年人,高大,俊雅,风尘仆仆。
“庶民张紘、张子纲叩见镇南将军!”
张竑、张子纲?
哎呀!上天真是照顾在下了!
三国时,张紘和张昭是孙策、孙权的左膀右臂!
“快快请起,可是广陵张子纲?”
“镇南将军认得庶民?”张竑一脸惊讶。
“张子纲的大名,本帅早有所闻,就是没有机会相见;本帅闻子纲有惊世之才,必有大用!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时,张子纲是否愿意留下辅助本帅?”
“多谢镇南将军看得起,庶民愿意跟随将军大人!”
拜张子纲为镇南将军府从事,司军侯职。
军侯相当于县令!
众人恭贺,一番寒暄。
“子纲的家眷带来没有?”
从关心手下的生活入手,安顿好家眷,他才能安心(安居乐业)!当年徐庶跟着刘备如鱼得水,可母亲被曹操握在手里,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身的本领白白浪费了。
“回禀大帅,属下来得唐突,没有带上家眷。”
大概是想先来看看,探探路。
“宾硕,你派大志带上十名手下,带上公文和路费,给子纲配一匹好马,随子纲去接家眷。”
许明寻找过张昭,对这条路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