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3(1 / 2)

d太子朱慈烺今后会不会和张斌翻脸这个还未可知,但他肯定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因为这会儿张斌已经被他惹怒了,他的仕途就要结束了,连同复社都会因为他的无知之举灰灰湮灭

这会儿张溥都被激的有点口不择言了,这丑也差不多出够了,这戏也差不多该收场了,张斌也懒得继续演下去了,他突然把脸一板,满脸严肃的道:“证据,你想要看证据吗,那好,王公公,去取周延儒的供词来。”

王承恩闻言,拱了拱手,疾步往书房中走去,张溥却是呆愣当场,前任首辅也就是他的座师周延儒的供词,跟吴昌时被抓有关系吗

很快,王承恩便捧着供词出来了,张斌直接接过来往张溥跟前一递,冷冷的道:“你自己看看吧,周延儒是你的座师,你应该认识他的字吧”

张溥满脸疑惑的接过供词仔细的看起来,看着看着,他脸色渐渐变得难看无比,他可不知道周延儒和田弘遇密谋废立太子的事情,张斌不把这事捅出来,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座师在谋逆呢。

这会儿他看了周延儒的供词,脸上那个难堪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原来吴昌时竟然是这么个阴险小人,原来他收受贿赂、弄权卖官、参与谋逆的事情都是他的座师周延儒揭发的

他会相信吗

他当然会信

他虽然本质上是个伪君子,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一个君子,谋逆这种事他是决计不会参与的,他要知道周延儒参与谋逆,肯定会去极力阻止。

他那么会儿什么都没干,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这谋逆之事也不好到处找人打听,所以,他对周延儒到底怎么和田弘遇勾结在一起的一无所知,而周延儒这份供词并不是完全胡说八道,有些事也是真的。

比如吴昌时弄权卖官的事情,周延儒还具体点出了几个知府和布政使,因为到了那个级别的官员,他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不点头,吴昌时就算是遴选出来也没用。

吴昌时这个文选司郎中的重要性主要在于能给人升官发财的机会,也就是说,他只能根据相应的“资历”选几个人出来供人选择,至于这几个人中谁能升官发财,那还得吏部尚书甚至是内阁首辅来决定。

一般五品一下的官员周延儒还不会怎么去关注,上了五品的,那可就不好说了,如果不送点银子请他行个方便,他可不一定会选给吴昌时行贿那个人,所以他点出来的几个官员都是真的向吴昌时行过贿的,而且这几个官员有什么问题他供词里面也大概描述了一下。

这吴昌时收受贿赂、弄权卖官的事情绝对是真的,这点张溥看完周延儒的供述就明白了,这收受贿赂、弄权卖官的事一坐实,吴昌时在他心中君子的形象就崩塌了,后面的参与谋逆甚至是以美色引诱周延儒入套这种事吴昌时会做不出来吗

张溥这会儿只感觉脸上狠狠被人扇了个巴掌,火辣辣的,吴昌时,你这个奸佞小人,我都快被你害死了

他真没想到吴昌时是这么个无耻小人,这下好了,为了这么个无耻小人,他把当朝首辅都给得罪了。

怎么办,怎么办

他急急的思索了一阵,根本就没有办法,张斌这会儿明显也不想给他台阶下。

没办法了,只有认栽了,人家这会儿可是权倾朝野的主,自己这小身板根本就扛不住,加上复社数千“英才”也扛不住。

他原本是想着自己占理,然后又能诱导太子殿下,这才敢舍命跟张斌刚一波。

现在这理也没了,供词太子殿下肯定也早看过了,根本不会被他诱导,还有什么好说的,赶紧认错吧,希望这位首辅大人真是个君子,大人不计小人过。

他弯下腰来,双手将供词递到张斌跟前,“诚恳”的认错道:“首辅大人,下官不知道吴昌时是这么个奸佞小人,刚才多有冒犯,还望首辅大人海涵。”

嘿嘿,气势汹汹的带这么多人过来,吃了个大瘪,这下爽了吧。

张斌看到张溥垂头丧气的样子,这心里总算是舒服了一点,敢跟我玩阴的,敢带这么多人来逼宫,真当你是一盘菜啊,就你这点内斗的本事,也敢在我面前张狂,玩死你

当然,这些话他也只是在心里说说,这会儿他还不想跟这帮疯狂的嘴炮起剧烈的冲突呢,后面还有的事时间,有的是机会。

这个时候还得装,要装出大度的样子,麻痹他们一下,不然,这家伙表面上是认栽了,背地里还不知道会搞什么鬼,必须让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一时气愤所以才跟张溥争锋相对的,这样他们才不会回去想着整什么幺蛾子。

他装出一副大度的样子,伸手结果张溥手中的供词,温言宽慰道:“所谓不知者无罪,你也是被吴昌时这个奸佞小人给骗了,本官不怪你,刚才本官也是在气头上,所以有点失态了,希望你也不要往心里去。”

张溥这会儿只想赶紧离开这地方,省得在这里丢人现眼,他也没想太多,张斌既然给台阶了,他便顺势道:“多谢首辅大人宽宏大量,下官告退。”

说罢,他便领着一帮复社骨干灰溜溜的走了。

张斌看着他们的背影,眼中慢慢露出狠厉之色,这帮人,留不得,待到京察大计定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手段

s:推一本朋友的书扛着ak闯大明后世大学生穿越明朝末年崇祯上吊前,一枪崩了李自成,跟着崇祯大叔闯荡江湖去,热血爽文,考究者勿入。

第一九六章中兴大明从抄家开始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这高中进士原本是人生中最值得庆贺的大喜事之一,但是,这一年,金榜提名的新科进士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至少从中进士开始到现在,他们还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还没接到吏部的派官行文呢,一个都没有。

这一届进士可以说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倒霉的一届了,这会试还没开始,中都凤阳府便天降异象,什么推背图、烧饼歌全冒出来了,上天貌似对他们的皇上崇祯意见很大,所以撒下漫天的纸钱警示世人,崇祯再瞎搞下去,大明就要完了

尼玛,我这还没开考呢,上天就说大明要完了,这会试还要不要考了

从那时候开始,所有赶考的学子便忧心忡忡,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前途,甚至,他们都不知道大明还能不能延续下去,如果大明都亡了,他们考取的功名还有什么用

会试最终还是如期举行了,但是,会试过去没多久,主考官之一,内阁首辅周延儒便涉嫌谋逆,被皇上打进了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