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5(2 / 2)

周延儒接着他的话道:“功高震主只是委婉的说法,说直接点就是皇上认为张斌是个枭雄,如果不趁他没有掌控朝堂之前收拾了,他很有可能谋朝篡位”

这是实在话,所谓伴君如伴虎,作为臣子,你不能太无能,也不能太能,如果你太无能,皇上要收拾你,如果你能到皇上都感觉到威胁了,皇上还是要收拾你

不过,这个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溥不解的问道:“此事难道跟张斌有关系”

周延儒重重的点头道:“对,因为皇上想让我出面来做这个恶人”

做恶人

这貌似是个贬义词,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做恶人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词汇了,让你做恶人就代表着皇上有意提拔你当内阁首辅,不然,你怎么做这个恶人,又怎么收拾势力大的吓人的张斌。

张溥再次目瞪口呆道:“您的意思,皇上授意您出任内阁首辅”

周延儒略带谦虚的点头道:“对,还有吏部尚书,就是补薛国观留下的缺。”

这个缺,恐怕是天下最大的缺吧,内阁首辅加吏部尚书,还有什么职位能比这两个加起来大吗,比一个大的都不多

周延儒拿捏至此就算是拿捏完了,现在就等张溥主动开口,投怀送抱了。

果然,张溥脸上瞬间就露出了意动的表情。

原来,这次“恩师”来找他不是请他帮忙的;原来,皇上已经授意其出任内阁首辅了,而且还加上个天官吏部尚书

这么粗的大腿要不要抱呢

当然要抱,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周延儒这会儿没什么党羽他是相当清楚的,这也正是他前几天一直犹豫不决的原因,他怕周延儒斗不过张斌,你没一点党羽怎么跟人家斗,就算加上我们又怎么样,我们都是些六品七品的小官,跟人家张斌差了一大截。

现在这情况就不一样了,皇上授意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去收拾张斌,这就意味着皇上有意让周延儒提拔亲信去跟张斌干,而且干掉张斌之后出现的那些尚书、侍郎甚至内阁大学士的职位都有可能是他们的

也就是说,今后朝堂掌控大权的很有可能是他张溥,因为满朝重臣都是他复社的成员啊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赶紧上啊,他满脸激动的道:“多谢恩师提点,如果可以的话,学生觉得还是出任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好一点。”

他这是要谋前程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如果选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那现在权力是大,但是,想要入阁,却比较的麻烦,因为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不可能直升吏部尚书,中间还必须在吏部侍郎的位置上磨一磨,而且,就算当上了吏部尚书也不一定能入阁,因为阁臣一般都是从礼部增补的,吏部尚书出任内阁大学士的几率还没有礼部左右侍郎高呢。

所以,他选择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因为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等于是半步侍郎了,而只要当上礼部侍郎就等于半条腿踏入内阁了。

不得不说,人一旦被欲望所支配,那基本上就完了。

这张溥什么都好,无论品行还是学识都是当世有名的,但是,他就是权力欲太强了,想掌控朝堂,而他又不够暗黑,不够无耻,所以,注定了要被周延儒这等无耻之人利用,甚至,最后还会死在人家手里

第一六一章启复社

张溥经不住权力的诱惑,再次投入周延儒的怀抱,准备全力“助”他掌控朝堂;而周延儒也开始谋划,怎么利用复社成员,逐步接管朝廷大权了。

第二天早朝方罢,周延儒便主动来到御书房,求见崇祯,迈出了他执掌大明朝堂的第一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饶有兴致的问道:“怎么,玉绳这么快就准备好了吗”

他们昨天商议的只是大方向,就是徐徐图之,仔细考察各级官员,逐步提拔忠君爱国,清正廉洁的官员,取代朝中薛国观和张斌一系的朝臣。

崇祯通过薛国观一事也吸取了一点经验教训,他终于明白了,那些道德上有瑕疵的人是靠不住的,明知道人家是贪官污吏还要重用,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所以,他决定提拔和重用清正廉洁的官员,以免自己再把自己的脸给打了。

这点和周延儒表面上说的用人原则倒是一致的,只是这薛国观贪腐案爆发的也太突然了,崇祯没有一点准备,周延儒更是“赶鸭子上架”,突然就被告知要出任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了,仓促之间,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找出掌控内阁、六部、都察院和京城各衙门的具体人选,只能先“考察考察”再做决定了。

崇祯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只是他没想到周延儒也有想法,而且行动这么迅速。

周延儒当然不会傻帽的在崇祯跟前说自己要提拔自己的门生逐步掌控朝堂大权,他装出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痛心道:“皇上,微臣昨天在暗中考察了一番,发现朝中但凡有点资历的官员基本上都有问题,他们不是学着薛国观贪腐,便是学着张斌弄权,剩下的差不多也都是写老油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那种,真正忠于皇上,为国为民的官员凤毛麟角,太难寻了。”

崇祯深有同感的点头叹息道:“唉,是啊,一个薛国观,一个张斌,把朝堂的风气都带坏了,朕原本以为薛国观还能好点,没想到这个奸贼却是个堪比严嵩的大贪官,这些个朝臣,枉费朝廷养他们这么多年,一门心思就为谋取私利,简直就是一帮蛀虫”

周延儒见崇祯这副模样,连忙不失时机的拍马屁道:“皇上英明,洞察秋毫。”

崇祯虽有些自得,但还是继续摇头叹息道:“就算知道他们是帮蛀虫又能如何,现在薛国观贪腐一案已然铁证如山,不知道多少官员牵连其中,还有张斌手下党羽更是遍布朝野,这些人一旦全收拾了,整个朝堂就空了一大半,如果再把其他有问题的官员也一起收拾了,朕又上哪里找这么多人来补缺呢”

你没人,我有啊,周延儒装出一副郑重的样子,拱手道:“皇上,微臣倒是想到了一些人,也大致考察过了,就是资历有点浅薄,不知当不当说。”

资历浅薄怕吗好啊

周延儒是不敢抬头盯着崇祯看,他要是抬头看一下,绝对会吓一跳,这会儿,崇祯脸上竟然露出诡异的笑容

崇祯貌似对周延儒提拔资历浅薄的官员很是赞许,竟然鼓励道:“资历浅薄有什么,总比那些混迹官场几十年就知道谋取私利的老油子要好,是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