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7(2 / 2)

关宁铁骑经过重组和一个多月的操练已然面貌大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暮气沉沉,毫无斗志,所有将士都精气神十足,虎虎生风,动作也变得干净利落,整齐划一,一看就是难得的精锐之师。

但是,张斌看了一阵之后,不但没有夸奖曹文诏,反而摇头叹息道:“唉,看样子这战车和炮车真不适宜给骑兵配备啊。”

曹文诏脸上并没有什么不满之色,因为他找张斌过来不是为了表功,而是为了商议关宁铁骑装备的问题。

他发现配备了战车和炮车之后,关宁铁骑的整体推进速度至少慢了一半,这样肯定不行,张斌的话刚落音,他便跟着叹息道:“是啊,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如果其速度只有车兵那么快,那又何必组建单独的骑兵部队呢,直接全部变成车兵就行了,所以,我认为,骑兵就不要装备战车和虎蹲炮了,直接就是纯骑兵,这样移动速度就快了,不管是突袭还是支援,都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张斌缓缓的点头道:“嗯,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战车和虎蹲炮就算了,还是全部交给福广军吧,反正他们不嫌多。燧发枪呢,你认为怎么样,骑兵用这合适吗”

曹文诏闻言,犹豫了一下,这才为难的道:“这个,说实话,我感觉给骑兵配燧发枪有点浪费了,因为骑兵全速冲锋的时候基本上没办法更换子弹,而且燧发枪的有效射程也只有两百步左右,这点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也就是两个弹指的时间,就算操练的他们能在冲锋时更换子弹了,这么短的时间也刚够他们更换子弹而已,那时他们已经冲到敌人跟前了,用燧发枪杀敌还不如用斩马刀或者长枪呢。也就是说,骑兵就算配备了燧发枪,也只能在冲锋之前装填好子弹,在靠近敌人两百步的距离开一枪,然后这燧发枪就没用了。”

这个问题张斌也考虑过,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改进燧发枪,给燧发枪装上弹夹,这样就不用更换子弹了,不过,弹夹要设计出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的子弹也不适合装弹夹里面,这些只能以后再说了。

他点头道:“那行吧,就原来的福广军一万骑兵装备燧发枪,原来关宁铁骑的将士就不要装备了,省得浪费时间来教他们使用燧发枪。”

关宁铁骑的装备就这样定下来了,战车和虎蹲炮都没配备,燧发枪也只有一万把,等于和以前没多大区别,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轻甲了,类似于锁子甲的轻甲如果手工制造,五万套那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但是,机器冲压铁片的话就快了,五万套,也就几个月时间而已。

关宁铁骑如果全部装备上轻甲那就变成真正的铁骑了,再加上有曹文诏这样经验丰富的良将和曹变蛟、祖大弼这样猛到爆炸的猛将,重振昔日雄风,指日可待。

第一二四章齐聚鞍山之地

冬季即将来临,辽东的气温越来越低,皇太极这心里也是越来越凉,因为他派出的斥候至今都无法突破明军的封锁,探得万水河南岸的情况,更为可怕的是,辽东各地的明军仍然在向万水河南岸集结,那数量,恐怕二十万都不止了

这个时候,他真想率军去定辽右卫晃一圈,威胁一下张斌,又或者去大明京城附近劫掠一把,让崇祯收拾张斌。

但是,这些都只能想想而已,因为他手中兵力有限,如果率大军离开辽阳,张斌肯定会趁机突袭,如果辽阳失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再说,这会儿蒙元察哈尔部也背叛了,他想再从那里借道偷袭大明京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他只能在辽阳城不断收集守城物资,不断加强城防,同时拼命铸造红夷大炮,以期能打个翻身仗,打破张斌战无不胜的神话。

这种事情并非他痴心妄想,因为他们后金战无不胜的神话就是在宁远被打破的,那时候守城的袁崇焕手下还没他这么多人马呢。

皇太极在辽阳积极备战,五十余里外的张斌也没闲着,他也在不断的调集军队和物资,为进攻辽阳城做准备。

这会儿齐聚在鞍山新城的明军的确不止二十万,准确的说集结在鞍山新城的明军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二十五万。

这其中最大的一股当属张斌嫡系中的嫡系福广军,福广军虽然在海州之战中折损一万,又抽调了一万人马补充关宁铁骑,其数量仍有恐怖的八万之巨,张斌这一次把他们全部都调集过来了。

曹文诏和曹变蛟调走以后,李定国和刘文秀等小将正好一人统帅一万人马,不过,这会儿张斌还没有设置总兵统领福广军,因为李定国的资历还是有点浅薄,他虽然战功赫赫,但领兵作战的时间总共还不到三年,而且,他这会儿才刚刚二十岁,这么年轻就提为总兵,崇祯估计不会答应,薛国观和陈新甲估计更不会答应。

张斌只能让他以参将之职暂时统领福广军,反正刘文秀和艾能奇这些小家伙都对他言听计从,有没有总兵之名,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

除了福广军,人马最多的就要数经过重组的关宁铁骑了,这会儿关宁铁骑又回复了巅峰时期五万人马,在曹文诏的操练下,其实力也开始慢慢回复,如果再加上张斌为其配备的轻甲,其实力回复或者超越巅峰时期,也只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就是秦军了,孙传庭所率的四万秦军在海州之战中并未遭受多少损失,这会儿祖大寿早已接手海州城的防御,孙传庭也早将四万秦军全拉过来了。

还有川军和东江军的数量也不少,三万川军白杆兵一路从山海关跟着张斌来到海州,在海州之战中,他们伤亡也不是很大,这会儿堪堪还有三万人马,东江军原本上岸的只有两万五千人马,这会儿张斌已经率军进逼辽阳,皇太极是玩不出什么幺蛾子了,所以,他干脆令毛文龙将皮岛的五千驻军也拉了过来,只留下数百人在那边驻守。

剩下的就是戚家军和天雄军了,这两支劲旅虽然都只有一万人马,但战力却堪比两万甚至三万精锐。

一次性齐集二十五万精锐之师这在大明的历史上也是罕见之举,恐怕只有在洪武朝和永乐朝才出现过这样的盛事,张斌为了击败皇太极,收复整个辽东也是下了血本了,这些队伍可全是他的嫡系,他等于在拿自己的家底跟建奴拼命呢。

这大军虽然集结完毕,张斌却没有急于进攻,因为冬天就要到了,辽东的冬天原本就出了名的冷,这小冰河时期,辽东的冬天更是冷得出奇,他可不想到时候二十多万大军被困在辽阳城外,进退两难。

更重要的,此次大战的战略物资还未齐备,为了尽量减少手下将士的伤亡,他不但令东番兵工厂铸造了上百门两千斤佛郎机炮和炮车,还令东番各卫全力动员,制造轻型甲胄,制造新型战车,争取给每个将士都加上一两层防护。

冬天的脚步日益临近,鞍山新城也在逐渐成型,当四面城墙都修建的差不多之后,张斌便下令,二十五万大军,全部进城扎营,收集柴火木炭,准备过冬,同时,他还命俞成龙带人直接把五万建奴联军的俘虏全部押送去了东番,反正这城池也修的差不多了,为了避免这些人在开战的时候捣鬼,还是把人送走的好,再说了,他也没空去给这五万多俘虏准备过冬物资,送去东番,还省却了他不知道多少麻烦。

这个时候,皇太极派出的斥候终于看到了鞍山新城,明军竟然在万水河南岸修筑了一座五六里宽的城池

皇太极收到消息,心里更是拔凉拔凉的,这个张斌,简直比孙承宗还难对付,孙承宗修筑城池和堡垒的时候他好歹还能探查到消息,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