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军回援之后,他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也没多少危险,而且,明军一旦回援,围剿反贼的计划就泡汤了,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崇祯会不会调辽东军过来收拾他,他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辽东军本身只有十多万,而且他们还要守山海关,守关宁锦防线,守三台子河一线,守辽河一线,守海州、盖州、复州、金州一线,这些地方,每个地方少说都得上万人,辽东军又能抽调多少
调的少了,就是来给他送菜,他正好趁机将其歼灭。
调的多了,辽东就空虚了,他完全可以命人率重甲步兵一路杀过去,收复被明军夺回去的城池。
崇祯要敢调动辽东军,怎么调都对他有利,而且,不管是调的少了被他歼灭了,还是调的多了导致辽东失守了,最终还是要将围剿农民军的明军主力调回来擦屁股,他才不担心呢。
还好,崇祯没做无用功,给皇太极送菜,而是直接调的熊文灿大军,不然,辽东的局势都会跟着糜烂。
不过,调熊文灿大军就需要等了,等了将近二十天,皇太极都差不多把京城周边顺天府和永平府除了城池外的区域劫掠一空了,熊文灿终于率大军赶到了京城。
他并没有傻乎乎的直接率军冲上去跟皇太极硬钢,既然自己不行,那就换行的人上呗,他并不是那种鲁莽之人,更不是抓着军权不放的奸妄小人,他为人还是比较正派的,做事也比较沉稳,或许,这才是杨嗣昌将大军交给他统率的原因。
在路上想了将近二十天,他已经想好对策了,自己不行,就将二十多万大军带到了京城外面,等着皇上派行的人上,反正他就带着大军在城外等着皇上的旨意,如果皇上硬要自己上,那就跟皇上说实话。
京城有干的过建奴的能人吗
当然有,像他前任的福广总督现在的内阁次辅太子太师张斌就是,建奴都被他干趴好几回了,他要带着这二十多万大军,绝对能把建奴打得抱头鼠窜。
不过,皇上也可能不派张斌来统兵,而是逼他硬上,因为他知道,皇上对张斌颇为猜忌,所以特地培养自己的顶头上司杨阁部来对抗张斌,这么多大军,皇上会不会交到张斌手里还真不好说。
总之,先等等看吧,自己什么都不说,可能还能保住官位,如果自己开口说了实话,那这官位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
崇祯这会儿正是在考虑这个问题,熊文灿终于率军赶回来了,这会儿京城安危是不用担心了,问题让谁领兵去对付皇太极呢
熊文灿吗,崇祯有点犹疑,这熊文灿虽然打了场大胜仗,但他击败的是反贼,反贼除了会跑,其他没什么能耐,建奴可不是光会跑,他们还很能打,跟反贼完全不是一回事。
张斌吗,不行,崇祯很快就将张斌排除在外,他对张斌还是有所猜忌,让张斌率二十多万大军在京城外转悠,他还是不放心。
他是善忘的,崇祯二年和崇祯三年之交那次建奴入寇不正是张斌率军赶走的吗,这会儿他又不放心了
不用张斌能用谁,明末要真有这种能人,明朝就不会灭亡。
他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合适的人选,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杨嗣昌。
他已经形成了思维习惯,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就找杨嗣昌商议。
杨嗣昌很快就应招而来,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亲切的问道:“文弱,现在熊文灿率军回来了,你感觉他能击败皇太极吗”
这个问题杨嗣昌早就考虑好了,当然,他考虑的不是熊文灿能不能击败皇太极,他是想自己率军去击败皇太极
杨嗣昌这个人很好强,也很自负,他认为自己出任过分巡道和兵备道佥事,领兵作战经验丰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大计都是他想出来的,事实证明,自己的策略效果相当好,不到三个月就将反贼收拾的差不多了,对付十万建奴骑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杨嗣昌这个人,还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历史上正是因为他屠杀了太多的农民起义军,所以名声相当臭,老百姓都骂他屠夫,刽子手
骆养性认为,他没有犯什么事,也不会犯什么事,唯有通过栽赃陷害才能将他整下去,其实不然,贪赃枉法什么的他的确不会做,但是,陷害忠良他却做的出来。
当然,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在陷害忠良,在他眼里,忠于皇上而且忠于他的人才是忠良,如果只忠于皇上却跟他作对,那就是奸臣,忠于皇上的表现那都是装出来的
他之所以想亲自领兵去对付建奴骑兵,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借建奴之手,弄死卢象升和戚元功,斩断张斌的双臂
历史上,他就害死了卢象升,这次,他又将目标放在了卢象升上,不过这次还多了个戚元功。
他对跟自己作对的“奸臣”是相当毒辣的,能弄死就弄死,弄不死也要整得你罢官削籍甚至是锒铛入狱
张斌虽然没跟他作对,但是跟皇上作对了啊,那更是大大的奸臣;卢象升和戚元功虽然没有跟皇上作对,他们却选择了跟张斌站在一起,而不投入自己麾下,他们也大大的奸臣。
这次建奴入侵是有点危险,但是也是一个良好的机会,一个干掉卢象升和戚元功的好机会
当然,这些他都不会跟崇祯说,他在崇祯面前还要装温文尔雅呢,杀人害命这种事,自然不能说。
崇祯一问,他便拱手道:“皇上,微臣觉得熊文灿不一定打的过皇太极,因为熊文灿是纯粹的文官出身,而且还没什么领兵作战的经验,完全执行微臣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计还可以,如果让他去收拾身经百战的皇太极,恐怕还不行。”
崇祯闻言,连连点头道:“嗯,有道理,那派谁去领兵收拾皇太极呢,文弱你有合适的人选没”
杨嗣昌立马胸有成竹道:“皇上,微臣毛遂自荐,领兵去收拾建奴,微臣曾经出任分巡道和兵备道,领兵作战的经验还是有那么一点的,而且,微臣还读过不少兵书,对付皇太极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跟崇祯的关系已经超越君臣,成了知己,成了朋友,所以,领兵打仗,为国出力这种事他没必要在崇祯面前遮遮掩掩,自己想去,直接说就行了,崇祯肯定不会怀疑自己是想掌握兵权,而会认为自己是勇于承担重任。
果然,崇祯闻言,抚掌大笑道:“哈哈哈哈,朕怎么把你给忘了,有你出马绝对能打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