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接回到书房,拟了个“无稽之谈”,贴上面。
崇祯看了奏折,不由疑惑不解,不是说好了弹劾张四知贪腐吗,怎么又来了个夺其弟的家产,真的假的
他愣了一会儿,又命人招来了张至发,因为那个时候张至发在礼部任职,礼部管詹事府,这是万历朝慢慢形成的规矩,那时候詹事府教导太子的职能已经名存实亡,彻底成为翰林储相的升转之阶,而礼部正是入阁的常规途径,所以,詹事府慢慢就归到了礼部的管理之下。
张至发这会儿已经知道都察院或者说黄承昊盯上张四知了,因为谢升已经跟他交待过了,如果皇上问起,一定要极力维护好张四知,他们年纪都不小了,以后齐党就靠张四知撑着了,要再培养出这么一个办事得力的接班人来,基本上不可能了。
这次,谢升还生怕他不知道又或者忘了齐党已经派人帮张四知改过黄册的事情,特意跑到张至发书房,把这事跟他详细说了一遍。
这边谢升刚交待完,那边皇上就派人来传召张至发了,所以,张至发一点都不紧张,甚至,他看到崇祯跟黑脸关公一样坐在那里都没露出一点胆怯。
崇祯真有点不敢相信张四知连这种没人性的事情都能干出来,但是,这个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要通过这些事确定这帮人有没有结党营私,所以,他依旧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待张至发行完礼他便扬起奏折怒斥道:“这个张四知还有没有一点人性了,连自己亲弟弟的家产都夺,这种人还配当刑部尚书“
张至发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接过奏折仔细看了看,随即便哭笑不得道:”都察院这些人也太无聊了吧,这都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啊,张四知压根就没有弟弟,哪来的夺其亲弟家产一说“
“啊”,崇祯闻言,不由目瞪口呆道:“他真没弟弟”
张至发使劲点头道:“皇上,张四知真没弟弟,微臣跟他共事也有十余年了,虽然不在同一个衙门,平时还是有些往来的,微臣从没听说过他有弟弟。”
崇祯闻言,想了想,只能尴尬的道:“你先退下吧。”
张至发躬身告退,崇祯却是坐在那里呆愣了半天,他实在不明白黄承昊这是什么意思,这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他着实忍受不了,呆愣了一阵,他又命人去将黄承昊招了过来。
黄承昊貌似知道崇祯会找他,进来的时候手里竟然拿着几本书册,崇祯哪有心情看他手里拿着什么东西,一番君臣见礼之后,他便忍不住抱怨道:“秉忠,你命人弹劾张四知可以,但不要搞的太荒唐了啊,人家张四知连弟弟都没有,你让人弹劾他抢夺其弟财产干嘛,你这不胡闹吗“
黄承昊满脸委屈道:”微臣就知道会这样,微臣去京城黄册库查黄册,想要找到张四知抢夺其弟财产的证据,结果,黄册上,张四知压根就没有弟弟,这怎么可能,当时张四知抢夺其弟财产的事京城官员很多人都知道,微臣也知道,他怎么会没有弟弟呢。很明显,这帮人把黄册都给改了“
崇祯不由惊奇道:“改黄册,不可能吧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黄承昊举着手里黄册躬身道:“微臣说的句句属实,微臣绝对不会像他们一样欺瞒皇上,微臣查过黄册后就知道他们肯定会反咬一口,所以,上次提交证供的时候并没有附上张四知抢夺其弟财产的事。直到这两天微臣派去南都查探的人找到了原来的旧黄册,微臣才命人上奏弹劾,这就是微臣命人在南都找来的旧黄册。他们改过的黄册微臣也一起带过来了,皇上一看就明白了。”
张斌出手,岂会落空,他也知道黄册是指证张四知抢夺其弟财产的铁证,所以,早早就命人去查过黄册了,结果,竟然发现黄册被人改了
这事也难不倒他,他在南都待过,知道金陵城里有存储旧黄册的地方,最新的黄册是在京城保管,作废的黄册则全部运到金陵去了。
大明立朝都二百多年了,黄册数量之多可以想象,甚至很多上了年份的都已经腐烂了,金陵城里存储黄册的库房都有数千间了,要找出来真的很费劲,所以齐党压根就没有派人去销毁旧黄册。
他们认为,没人会无聊的弹劾张四知,就算有人弹劾张四知这事,也不一定会想到要去找旧黄册,就算去找,几千间库房,谁又能找的到
一般人还真不一定找的到,但是,毕懋康他们能,他们这会儿正在金陵城里闲的蛋疼呢,好不容易有点事干了,那叫一个积极啊,所有人一起出动,没过几天记载着张四知一家的前面三本旧黄册便被他们找到了
崇祯好奇的接过黄册一看,三本旧的,一本新的,都是山东费县县城正发坊黄册第三本,关于张四知家那一页都夹了书签,他将四本黄册在桌子上摊开一对比,果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万历三十五年和万历四十五年的黄册上张四知都有个叫张四维的弟弟,但是天启六年和崇祯八年的黄册上他弟弟张四维却消失了
上面还详细的记录着张家的房产、田产和家产,一开始他家里穷的很,就一处破旧的土茅房,总共才三间,后面,他弟弟转去经商之后,他弟弟家里房产,田产,商铺都有了,甚至他弟弟连老婆孩子都有了,但是,天启六年之后,他弟弟连带老婆孩子都消失了,房产,田产和商铺也记到了张四知的名下
崇祯看完,难以置信的问道:“这是真的吗”
黄承昊满脸气愤道:“皇上,微臣没有撒谎啊,他们以为改了黄册就没事了,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完全不可能的,那张四知苦读诗书,参加科举,三十余岁就高中进士,他哪里来的时间去经商啊他又那里来的时间看管商铺啊,再说了,经商是贱业,他一个有功名在身的秀才甚至是举人又怎么可能去经商”
崇祯闻言,脸色铁青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次,绝对是张至发在欺骗他,黄册就是铁证,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举人,正准备考进士呢,根本不可能跑去经商
第八十一章朕也耍耍你们
黄承昊的举动着实把齐党惹怒了,他吗的,老虎不发威,你当我们病猫是吧
齐党是病猫吗
当然不是,温体仁重点培养的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王应熊被张斌干掉以后,他们已经隐隐超越浙党,大有一举成为朝堂第一大私党的架势,他们能是病猫发动起来能把人吓死
于是乎,一场弹劾大战开始了,夏允彝的弹劾奏折递上去没两天,弹劾黄承昊的奏折便汹涌而来,你搞两份,我们就搞二十份。
这个黄承昊以前还真不是什么好人,至少崇祯三年之前不是,他也依附过阉党,他也贪腐过,他甚至还私通过建奴
崇祯看着不断递上来的弹劾奏折,嘴巴都快气歪了,他倒不是气自己瞎了眼,错信了黄承昊,现在,就算有人从黄承昊府邸搜出几十万两白银,他都会认为这是别人栽赃,这会儿,他对黄承昊那是绝对信任,什么依附阉党,什么贪腐,什么私通建奴,他都不会信。
他气的是这些弹劾黄承昊的奏折,齐党弄巧成拙,正好撞崇祯枪口上了,其实,崇祯看完黄册就明白了,张四知就是个没人性的畜生,张至发、谢陛等人拼命维护正是结党营私的铁证,而这些弹劾黄承昊的奏折更是铁证中的铁证,朝中还真有齐党,而且,势力大到可怕
这些弹劾黄承昊的官员,有六部的,有五寺的,有翰林院的,有通政司的,有詹事府的,甚至还有都察院的,也就是说,齐党的势力几乎渗透到了朝廷所有衙门,而且,工部和刑部都在他们掌控之中,他们还有两个内阁大学士,这股势力太庞大了,要不是黄承昊力谏,请他暂时隐忍,用张四知勾出浙党和其他阉党余孽,他真会立刻着手,清除齐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