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比功绩,他连给张斌提鞋都不配,但是,他就是掌控了吏部这个最重要的衙门,并且进入内阁成了宰辅,那么他凭的又是什么呢
这个正是黄承昊调查他的原因,王应熊的政绩可不光彩,他还是礼部右侍郎的时候,就有冯元飙、章正宸、范淑泰等正直官员弹劾他贪污腐化,以权谋私
可惜这些人职位都不高,章正宸和范淑泰都只是给事中,从七品的官员,冯元飙那时候也只是礼部右给事中,正七品的官员,几个七品芝麻官敢弹劾温体仁的爱将,结果可想而知,章正宸和范淑泰直接被打入刑部大牢,冯元飙则被温体仁直接丢到南都太仆寺养老去了。
这事本来已经被温体仁给压下去了,但是,好死不死,冯元飙和章正宸都是浙江人,黄承昊正好也是浙江人,而且他们三个人家乡离的并不远。
这里要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浙江籍的官员都是浙党,浙江籍的正直官员一般都不会加入浙党,特别是天启朝浙党投入阉党之后,加入浙党的基本都是浙江籍官员中的败类,真正正直的浙江籍官员,就算是他们的同乡,也不屑与之为伍,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因为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而站出来弹劾他们。
像冯元飙和章正宸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可不管王应熊是浙党新宠,温体仁的爱将,一旦发现他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他们照样会上奏弹劾。
因为弹劾一个贪官污吏,结果入狱的入狱,流放的流放,他们自然心有不甘,所以冯元飙一听说老乡黄承昊掌控了都察院,立马就写信向他揭发王应熊贪腐之事,请他主持公道。
这会儿黄承昊正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一个阉党余孽,竟然硬生生被张斌改造成了一个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反腐先锋,收到冯元飙的信,他立马就对王应熊展开了调查,而这时候,温体仁正好要出手对付他,所以,他调查王应熊的事很快就被温体仁给发现了,而经常光顾他书房的黑衣人正是去找“证据”的。
不过,他们找的不是黄承昊贪腐的证据,因为黄承昊自从改邪归正之后,已经远离贪腐了,而且,以前贪腐的证据也全部被他想办法销毁了,这会儿想要去找肯定是找不到了,温体仁让人去找的是王应熊贪腐的证据
这正是温体仁每每能“克敌制胜”的秘诀,他也贪腐、他甚至还利用手上的权力夺人家产,但是,别人弹劾他,他竟然没事,甚至,他还把弹劾他的人全给整翻了,这怎么回事呢
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就是他事先听到了风声,甚至知道人家弹劾他的内容,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崇祯面前或避重就轻,或引开话题,或颠倒黑白,或指鹿为马,总之,他就是事先有了预案,知道怎么应对,知道怎么忽悠崇祯,所以,他坏事做尽,却一点事的没有,崇祯反而被他忽悠的将弹劾他的正直官员全收拾了
这也正是他屡屡在张斌面前吃瘪的原因,因为每次张斌都是暗中出手,他压根就不知道谁在收拾他,自然也不能事先做准备。
他要知道张斌就是“幕后黑手”,估计早就遣来暗地里监视张斌了。
他这会儿正准备用这招收拾黄承昊呢,黄承昊如果找不到王应熊贪腐的证据还好,一旦找到了,黄承昊自己反而惨了,温体仁会让王应熊想办法毁灭相关的证据,然后反过来在崇祯面前进谗言,告黄承昊一个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当然,这会儿黄承昊压根就不知道温体仁正在暗中监视他,张斌也不明白温体仁派人去黄承昊书房干什么,如果他们拿了什么东西,黄承昊应该早就发现了,问题黄承昊一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个温体仁到底在搞什么鬼呢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温体仁的亲信全部抓起来,严刑拷打,逼他们招供,但是,张斌这会儿还不想动手,因为他发现,这些人才是收拾温体仁的关键,他要先将这帮人的情况全摸清楚再动手。
或许,这才是历史上曹化淳一把弄翻温体仁的真正原因,不然,为什么所有朝堂官员都拿温体仁没办法,曹化淳一出手,温体仁就栽了呢,很有可能,曹化淳正是摸清了温体仁这些亲信的底细,然后告到了崇祯那里。
崇祯如果知道温体仁暗地里培植亲信,到处监视朝堂官员,用以排出异己,结果会怎么样呢
第六十三章死士
王应熊到底有没有贪腐呢
这个是肯定的,所谓无风不起浪,他如果没有贪腐,给事中章正宸和范淑泰,还有礼部右给事中冯元飙就不可能弹劾他。
这些人虽然都有风闻言事之权,但是,他们很少捕风捉影,听风就是雨,什么栽赃陷害,无中生有的把戏只有阉党和阉党余孽那些无耻之徒才会玩,像冯元飙、章正宸和范淑泰这些正直的官员绝对不会胡说八道,他们是真发现了王应熊贪腐才上奏弹劾的。
可惜,那时候温体仁可谓只手遮天,内阁、六部、都察院等重要衙门,除了一个户部不在他掌控之中,其他衙门都被他捏在手里,所以,冯元飙、章正宸和范淑泰这些人都栽了,而且栽的很惨。
这会儿黄承昊入主都察院,是不是就能撼动温体仁一党,将王应熊惩之以法呢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因为礼部这会儿还在温体仁掌控之中,想要去收集王应熊贪腐的证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黄承昊这段时间可谓毫无进展,拿王应熊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知道王应熊是怎么贪腐的,这点冯元飙写给他的信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王应熊在担任礼部右侍郎期间,掌管主客清吏司和精膳清吏司,主要负责接待外宾和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这些看似没什么油水的事在王应熊手里却“大放异彩”,比如,大明朝接待外宾那都是好吃好喝供着,临走还要送一大堆东西,以示大国风范,如果是清正廉洁的官员,人家吃多少就是多少,送多少就算多少,王应熊却不是这么干的,接待外宾的膳食和送给外宾的礼品他都翻了倍的算,明明人家一顿只吃了几两,他算几十两,明明只给人送了几百两的东西,他算几千两
这种看似荒唐的手法到了王应熊这里却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上面有人给他批啊,他敢写多少,人家就敢给他批多少
黄承昊虽然知道这些事,要找到证据却很难,人家各种手续都没有任何问题,你能将王应熊接待过的外宾一一喊回来对质吗,这事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明丢不起这人。
张斌暗地里打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哭笑不得,这种事,你想收拾一个内阁大学士,简直是做梦,就算你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人家只要稍微忽悠几句,崇祯就被糊弄过去了,你能耐他何
这种事,纯粹就是白做工,冯元飙、章正宸和范淑泰都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去试过了,黄承昊竟然还步人家的后尘,去冒傻气,难道他认为他都察院左都御史说出来的话崇祯就一定会信吗
这种明显不靠谱的事,张斌听了唯有摇头苦笑,不过黄承昊这颗暗子用处还是很大的,张斌决定还是帮他一把。
这天晚上,还是戌时左右,黄承昊在书房收拾了一番,便急匆匆的往小桃红房中走去,他还是没有注意到,书房的窗棱下蹲着两个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