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9(1 / 2)

d上是什么意思,要皇上有意让曹珖接任户部尚书之位,自己去傻乎乎的推举其他人,这不摆明了跟皇上对着干嘛

崇祯这一出唱出来,过了将近一盏茶时间,竟然还没一个人敢出来推举户部尚书人选。

王应熊犹豫了半天,终于抬头隐隐看向温体仁,他的意思是想问温体仁,这魏照乘还要不要推举了。

温体仁这个窝火啊,这个户部尚书之位怎么就这么难拿下来呢,以前是因为有毕自严,这毕自严走了竟然还提出来个曹珖,真是操蛋啊

王应熊看过来的时候,他也正隐隐看着王应熊呢,吗的,他就不信这个邪了,再怎么滴也得试试啊,万一皇上不是这个意思呢,他直接将头低下来,貌似是累了倦了,但那动作却是个点头的动作。

王应熊见状,立马从班列走出来,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微臣推举工部左侍郎魏照乘,魏大人廉洁奉公,勤勉干练,才能出众,定能将户部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就是屁话,魏照乘就是个庸才,而且还是个犟驴,他要不是投靠温体仁,连当工部左侍郎的资格都没有,熟悉他的人无不露出鄙夷之色,温体仁手下的党羽却纷纷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臣附议。”

很快,御道上便趴了数十人,貌似大家都认为魏照乘很适合当户部尚书的样子。

不过,这次他们这招玩不转了,崇祯压根就不为所动,反而朗声道:“还有其他人选吗”

这就有点打脸了,王应熊只感觉脸上一阵糙热,羞愧不已。

连温体仁手下的干将,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王应熊都吃了鳖,谁还敢站出来多嘴啊,大家自然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崇祯见状,满意的点头道:“嗯,那就由曹珖接任户部尚书之位吧。”

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我是皇上,我说了算,就这么简单

王应熊等一干朝臣灰头土脸的退了回去,紧接着,崇祯又朗声道:“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因栽赃陷害朝廷重臣已经畏罪自杀了,都察院也不可长期无人统管,大家有什么合适的人选,都提一提吧。”

这下皇上总算没提出什么人选了,他的话刚落音,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谢升便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微臣推举礼部右侍郎张四知,张大人公正廉明,刚直不阿,嫉恶如仇,正是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上佳人选。”

这又是屁话,张四知公正廉明个屁,他曾因贪腐多次被人弹劾,要不是齐党护着他,他早被撤职查办了。

弹劾过他的御史脸上不由都露出愠怒之色,如果让这么个贪官污吏来统领都察院,那还得了

但是,齐党官员和其他阉党余孽却纷纷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臣附议”

这家伙,又是数十人,徐光启都有点望而却步了,但是,皇上交待的事情他又不敢不做,他只能硬着头皮,慢慢走出班列,跪在谢升旁边朗声道:“微臣推举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黄承昊,黄大人公正廉明,刚直不阿,嫉恶如仇,曾多次检举阉党余孽,功勋卓著,正是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上佳人选。”

这话简直了,他竟然就把谢升的话稍稍改了一点点,复述了一遍。

这是什么意思

他身旁的谢升不由偷偷朝他翻了个白眼,不带你这么恶心人的啊

徐光启也没辙啊,这是皇上让他出来推举的,他正好不知道怎么夸黄承昊呢,谢升的话刚好给了他“灵感”,所以,他就躲了个懒,直接将谢升的话复述了一遍。

这个时候,整个朝堂有陷入了一片沉寂,一边是联合浙党把持朝政的齐党,声势浩大,足有数十人;一边是不问朝政的徐光启,就孤零零一个人趴那里,皇上会怎么选择,貌似已经不用猜了。

崇祯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道:“嗯,那就由黄承昊接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之位吧。”

“啊”,整个朝堂之上传出一声整齐的惊呼,皇上竟然会选黄承昊

温体仁、王应熊、谢升、谢陛等当朝大佬均露出满脸懵逼之色,这到底怎么回事

崇祯压根就没解释,直接就让礼官宣布退朝,拍拍屁股,走人

至此,都察院易主,温体仁莫名其妙的丢掉了这个重要衙门的掌控权,黄承昊则出人意料的当上了都察院左都御史。

第三十八章辽河之谋

四月份,辽东的天气开始回暖,一到白天,便是艳阳高挂,气温虽然还很低,但已然没有那种冰天雪地的感觉,四处的冰雪也在太阳的“烘烤”下慢慢融化,整个辽东大地开始慢慢复苏了。

这个时候,窝在家里猫了一个冬天的辽东平民也慢慢走出屋子,开始清理积雪,打扫庭院,准备一年的活计,辽河西岸顿时变得热闹无比。

正是这个时候,休整了一个冬天的明军也准备行动了。

这天早上卯时,太阳才刚刚从东方升起,袁崇焕已然穿着整齐的戎装,出现在大辽河堡东门的城门楼上,在他身后,是辽东的一众文臣武将,密密麻麻的,足有四五十人。

袁崇焕当先而立,眺望着辽河东岸,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注视良久,他终于回过头来,豪情满怀道:“皇上有旨,今年我们要发动反攻,收复整个辽东”

这牛皮吹的,能靠谱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