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8(1 / 2)

d要改进一下了,你认为怎么改好呢”

俞成龙想做的是铁甲战舰,当然,他这所谓的铁甲战舰只是给战舰披几块铁板,就跟武将身上穿的盔甲一样,而不是像后世那样,整个舰体都是铁的。

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受到了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的启示,因为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轮桨上方装有铁板,水线以下基本上不会被炮弹伤到,所以,这两种战舰被击沉的概率很低,至少几次大战下来,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还没有被击沉的记录。

这会儿的炮弹并没有什么爆炸效果,穿透性能也很差,基本上就是靠砸,如果能在船体外面披上几块铁板,那车轮舸上的水师将士就安全多了,只要他们躲到铁板后面,就算船被击沉了,人也不会有事。

他抬手比划道:“属下是想给车轮舸的船舱外面加几块铁板,然后再加装一门五百斤的佛郎机炮,这样一来,地方炮弹飞过来的时候,将士们完全可以躲在铁板后面保命,而且,一般战船和战舰的侧舷也经不住五百斤佛郎机炮的轰击,船上的将士完全可以用佛朗机炮将敌船的水线附近轰烂,只要水线附近多出几个窟窿,敌船必定会沉没。”

这个想法好是好,问题车轮舸的载重量有限啊,几块铁板,少说也有千余斤吧,再加上一门五百斤的佛郎机炮,这重量就上差不多两千斤了,车轮舸本身的载重量也就七八千斤的样子,一套小型锅炉加上配套的水和煤就有上千斤了,再加个两千斤还开的动吗

张斌不由疑惑道:“铁板和佛郎机炮最少也有两千余斤吧,这么一加,车轮舸还能动吗”

俞成龙闻言解释道:“车轮舸如果做战舰用就不用搭载那么多人了,配上三个操船的和一队十二个士卒就行了,总共才十五个人,比原来少了二十多个人,一个人少说也有一百多斤吧,二十多个人就是两千多斤,两厢一抵,对车轮舸的速度一点影响都没有。”

张斌闻言,不由恍然,他把人的重量给忽略了,对于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这样的巨舰来说,多二十个人和少二十几个人自然没多大区别,但是对于原本只能承载三十多个人的车轮舸来说,少二十多个人那就很明显了,二十多个人加上装备少说也有三千多斤,这一减掉之后,加装铁板和佛郎机炮就没有一点问题了。

他不由点头赞许道:“嗯,很好,就在车轮舸的基础上做一批轻型战舰出来,名字就叫轻型铁甲战舰吧”

说罢,他立马让人取来笔墨纸砚,画了个车轮舸的底座,然后便根据俞成龙等人的意见,在上面添加起船体构件来。

画着画着,他脸上突然露出古怪之色,这东西怎么越画越像后世的快艇呢。

按俞成龙的意思,铁板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就在前面加两块铁板,用木架撑成一个屋檐形状,中间加个炮门,把火炮伸出来,然后再在船舱顶部加快大铁板就行了,因为炮弹基本上都是从前面和上面来的,其他地方加了其实没多大意义,还不如把前面和上面的铁板加厚一点。

按他这意思,那前面的构造就跟个快艇差不多了,只是多出一个炮门而已。

张斌一时兴起,直接抽出一张白纸,画了个后世最接近这个模样的快艇造型出来,众人见状,无不啧啧称奇,这东西虽然有点奇形怪状,看上去就是那么的舒服,最后,外面的造型就定为这个样子了,只是后面又在船舱的顶上加了一圈木制护栏,这样一来,如果有人要上去放火箭或者扔轰天雷什么的就不会掉下来了,同时还能稍微阻挡一下炮弹,使炮弹的破坏力更低。

外面的结构定下来,接着就是里面了,由于不用搭载那么多人,舱室里面就显得空旷多了,众人一合计,干脆将舱室一分为二,前面是士卒作战区域,后面是锅炉房和操控船只的区域,中间以一条走道隔开,走道两边装上木门,直接将整个舱室做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锅炉房和操控船只的区域就按原来的结构稍微改动一下就行了,至于前面战兵作战区域的结构,按张斌的意思,中间直接固定一个大桌子,两边则各固定一条长椅,十二个人坐在两边也相当的宽松,桌子底下则是各种木柜,里面可以摆放油罐,摆放轰天雷,摆放火箭,摆放弹药等等,总之作战要用到的东西全部都能摆放在里面。

众人热烈的讨论了将近一个时辰,一艘带有浓郁现代风格的轻型铁甲舰整体结构就这么定下来了,当然,其他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现代风格,只有张斌心里清楚。

接下来就是试制样品了,样品做其实不难,因为最麻烦的底座压根就不用做,直接开一艘现成的车轮舸过来,把上面的东西拆个精光就行了。

上面的东西也不是很麻烦,锅炉什么的直接就可以用现成的,只要稍微改一下蒸汽管路就行了,整个船舱的支架,包括里面的桌椅和各种柜子都是木制的,招几个木匠过来,几天就弄好了。

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表面那层铁甲,这会儿可没有现成的铁板或者钢板卖,要在外面挂曾铁甲,铁板还得自己加工

要论结实,自然是锻造出来的铁板最结实,但是,这会儿没有锻造设备,如果纯人工去锻打,三块足有几平米的铁板能把人血都敲喷出来,一块铁板,两个铁匠敲几天都不一定敲的出来。

按王徵他们的意思,最好还是铸造,因为这种轻型铁甲舰并不是做一艘两艘,而是做几百艘,一块块敲的话,恐怕把造船厂所有铁匠都组织起来,敲几年还敲不出这么多铁板来。

铸造就简单多了,只要将木模开好,再用细沙一造型,然后将铁水往上倒就行了,倒一下一块,倒一下一块,一天最少能铸出来上百块,几百艘轻型铁甲舰的铁板也就是半个来月的事情。

张斌原本是想设计一批锻造设备甚至是轧铁板的机床出来,专门来生产铁板的,但是,一想现在的技术水平,他就放弃了。

锻造设备起码也得有几十吨的压力,这会儿又没有气泵又没有油泵,压力只能靠机器自身的重量来产生,几十吨重的东西,这会儿想都不用想,就算做出来,也提不起来,还锻造个屁啊。

至于轧板机,做出来倒是有点可能,但是那些轧铁板用的大辊子最少也是几吨重一个,这种大型设备,一时半会是做不出来的。

最后,他只能无奈的选择了铸造。

这铸造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好造型,你想要什么外形都可以,只要把木模做出来,铸出来的铁板就是那个形状,什么流线型,锥形,纺锤形,椭圆形,只要你想的到,就能铸出来。

但是,有个关键的问题,铸造出来的铁板太脆了,一炮弹砸上去,虽然砸不穿,但铁板绝对会开裂,连续砸几炮,铁板就就碎成几块了。

这个问题的确让人头疼,张斌专门组织了几次测试,不管是一寸、两寸还是三寸厚的铁板,一炮下去,绝对开裂,除非做个半尺厚,但是,那样一来,一块铁板就有几千斤重,车轮舸根本就承载不了

最后,还是孙元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模仿鱼鳞甲的结构,将铁板做成巴掌大的小块,下面垫上厚木板,也就是将无数表面带圆弧的小铁板钉在厚木板上,这样一来,一颗炮弹最多砸裂一块小铁板,只要不是连续几炮砸在一块小铁板上就没事,而且这些小铁板更换起来也很方便,一块才几斤重,一个人拿个锤子轻轻松松就能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