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气十足的,貌似没有什么大碍,李建木从身后椅背上拿起一块干布,不慌不忙的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那店小二沮丧道:“破鱼,那鱼弹了一下,我刀子一滑,不小心割到手了。”
李建木接过他的左手,示意他把按上面的右手松开,随即对着他鲜血淋漓的手掌轻轻一擦,一条中指长的口子露了出来,倒不是很深,最深的地方也只有半指左右。
这时候,刚擦干的伤口又冒出一堆血,李建木仔细看了看冒血的速度,随即问道:“你想好快点还是好慢点”
那店小二哆嗦道:“我自然想好快点,店里忙,我还得干活呢,麻烦老神医赶紧给治治吧。”
李建木点了点头,摸出个布袋子,取下上面早已穿好的针线,严肃的问道:“小伙子,要好的快就得缝几针,你怕疼吗”
那小伙子眼中闪过一丝惧色,不过最后还是咬牙道:“我不怕疼,老神医,您尽管缝。”
李建木赞许的点了点头,又用干布擦了一下伤口,随即飞快的缝起来,总共五针,不到一盏茶时间就缝好了,此时伤口已经不怎么往外冒血了,他又拿起一个瓷瓶,小心的往伤口部位倒了点白色的粉末,整个伤口竟然一点都不再往外冒血了
那疼的龇牙咧嘴店小二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伤口,崇敬道:“老神医,您真神了,我都感觉不怎么疼了。”
李建木摇了摇头,拿出一根长布条边为他包扎边微笑道:“你这是疼麻木了,以后杀鱼小心点,先把鱼敲晕了再动刀子。”
那店小二憨笑道:“这不没注意嘛,敲了一下它就不动了,我还以为晕了呢,结果刀子一下去它又蹦跶起来了。”
李建木摇头拿过一个小纸袋子,给他倒了点粉末,随即叮嘱道:“你要干活可以,受伤的手最好不要使劲,而且外面的布最好也不要打湿了,我给你这药散是消炎用的,还带点生肌的药性,隔天把布条打开往伤口上撒一点,十天左右伤口就愈合了。”
那店小二结果小纸袋,千恩万谢的去了,后面排队和一旁围观的百姓不由啧啧赞叹起来,这店小二刚过来的时候还血撒了一路,不一会儿竟然跟个没事人一样走了,神医果然不愧是神医啊
李建木不为所动,继续耐心的为后面的老百姓看着病,这几天的确把他累坏了,早上还不到卯时就要起来给人坐诊,一直要到晚上酉时一刻左右才能收摊,甚至连吃饭都是坐条桌跟前边为人看病边吃,一口气都没得歇。
但是,他一点怨言都没有,神医之名他也不在乎,他只想老百姓记住他身后的画像,记住他的父亲,记住药圣之名
天色渐渐变暗,老百姓仍然一个个排上来,他也不知道今天到底诊治了多少人了,或许是有他父亲在身后暗暗庇佑,前来整治的老百姓大多都是些头疼脑热,腹痛腹泻之症,这些对他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来,根本不费什么事,当然,偶尔也会有一些疑难杂症,比如眼前这会儿不断咳嗽的老妇人,李建木为她把完脉之后,眉头就皱了起来。
那老妇人见状,喘息道:“老神医,我这病是不是没治了,我这都咳了几年了,唉,是该早点去投胎了。”
李建木闻言,连忙安慰道:“你这只是肺热之症,倒不足以致命,只是我这里没有合适的药,无法给你根治啊。”
说罢,他摇头叹息一声,取了张纸,写了个丹方,连带一瓶崭新的解毒丸一起递给那老妇人,愧疚道:“实在抱歉,我只能给你一瓶解毒丸,你拿回去,每天早中晚各服一粒吧,这样就不会咳的这么厉害了,但是,要根治还得按这方子抓药,连续服食一月以上”
那老妇人接过丹方和药瓶,连连作揖道:“多谢神医,多谢神医,能不这么咳我就谢天谢地了。”
这会儿老百姓还哪有那么多闲钱去看病买药,李建木给的这些药丸和药散对他们来说就是神药了,能治好自然是谢天谢地谢神医,治不好,他们也只能认命了。
义诊仍在继续,京城、金陵、广州、福州、济南、南昌等地都掀起了一股热潮,一股传颂药圣李时珍的热潮,东盛堂的丹药也成为老百姓传颂的神药,那些游方铃医听闻自己可以低价进购之后纷纷跑到各地东盛堂分号抢购,药丸和药散的销量顿时暴增。
不过,这种盛况也仅限于沿海几个行省,因为兵荒马乱,内陆几个行省李家义诊的队伍还在路上呢。
第六卷第三十四章秦军修
陕西三边,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听起来面积好像不是很大,其实却大的吓人,从最东边的榆林卫开始,直到最西边的甘州卫,曲曲折折足有两千多里,面积比辽东还要大。
延绥镇的榆林卫、绥德卫、延安卫、庆阳卫;
宁夏镇的宁夏前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
甘肃镇的凉州卫、庄浪卫、永昌卫、山丹卫、甘州卫;
每一个卫所的辖区都堪比一个州府,整个陕西三边加起来,堪比两个辽东。
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延绥镇,原本延绥镇是因延安卫、绥德卫而得名,但成化九年以后延绥镇移治榆林卫,故延绥镇又称为榆林镇。
有明一代,榆林皆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其忠烈又为天下最盛,明军中的榆林籍将领可谓多如牛毛,光是榆林镇出的总兵就数不胜数,像明末比较有名的,沈阳总兵尤世功、昌平总兵尤世威、辽东总兵尤世禄、延绥总兵李昌龄、延绥总兵王定、宁夏总兵侯世禄、山海关总兵侯拱极、宣府总兵王学书、山海关总兵王世钦等等,皆为一时将材。
不知是凑巧,还是必然,农民起义军中比较有名的将领或者说首领也大多出自榆林,像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等,皆出自榆林镇。
这也造就了一段悲壮的历史,崇祯十六年九月,李自成进攻陕西,督师孙传庭在朝廷的催逼下仓促出兵,率十万大军与李自成数十万农民军激战汝州,最后不敌身亡,大明可谓气数已尽,但是,李自成并没有立刻挥师京城,反而率大军直奔西北,进攻榆林镇。
史书记载,李自成大军战马数万,旌旗数十里,而当时的榆林镇有多少守军呢,总共才五千,李自成率数十万大军去进攻五千屯卫驻守的榆林镇,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呢
后面的事实证明,他不是小题大做,绥德、延安、庆阳三卫,守军才数百,面对数万大军都坚守了几天,而榆林镇治所榆林城,当时只有三千守军,李自成却派了权将军刘芳亮和制将军李过率十万大军前去进攻,以十万大军碾压三千之众按理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结果却并非如此。
那时的农民军已经不是乌合之众,战斗力差不多已经与明军相当,但是,就这三千守军却让十万农民军吃尽了苦头,十万农民军足足猛攻了十三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