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 / 2)

张斌想了想,干脆一边让李建方、李建木和李树本他们准备原材料的基本资料,一边令人通知东盛堂南直隶和浙江的大掌柜曹化春、北直隶和山东的大掌柜曹化雨、东瀛和朝鲜的大掌柜郑芝鹗,让他们每人送五十万两银子过来,再加上黄鹏和黄程这里,五个大掌柜,正好二百五十万两,全部都是上半年的收益,对他们的生意没有任何影响。

他之所以让人通知这几个掌柜,主要是因为他们离东番近,又可以通过海路将银子送过来,不出十天,银子就可以完全到位,而其他掌柜,要么深处内陆,要么远在南洋,让他们送银子过来,最少得一两个月,他可没这么长时间等。

曹化春、曹化雨和郑芝鹗收到张斌的号令,相继把银子送了过来,张斌并没有让他们马上回去,反而招来了福广两地的左右布政使和建宁制药的相关负责人,在总督府的召开会议,商讨医药产业化的问题。

医药产业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将一个行业的运作方式完全改变,其难度之大,过程之复杂可想而知,平民百姓甚至是达官贵人都习惯了请医生看病,然后抓药煎药这个过程,现在你告诉他们买几颗药丸直接吞下去,又或者买点药散用开水一泡,喝下去就好了,人们会习惯吗,或者说人们会相信吗

如果是没有任何借鉴,从无到有,全凭脑袋里面空想,去实现一个行业的产业化,那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事,至少,一个人,或者一代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明末正处于这样一个农业化向商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历史上,明朝的转型完全失败了,以致国力衰退,螨清更是倒退了一百多年,最后落得个任人欺凌的下场。

这次转型失败的原因很多,以皇帝为首的保守势力不支持,甚至持反对态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经验,说简单点就是没人会搞。

像隆庆朝和万历初期,朝堂上下氛围算是比较宽松的,可以说,你要能搞,会搞,你搞就是,但是,没人会搞,包括张居正也摆脱不了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所以一场变革搞的很不彻底,大明终究还是没能一飞冲天。

不过,到张斌这里,经验已经不是问题,不光是医药行业,任何一个行业,他都知道怎么搞,因为他在后世都切身经历过,他都知道转型之后是什么样子,自然知道怎么来转型。

当然,他明白不代表他手下所有人都明白,像他这次召集人开会,商讨此事,所有人差不多都是一脸懵逼。

总督大人这是要干嘛呢

参加会议的人都不明白,甚至,他们都不明白总督大人为什么要把这些不想干的人召集到一起

这次参加会议的人真的有点不搭调,他们都想不明白,彼此负责的事会有什么交集。

那么,这次会议张斌到底召集了一些什么人呢

有地方官员,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毕懋康、右布政使陈子壮,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蔡善继、右布政使邹维琏,这四位福广地方大佬赫然在列,还有一个建宁府知府李树初。

有东盛堂大掌柜,像福建和江西大掌柜黄鹏,广东和广西大掌柜黄程,南直隶和浙江大掌柜曹化春,北直隶和山东大掌柜曹化雨,东瀛和朝鲜大掌柜郑芝鹗,东盛堂十大掌柜来了五个。

还有蕲州李氏一族的几位掌舵人,像药圣李时珍仅存的两个儿子,老三李建方,老四李建木,包括老二李建元的儿子李树本也赫然在坐。

整个会议室一片安静,与会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总督大人到底想干嘛。

还有一个更奇葩的事,他更整不明白,他们每个人的前面竟然都摆这厚厚一沓子书,包括总督大人跟前都有,书的名字他们倒是看的懂,本草纲目这四个字在场没有谁不认识,但是,给他们每个人来一部本草纲目又是几个意思呢

张斌看着众人一脸茫然的样子,缓缓的开口道:“今天招大家来,主要是商议药丸和药散的事,你们可能都或多或少知道一点,我准备投入两百五十万两白银,生产十余种药丸和药散。”

他这话一出,众人表情各异,最淡定的当属蕲州李氏一族那几个掌舵人,因为药丸和药散就是他们负责的,这事他们自然最清楚,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黄鹏和黄程等东盛堂大掌柜是一脸担忧,因为他们担心这钱会打了水漂;毕懋康和蔡善继等地方大佬还是一脸茫然,投入两百五十万两白银生产药丸和药散,这钱的确挺多的,但是,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张斌看了看毕懋康等人的表情,心中不免有一些遗憾,这个时代的官员太缺乏商业头脑了,要是在后世,召集几个地方官员跟他们说这里有个几亿的项目,估计他们早就抢破头了,而毕懋康他们这会儿却没有什么感觉

这就是差距啊,大明的发展还真是任重道远啊。

他心中暗暗叹息一声,随即提示道:“生产药丸和药散并不光是蕲州李氏一族的事,也不光是东盛堂的事,你们想想,这两百五十万两是用来干嘛的呢,如果一个地方投入两百五十万两,会怎么样呢”

这里面最明白的其实是李树初,因为张斌已经跟他说过了,要在建宁府推广各种药材的种植,由李家专门派人培养药农,种植各种药材。

药材种植出来自然是要卖给东盛堂建宁制药厂的,这样一来,平民百姓的收入就会成倍增加,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对地方的发展和税赋的征收来说都是大好事,至少他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毕懋康等人还不是很明白,不过张斌这话明显是对他们说的,他们不得不思索起来,如果一个地方投入两百五十万两,会怎么样呢

第一个想明白的是蔡善继,因为广东有个出了名的罗浮,就在惠州府和广州府的交界处,那里专门出产中草药,名气相当的响亮。

这二百五十万是用来干嘛的,这个谁都能想明白,做药丸和药散,自然要采购原材料,这二百五十万两,主要就是用来采购原材料的。

如果,把这二百五十万两全部投到惠州府,采购罗浮出产的中草药,那就比较恐怖了,因为整个惠州府还不到五十万人口,两百五十万两,平均下来就是每人五两,一户人家按五口人算,每户人家就能因此增加二十五两的收入。

二十五两是什么概念,广州城里一栋房子才五十两,药农只要忙活两年,就能成为比较有钱的富户了

想到这里,蔡善继立马兴奋的道:“总督大人,您也知道罗浮山区盛产中草药,要不这草药就全从那里采购吧”

这下,毕懋康也反应过来了,他立马摇头道:“那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