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1 / 2)

d徐孚远目瞪口呆道:“辽东之失怎么能怪熊廷弼”

张斌淡淡的道:“魏公公说能,那就能,现在内阁、都察院、六部、东厂、锦衣卫全在他掌控中,给熊廷弼扣个帽子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三人闻言,均露出愤慨的神色,徐孚远怒气冲冲的道:“朗朗乾坤,昭昭日月,阉党怎敢如此颠倒黑白”

张斌摊手道:“魏公公有什么不敢的”

徐孚远激怒道:“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张斌继续摊手道:“内阁、都察院、六部、东厂、锦衣卫不就代表王法吗”

徐孚远几近癫狂道:“张大人,您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这么胡作非为啊,大人,赶紧写奏折向皇上揭发此事啊,学生愿意联合松江学子一起签名以助声威。”

寻死呢,这是,张斌无奈的摇头道:“本官只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还是个闲职,上奏折有什么用”

徐孚远痛心疾首道:“大人,您不能袖手旁观啊,东林一去,朝堂上下还有几个正直之士,如果任由阉党横行,大明就完了。”

情商堪忧啊,张斌无奈的叹息道:“徐公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内阁首辅、都察院左督御史、六部尚书等等,这些朝廷大员,阉党整下去不知道多少,我一个员外郎能顶什么用,恐怕奏折还没到皇上手里,我就已经被关进锦衣卫诏狱了。”

这是大实话,光内阁首辅魏忠贤就一口气干下去三个,他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在阉党眼里屁都不是

锦衣卫诏狱之名一出,三人均露出忌惮之色,死,他们可能不怕,但是,他们怕生不如死啊,锦衣卫诏狱那可是等同地狱般的地方,如果被关进去,死那都算是一种解脱了,就怕被人整的生不如死。

徐孚远略带绝望道:“大人,这样下去,大明岂不是完了”

张斌装出睿智的样子,望着远方,缓缓的道:“放心,大明完不了,阉党只能横行一时而已,王振、刘瑾、汪直之流不都曾只手遮天,总有忠臣贤士出来收拾他们的。”

徐孚远不解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这帮人,热血倒是有一腔,就是思维太呆板了,张斌解释道:“本官的意思很简单,东林那一套行不通,光凭嘴巴是没用的,讲道理也要看人,跟正人君子又或是普通人可以讲道理,跟奸妄小人,甚至是市井无赖讲道理有用吗你跟建奴去讲道理他们会拱手投降吗”

这话的确没错,但是,徐孚远他们一时半会却转不过弯来,因为他们的偶像就是东林啊

徐孚远有些不服气的道:“那大人您说怎么办”

他的意思,你行你来啊,光在这里说,不也是打嘴炮,有什么用

张斌又装出睿智的样子,望着远方,缓缓的道:“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唯有手掌大权,雷厉风行,革旧鼎新,才能救大明。”

徐孚远想了想,提醒道:“大人,东林不也曾手掌大权。”

张斌摇头道:“他们那不叫手掌大权,心慈手软,跟谁都讲仁义道德,朝中浙党、楚党、齐党等等,多少人跟他们唱对台戏,党争不断,误国误民,我说的掌权,是要建立一套规矩,一套所有人都得遵从的规矩。”

徐孚远追问道:“那要是有人不讲规矩怎么办”

张斌冷冷的道:“不讲规矩,不会收拾他们吗”

徐孚远想了想,指了指天上,敬畏的道:“那要是皇上。”

看样子石灰吟他们还是没看懂啊,当然,关于皇上的话题是不能讨论的,他只能富含深意的道:“真正的明君,怎么会不讲规矩呢。”

第四十七章意外之喜

张斌的话引起了徐孚远等人的深思,他们慢慢意识到,嘴炮,真没什么用。

像魏忠贤,你再有道理,人家不管,就收拾你,怎么了

像建奴,你上去跟人家讲道理,人家可能直接一刀就过来了

对不讲道理的,还真得讲讲规矩,规矩就这样,不按规矩来,收拾你。

这个规矩其实就是法律,不过,这会儿,大明的法律有很多漏洞,很多人都可以逍遥法外,一旦有人无法无天,那肯定会乱套,大明现在其实已经有点乱套了,这样乱下去肯定不行,必须重新把规矩立起来,让所有人都讲规矩。

至于皇上不讲规矩怎么办,他们都想到了张斌写的那首诗,想到了于谦,于谦可不光是把阉党收拾了。

当然,这个话题,是绝不能拿出来说的,总之,明君也是讲规矩的。

大明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不讲规矩的皇帝,文臣们各有各的手段,总之,办法还是有的,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

这三人在张斌的淳淳诱导下已经逐渐改变了以前不切实际的想法,结党结社光吆喝的确没什么用,必须立规矩,让所有人都遵守。

徐孚远和夏允彝毕竟年岁要大点,受东林党影响的时间也要长一点,转变思路也比较困难一点,陈子龙却是刚出道不久,思想还没完全固化,转变起来也比较快一点,徐孚远和夏允彝还在那里沉思呢,他便忍不住拱手道:“听大人一席话,学生茅塞顿开,世道纷乱,立规矩实乃治乱之本,学生愿尽绵薄之力,助大人将这规矩立起来,今后大人若有什么差遣,学生定当效劳。”

张斌闻言,点了点头,恩,这个陈子龙果然人中龙凤,一点就透,他已经开始向自己靠拢了,假以时日,便会慢慢融入自己的阵容,现在就剩下徐孚远和夏允彝了。

他正想着怎么继续诱导这两人呢,徐孚远突然提议道:“懋中、彝仲,张大人远见卓识,将来必为大明中流砥柱,我们何不投入张大人门下,为大明中兴略尽绵薄之力呢”

他这话一出,夏允彝是明显一愣,陈子龙却是激动道:“小弟也有此意,就是不知张大人会不会嫌我等愚笨啊。”

张斌自然是求之不得,收为学生,那就是妥妥的自己人了,这个时候对尊师重道还是很看重的,所谓欺师灭祖,谁要对自己恩师不敬,那可是犯了大忌,会遭所有人唾弃。

没想到自己只是略施小计,却获得了如此大的收获,简直是意外之喜啊。

他当然知道徐孚远为什么这么说,为了借钱方便呗,如果只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跟张斌借钱还真不好开口,当学生就不一样了,跟恩师借钱,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八百两银子张斌自然不会吝啬,他连忙顺水推舟道:“三位可都是松江有名的才子,能得三位高徒,夫复何求,夫复何求啊,哈哈哈哈。”

徐孚远和陈子龙闻言大喜,纷纷拱手道:“多谢恩师。”

夏允彝却是尴尬之极,他倒不是不想拜张斌为师,主要问题他这年纪比张斌大了几岁,拜个比自己小的师傅,合适吗

不过,他已经没有什么时间思考了,徐孚远和陈子龙这一开口,就等于把事情定下来了,张斌刚刚说的可是三个,他要不吭气,明显就是看不起张斌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跟着拱手道:“多谢恩师。”

拜师,按古礼,那是有很多仪式要办的,但是,这会儿却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了,要追求隆重的话当然可以办,但一般人都很少去搞那些仪式了,尊师重道这会儿主要还是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体现在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