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掌管的军器局,大力发展火器后,徐光启才下定决心来军器局的,因为他想要用红夷大炮,在军事上好好证明他是对的。
可惜,张璟现下还不想去研发制造红夷大炮,虽然他知道,这东西威力巨大,但明白那后装燧发枪现在要比红夷大炮重要得多时,张璟还是决定先把他要的火铳研发制造出来。
毕竟,虽然红夷大炮的威力大,但真正到两军交锋时,红夷大炮又能发射多少炮弹,炸死多少敌人
要是没能一次性让敌军崩溃,令得敌军杀进我方阵型,这就十分考验我方的兵卒战力了。
战得过的话,我方没什么危险,而战不过的话,那就基本等于我方军队全盘崩溃的前兆。
很显然,如果现在能快速提升我方兵卒的战力,那就算是没红夷大炮,我方也不会怕敌人冲进我方的阵营的。
所以,张璟才会这么明确要求徐光启和孙元化,暂时放下研发制造红夷大炮的事情,同时和军器局的其他人一起,研发制造他画出来的那张后装燧发枪系列的新式火铳。
说服了徐光启和孙元化后,张璟便带着二人,去张璟早就为二人准备研发制造的雅间了。
路上,三人也是走到了毕懋康研发制造的屋子外,本来张璟不想多事,准备直接带二人去目的地。
谁知道,对于毕懋康,徐光启也是听过他不少次名字,可是却无缘一见。
这一次,既然有机会,说什么徐光启也得去看看他经常听到的火器大才。
大概是英雄惜英雄的缘故,不止是徐光启,就是毕懋康,也是听过不少次徐光启的名字,无缘一见。
所以,两人一见面,可谓是聊得很开心,期间都说了不少他们在研发制造火器的心得,外加另一个火器大才孙元化,三人这般聊天,可是直接就把张璟给晾在一边了。
后来,在聊到张璟让军器局上下都一起研发制造的新式火铳时,毕懋康还特地主动的把他的自生火铳,拿出来给徐光启仔细看看。
在徐光启大赞毕懋康的才能后,那三人又闲聊过后,张璟这才带着徐光启和孙元化,到了他们的屋子里。
命人安排了役吏跟在徐、孙二人身旁帮忙后,张璟这才打招呼离开,而军器局在此之后,便是又多了一分研发制造出后装燧发枪的机会了。
341、秦良玉要报仇
又多了两位火器大能后,军器局忙碌更甚,每天都有打铁和火药爆炸的声音,听着很是热闹,但也有些凶险,幸好军器局上下,都是造火器的老手,再加上张璟一再提示,这才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不过,即使如此,也期间还是出现了几次小事故,火药爆炸的火星,溅出太远,烧了军器局内的一些易燃物,而这盛夏时节,那些易燃物着火更容易,还好被发现及时,立即给扑灭了,否则天知道会酿成什么灾难。
对于这些危险,张璟也不好训斥手下,只能让他们多注意,毕竟,研发制造火器,肯定需要用到火药,在这个时代,谁也不能保证火药爆炸不会出一点儿事情。
时间就这么又过了几日,转眼便到了六月初,京师传来了一个消息,四川夔州卫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奉旨带兵入京了。
当然,这消息对张璟而言,算是大消息,可对于如今的大明百姓而言,并不算什么,他们听到最多也就是说一句“那支在辽东打的建奴逆贼胆寒的川兵,来了”。
现在的秦良玉,还有她麾下使用白杆的川兵,还没有后来为了光复大明所做的那些轰轰烈烈的事情,对于普通大明百姓而言,秦良玉和川兵,虽然现在也是功绩赫赫,但明显不如戚继光和他的浙兵,试想,戚继光和他的浙兵,在民间,也只是赢得百姓尊重,更何况秦良玉和白杆兵
这就是重文轻武的科举时代的悲哀,往往兵卒用生命换来的胜利,还不如名气大的儒士写首诗词,更赢得百姓尊重和羡慕。
某种程度上,就如后世的保家卫国的战士,在很多人眼里,都不如耍个帅炒作名气的戏子好。
因此,自然不会出现专门有百姓自发组织迎接川兵的局面,那些百姓能送点粮食酒肉给远来的川兵犒军就很不错了。
百姓如此,自然朝廷方面,也不会有什么官方的组织迎接。
朱由校因为张璟,现在重视秦良玉和她的川兵,但也没重视到让京师上下全力安排他们的地步,能在京师找个好地方,安排秦良玉和她的川兵,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只有等秦良玉和她使白杆的川兵,在这大明国事愈发艰难的时候,用一个又一个战功,才能赢得更好的安排。
说来,秦良玉和她麾下的川兵,一直都是张璟敬重的对象,而张璟也一直想要见识一番他们。
所以,张璟便提前派人打听到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入京的日子,便打算到时候去他们的必经之处去见识一番。
谁知,无巧不巧,李进忠和王体乾却是来找张璟,说是要在秦良玉和川兵入京的当天,请张璟吃一顿饭,以表感谢。
至于感谢的原因,自然就是张璟在王安倒台,他们二人得利中,为他们二人所做的贡献。
宫里面,没多少人是傻子,就是当时没发觉,到了事后,很多事情都会被人给琢磨透的。
李进忠虽然不知道张璟在这事情里参与多少,但王体乾可知道的多,两人私下一合计,自然明白张璟给了他们多大的好处,再加上张璟国舅爷这个天生他们需要巴结的身份,自然而然的,二人要抽时间请张璟表达心意了。
没办法,张璟知道不能拒绝二人的好意,所以只能采取相对折中的办法,让李进忠和王体乾,在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入京的必经之路上,选一家好的酒楼吃饭。
此乃一箭双雕之举,既能和李进忠、王体乾吃饭加深交情,也能好好见识一番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
这日上午,京师的天气热得不像话,穿着单衣出门,身上也都像是陷入热流一样。
郊外,走来了一支军容齐整,冒着杀气的军队。
旁人见了,心里面都会称赞这是一支钢军、一支铁军,这支军队的主将,必然是良良无疑。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毕竟,这么热的天气,这支军队都能甲胄齐全,军容齐整的行军,这军队和它的主将,难道还能一般吗
当然,若是不知道这军队底细的人,知道这军队的主将是一个女人的话,绝对会错愕无比,同时必然会赞那个叫秦良玉的女人一句“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