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7(1 / 2)

d的样子,张璟突然觉得她很可怜,虽然有着平常人一辈子都渴望的荣华富贵,但是年纪轻轻的她却是早早的没有了花季少女该有的天真快乐,沧桑了不少。

不想再和张嫣讨论这么沉重的话题,张璟突然想到刚才张嫣说张国纪来找张嫣帮忙,暗想张国纪不会是为了王安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事情来的吧

当下,张璟问道:“殿下,不知适才臣伯父前来,所为何事”

“没什么事情,不过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卒了,陛下要选人接任,爹爹入宫,希望我和陛下求情,让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张嫣闻言,没想太多,就脱口道。

张璟听后,暗道,果然,张国纪到坤宁宫,还真是来为王安求助的。

想了想,张璟觉得,他绝不能让张嫣去给朱由校吹枕头风。

毕竟,张璟记得王安在真实历史上就是稳操胜券的拿下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让朱由校把他给废了,换上九千岁和他的人掌控内廷。

而且认真说起来,其实张嫣吹不吹这枕头风都一样,因为按理来说,朱由校都会有很大几率选王安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根本不需要张嫣去相助的。

当然,张璟不想张嫣帮王安,其实也是他心里有担忧,若是张嫣为王安吹枕头风求官,被朱由校现在记下了,日后王安被朱由校惩治,作为帮王安上位的人,说不得朱由校就会进而有些厌恶张嫣了。

所以,为了皇帝皇后夫妻间的好生活,为了张嫣的地位永固,张璟觉得,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张嫣出面帮王安求官。

因此,张璟试探问道:“伯父所托之事,不知殿下打算如何应对”

“能有什么办法既然是爹爹所托,我自然得抽空去见陛下,为王公公求官。”张嫣摆了摆手,无奈道。

“殿下切不可如此”张璟听后,想都不想的劝诫道。

“怎么了哥哥”张嫣听了疑惑问道。

“额没怎么臣只是觉得,殿下不该去陛下那里,为王安求官。而且,后宫里的这些牵扯政治的事情,殿下一件也不该去碰的。”张璟慢慢回道。

“为什么”张嫣眨巴着大眼睛,不懂的反问道。

“原因也很简单,殿下身为一国之母,岂能这般不知轻重的干政,传了出去,当心言官说到殿下违反太祖祖训况且,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想必陛下心里早有答案,若是王安和其他人相争,没争过了其他人,那时候,殿下如果在陛下面前为王安求情,说不得会因此被陛下厌恶,故而,臣觉得这些事情,殿下都不该碰的。”

291、深宫之中要无情

听完张璟的话,入宫时间不长,对于宫廷政治还不是非常敏感的张嫣,此时心里非常不平静。

“那依哥哥适才所言,本宫这时候就不该为王安求官是吗”张嫣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

“对”张璟点头道:“殿下掌后宫未久,若此时便向陛下进言朝廷官员任免,难免招言官不满。到时候,就算陛下不会因殿下违反太祖祖制而怪罪殿下,但传入朝廷,恐怕殿下会落一个祸乱朝纲,干涉国家大事的坏名声。”

闻言,张嫣一惊,张口惊呼道:“不会吧我不过就是帮王公公说了几句好话而已,而且这也是东林党那些大贤要求的,我帮他们向陛下美言,朝廷内的东林党官员们怎么会如此诬陷于我给我戴这么大的帽子”

自从做了皇后以后,张嫣自然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也想做一代贤后,自然对于可能对她的名声有危害的人或事,十分重视。

闻言,张璟笑了笑道:“殿下莫非以为朝堂里就只剩下东林党的官员了吗”

“虽然如今叶相公再次做首辅,东林执政,但是朝堂里可还有其他齐楚浙等非东林党的官员在,他们问得殿下帮东林党说话,助王安上位,还能不上书弹劾殿下吗”

“再者说了,就是东林党内部,那也不是团结一致的,出现一些不喜王安,不愿意和太监为伍,从而弹劾殿下的人,那也不足为奇”

张璟的话,有理有据,张嫣听了,竟哑口无言,张了张樱桃小嘴,就不知该怎么言语。

好半响功夫,张嫣才有些吃惊道:“哥哥做了官后真是和以前大相不同,这些官场里的弯弯道道,明白得这么透彻。”

“哪像本宫,资质愚笨,竟然连这些都没想明白,不然真要听了爹爹的话,那日后出了事,本宫这名声岂不是要不保看来,帮王安这事情,本宫是千万不能帮了。”

说完话后,张嫣还有些心惊的拍了拍胸口,明显应该是她想到了极其不好的事情。

想想也是,有客氏那被群臣弹劾的例子在前,张嫣肯定也能想得出她被群臣在朝堂当众弹劾,那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即使贵为皇后,但是大明的官员,特别是言官,连皇帝都敢直接上书,把他喷得狗血淋头,又怎么会在意张嫣这个皇后

作为一个女人,在极其重视女子名节的时代,张嫣虽然渴望做一代贤后,流芳千古,但那明显很难,她也只是当做目标在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会愿意在还没成为贤后之前,就留下被人指责,刚刚入宫就蛊惑皇帝,干政不贤,有损她贤名的隐患。

一边,张璟并未因张嫣的夸奖而沾沾自喜,后世他也去体制做过,也许混得不咋地,但对于官场的浑水也了解不少。

后宫虽然不是官场,但很多方面和官场一样,只不过它的范围只局限在宫廷里而已,但本质其实类似。

毕竟,宫斗、官斗,本身就是一群人为了权利而斗,只不过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一个是以女人为主而已。

见张嫣意图已有改变,张璟决定趁热打铁,彻底让张嫣疏远王安。

当然,张璟可不会傻到明说,而是欲擒故纵的对张嫣道:“殿下说得极是,陛下天资聪颖,国朝大事自有决断,若是殿下插足其中,反而不好。况殿下刚入宫未久,当安稳后宫之事,前朝之事,切莫轻易参与。”

闻言,张嫣十分认同,点了点头道:“本宫晓得”

不过,说完以后,张嫣还是有些皱眉道:“只是,如果不帮王安的话,父亲那边恐怕不好交代。况且,当初驱逐客氏出宫一事,王安也出过不少力,说来也是对本宫有恩,如今他有求,本宫若是不帮的话,那传了出去,显然不好,否则他日本宫有难处,恐怕会没人会帮本宫。”

“殿下,臣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说。”闻言,张璟心里有话想说,却又有些犹豫道。

“哥哥是本宫兄长,有什么当不当说得,尽管直言。”见张璟竟然有话说不出口,张嫣顿觉怪异,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