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2 / 2)

“回禀陛下,朝廷派往山东、河南等地巡查的几人已有回信,确有部分地方,有贪污赈灾钱粮的情况,如今正在调查,想必过些日子,奏疏就要到京师了。”叶向高不疑有它,只以为朱由校是担心赈灾之事,这才招呼他们前来,所以直接回道。

朱由校问的是前些日子,有一些地方御史和京中言官,也不知道是听了灾民的话,还是得了哪里来的消息,言道朝廷拨付的钱财和千里迢迢从江南运来的米粮,被山东、河南等地的一些黑心官吏集体贪污不少,请皇帝下旨彻查的事情。

从古至今,凡是有赈灾的事情,那在这事情里,就必然会伴随着一些贪污受贿,官吏集体腐败的事情发生,这是根本不可避免的。

朱由校当时听到这消息就火了,虽然不确定消息来源真假,但不可不察,当下就在赈灾地区本就有监督官吏的基础上,又下旨让内阁选派些清正廉洁,办案有力的合适之人,去巡查赈灾各地,严查贪官污吏。

说实话,朱由校大怒,那是有原因的,毕竟,大明如今边事不宁,本来为了对付建奴逆贼,就花了不少钱粮,国库经用严重不足。

可是现在,山东、河南等地,还有那些吃着大明俸禄,却不思为大明尽心做事,贪污大明辛苦筹集的钱粮,这怎么能让朱由校忍受

而朱由校要审查贪官的这事情,本来就是大大的好事,叶向高等人自然不会不同意,立马便选了东林党内向来有廉洁官名的内政能力都不错的几个人,前往巡视赈灾之地。

此时,不只是叶向高一人,其他如刘一燝、韩爌的内阁诸臣,听了朱由校的话后,心里也都是以为皇帝惦记起赈灾的事情,都打消了来时心中对皇帝的疑虑。

当然,朱由校突然这般关心赈灾钱粮之事,还是让东林党众人非常高兴的,这说明皇帝长大了。

不过,要是皇帝办这些事情,能完全听他们的建议,不要听其他人的话,那就更好了。

同时,他们心里也在思考,看皇帝对赈灾之事这么上心呢样子,显然皇帝现在是把心思都放在赈灾之事上了,没心力在熊廷弼起复的事情上,和他们再争执了。

明白这点,当下。他们心里大喜,这是好事啊

终究,皇帝一旦没心思在熊廷弼起复的事情上,和他们对着干,那就说明皇帝对他们服软了,熊廷弼只能在朝廷派人去辽东审查他无罪之后,才能复职。

如此的话,对东林党众人而言,那不是好事,还是什么事情呢

毕竟,一旦这样,他们就有时间和皇帝要求为袁应泰力谥号了。

听到叶向高的话,朱由校心中一笑,但却是一脸愤怒道:“既然查出了有人贪赃受贿,不顾朝廷律法,叶相公,按照律法,这些贪官污吏,该如何治罪呢”

闻言,叶向高直接脱口道:“回禀陛下,自英宗睿皇帝天顺五年以来,本朝治罪这等官员,都是以抄家革职,发还原籍为民而治罪。”

“这么低”朱由校似乎有些诧异的脱口道,眼里颇为不信。

而后,顿了一下,朱由校又有意说道:“朕记得,太祖高皇帝时,不是定下凡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待的规矩吗朕可不信,那些在受灾之地贪污的官员,就只贪污六十两银子不到”

闻言,叶向高等人皆是一惊,身为首辅的叶向高当即回道:“回禀陛下,那都是老黄历了,这条律法,至今几次更易,列位皇帝都以为太祖所定之法太过严厉,不适合我大明国情,所以都改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朱由校点了点认同,而后又道:“可就算如此,若是有大奸大恶之徒,贪污数十上百万两,甚至不止这个数,那该如何是好难道还是如此。”

“是”

“不行,这太轻了。”朱由校摇头道。

“朕觉得,既然开国初,太祖高皇帝定了贪污六十两就砍头的最高贪污额度,那到了朕这里,过了这么多年,确实该提高些,但也不能一下子提得太高。”

而后,朱由校装模作样的沉思了会儿道:“国库每年岁入也就几百万两银子,有些人能贪个几万几十万两银子,这手也真是太长了吧这样,以此为例,朕觉得日后但凡贪污万两银子以上的,除了抄家革职,发还原籍以外,再加一条秋后问斩,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话音一落,殿内众人脸上惊讶更甚,相互忘了一眼,他们几乎都在同一时间里,大声喊道:“回禀陛下,臣等觉得此法不妥,望陛下收回成命”

与此同时,在这些阁臣心里,都是大喊着,陛下,抄家革职的惩罚已经不轻了,绝对不能再加砍头这酷刑了。

否则,他们在场任何一人,被查出来自己暗地里的那些事情的话,基本上都逃不过一死的。

195、额度高了

“为何不可难道朕定的这额度高了吗朕觉得不高啊”

朱由校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反问道:“本朝幅员辽阔,人口繁茂,可每年岁入也就几百万两银子而已,朕定一万两的最高额度砍头有何不对难道这定罪不以国库岁入为准,还能用其他东西定论吗”

“况且,这可是一万两银子啊朕不用杀头来震慑那些贪官污吏,日后必然又会让这些人死灰复燃的。”

对面殿内的那些阁臣听后,顿时哑然,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朱由校的话了。

诚然,一个人贪污一万两银子,确实对比国库而言,有些多了。

但对于他们这些内阁辅臣来说,他们能爬到今天这个地步,一旦真的管不住自己,参与到贪污受贿的事情上的话,随便一次简单的贪污受贿,那都得一万两起步了,而且这还是友情价了

若是他们真的同意朱由校这话,把贪污受贿杀头的最高额度定在了一万两的额度上的话,那不是要搬起石头砸他们自己的脚吗

他们能爬到内阁阁臣的位置,个个都是人精,自然不会干这种蠢事,所以都在拒绝。

见周围众人都不回话,而后看着自己,叶向高知道身为东林党魁,内阁首辅,他必须要在这时候出头了。

当下,叶向高回道:“回禀陛下,贪污受贿是禁不了的,朝廷要想根治此事,难”

“所以,治理贪污受贿,与定最高贪污额度,杀头不杀头,其实没有太多关系,因为杀的再多,依旧禁不了。”

“这一点,太祖高皇帝时,杀了那么多贪官,可贪污受贿至今依旧没有禁止,足可见想要解决此事,靠杀头震慑贪官污吏,是没用的。”

“而臣以为,我朝贪污受贿之所以屡有发生,还是因为官员品性不好,品性不端者,当官后,掌握权利,一旦有机会接触钱财,必然会贪污受贿。”

“故而,臣觉得,陛下若想根治这贪污受贿之风,当从官员的品性出发,选出有君子之风的人才为官,这必然会令贪污受贿之风断绝。”

听了叶向高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朱由校并未立即回话,脸作深思状,像是在想着什么一样。

其实,内心里,朱由校是在观察着殿内这群阁臣。

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朱由校心里冷笑,朕不过是想待会好好吓你们说了这个话,没想到大招还没放,倒先把你们吓出冷汗了。

当然,朱由校心里也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怕。

试问一下,在场的哪一个阁臣,自己没点龌龊事情,而大明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