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1 / 2)

d隐藏着隐忍报复的念头,只待时机一到,就不再妥协。

见朱由校又定了调子,朝堂内的东林党诸臣,又是相互之间看了看,今天被朱由校这么几次当了偏袒熊廷弼的裁判,完全把他们之前准备在朝会上,弹劾熊廷弼的计划,给弄乱了,不知下面该怎么做了。

悄悄回首看了一圈,见党内众人的样子,站在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东林党魁首之一的叶向高知道不好,当下决定出手,稳住局势。

只见,叶向高出列行礼,大声说道:“回禀陛下,臣叶向高有奏,熊廷弼身有重罪,不可复为辽东经略。”

这话一出,原本不知所措的东林党人,瞬间凝神看着叶向高,等待这位东林魁首的下文,好帮助他造声势,弹劾熊廷弼。

“叶卿,如今边事垂危,辽东不稳,熊廷弼既然曾在辽东,震慑建奴,并且卓有成效,此番可否通融,让他戴罪立功,任辽东经略,安抚辽东,对抗建奴”朱由校闻言,语气缓和道,看着却是和叶向高在商量。

朱由校的潜台词意思,确实是和叶向高商量。

他知道,就算他下旨免熊廷弼死罪,只要叶向高的内阁不同意,封还他的圣旨,那他一样用不了熊廷弼,让熊廷弼戴罪立功。

整件事的关键,就是熊廷弼被弹劾的罪名,在罢官前被坐实,除非朱由校现在证明熊廷弼无罪,否则一切都白搭。

不过,很显然,现在要证实熊廷弼无罪,时间上根本来不及,熊廷弼的罪名,除了继续派人去辽东查访,没有其他办法证明熊廷弼无罪。

可从辽东一来一回,那得多久

更何况,谁也不能保证东林党人会不会在这查案的时候,暗中做些手脚,延误查案,或者栽赃构陷熊廷弼,让他罪上加罪。

有这时间,朱由校都不如换个其他有名望的重臣,去辽东安抚局势了,至于能不能对付建奴,那就难说了。

一瞬间,朱由校觉得他好像在起复熊廷弼这事上太天真了,也怪不得东林党人在明知他要起复熊廷弼时,只是上奏疏弹劾,没有其他具体作为,原来这帮人早就有了具体对策了。

168、恕臣死罪

“回禀陛下,熊廷弼所犯之无谋者八、欺君者三,皆为重罪。其中欺君大不敬之罪,更是罪不可赦,当初陛下仁厚,仅罢其官职,今日若让这罪大恶极之辈,有戴罪立功之机,恐怕日后,更有效仿者欺君,敢问陛下,若出此等事情,该当何如”叶向高正声反问道。

朱由校那商量的语气,已经让他这种人精,摸到了皇帝的底细了。

很明显,朱由校虽然想赦免熊廷弼,让他官复原职,经略辽东。

可是,就算作为皇帝,朱由校也没办法去改变熊廷弼身上背着大罪的事实,而这也是叶向高敢语气这么重反问朱由校的原因。

只要朱由校没办法证明熊廷弼无罪,叶向高就有能力保证,有他当一天首辅,这熊廷弼就别想去辽东当经略。

甚至,若是出了岔子,叶向高也敢直接用那熊廷弼被弹劾罢官的“欺君者三”的罪名,直接让东林党人再翻出来,逼迫皇帝处死他。

反正,欺君大不敬之罪,这么好的罪名,叶向高仕宦多年,政治经验丰富的很,这次对付熊廷弼,又怎么可能不好好利用呢

“”闻言,坐于上首的皇帝朱由校沉默了,不敢回复叶向高的话。

君权不可欺,就是东林党人逼迫敢在朝堂逼迫皇帝妥协,可也不敢逾越这个规矩,对于皇帝,明面上都是非常尊重的。

可现在,熊廷弼已经因为欺君被治罪罢官,朱由校若是让他戴罪立功,这不是让作为皇帝的他自己,把君权从封建王朝的神授权利,推下神坛吗

在江山社稷和用实干能臣中,朱由校毫无疑问,只能选择前者

而此时在朝堂上,任凭东林党人弹劾他,却没有辩解说话的熊廷弼,听到叶向高所言,心里也是登时一个激灵,暗道叶向高果然不愧是二度入阁的首辅,直接就抓住他身上的要害了,也不知道有叶向高带领的东林党人在,他的这次起复,还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想到方从哲信中所言,熊廷弼心中只能祈祷,但愿方从哲没骗他,若这次起复成功,那些恩怨,他不计较也没问题。

一旁,等了半天都没听到朱由校回话的叶向高,心里面更是有底气阻止熊廷弼起复了。

很快,叶向高开始威逼道:“陛下,熊廷弼罪名未清,不可起复,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朝廷纲纪为重,三思而行。”

这话说完后,只见朝堂上其他东林党人,互相对视一眼后,也是纷纷出列,行礼喊道:“望陛下以江山社稷、朝廷纲纪为重,三思而行”

东林党人这一齐的大喊,响彻殿内,真是让朱由校有种人声鼎沸的感觉,同时,这也让朱由校,压力剧增。

殿内,残存在朝堂的其他非东林党出身的人,眼见这番局势,大部分人虽想出面,帮助同样非东林党出身的熊廷弼,可也被这朝堂的东林大势给吓的不敢帮熊廷弼说话了。

眼看着,熊廷弼起复之事,要黄了

不过,数刻之后,就在一众东林党人,等着皇帝拖延的命令时,早有准备,却一直在朝堂上看戏的兵部左侍郎魏应嘉、右侍郎郭巩,户科给事中姚宗文,御史冯三元、张修德这五人,相互对视,而后都确认点头,现在这个时候,正该是他们出手的时候了。

只见,当初第一个弹劾熊廷弼的姚宗文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罪,望陛下开恩,恕臣死罪”

姚宗文这话,说得十分突兀,让得不少站在姚宗文前面,没站在他后面的东林党官员,没怎么细想,直接以为是熊廷弼受不了他们的朝堂弹劾,害怕真的追查他的欺君大不敬罪名,从而主动求恕罪的。

这些人里,自然就包含站在官员最前面的叶向高。

听完姚宗文之言,叶向高心里可是高兴得紧,这样的话,基本上熊廷弼起复,已经没可能了。

不过,很快,叶向高就发觉不对了,身为湖北人的熊廷弼怎么说的话里,带不少浙江方言的味道呢

当下,顾不得其他,叶向高转头就看向姚宗文,大怒道:“适才陛下才说只讨论熊廷弼之事,你要是主动向陛下告饶罪名,那就换个时间去吧”

然而,很明显,姚宗文自首的事情,就是和熊廷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