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1 / 2)

d当然,仅仅如此,还不算什么,孙家那时权利大,还在于不仅仅孙家人官大,连孙家家奴也跟着获利。

后来孙继宗利用政变之功,上书言道:“臣与弟显宗率子、婿、家奴四十三人,参加夺门之变,有功,乞加恩宠。”

其意便是向英宗求官,英宗碍于孙家那时势大,之后又下了进升显宗为都指挥同知,其子琏授锦衣卫指挥使,其婿指挥使武忠进升都指挥佥事,再令授官孙家家奴十七人,之后更是命继宗督五军营军务兼掌后军都督府事,将京师兵营之权,尽赐孙氏。

孙家由此,成为难得一见的掌兵外戚,要知道,那时的京营,可都是土木堡之变后,北京保卫战后,大明火速补充的精锐。

有了这些精锐兵,孙家在朝堂之上,想不立足都难

而且,极为恐怖的一点,那就是朝堂清流文官,对此都是听之任之,未用什么外戚不得掌权的言语来劝阻。

这里面,除了有土木堡之变后,京师武勋家族人才凋零,陷入青黄不接之地的原因,比如按理来说最应该英国公张家,自张辅土木堡兵败殉国,便进入后辈在兵事上,没有什么能力突出者。

另外的原因就是朝臣不敢弹劾,毕竟,挽救大明的功臣于谦,都因为政变的原因,不得不被英宗治罪,蒙冤而死,其他的文臣,哪里敢忤逆英宗的意思

因此,英宗刚刚复辟的那几年里,孙继宗和他背后的孙家可是势力滔天,得宠之极。

不过,臣子贪得无厌,不知收敛,必然被皇帝所忌讳。

英宗刚刚复辟上台,为了巩固政权,需要依靠石亨、曹吉祥、孙继宗这些人,所以对他们听之任之,有求必应,但等权利稳固,自然不会再如此纵容。

先是石亨贪得无厌,被英宗下狱,后来曹吉祥想要更多权利,谋反事败,被灭族,到了孙继宗,作为当时身份最尊贵的外戚的孙家,在英宗不断赏赐后,还是不满足,屡屡以复辟旧事不断向英宗求赏,因此自然犯了忌讳,不过因为其母孙太后之故,只是拒绝赏赐,隐忍不发,并未实施行动。

后来随着孙太后,在天顺六年薨了后,英宗和孙家再也没有太多阻碍,找了孙家侵占了官地,建立私庄的理由,将除了孙太后兄弟孙继宗几人以外的孙氏宗族子弟、家奴,尽数罢官,同时解除了孙继宗的兵权,只保留爵位,以闲职安排。

可谓是一招就把原本势力庞大的孙家解散,否则,若是孙家没因此事惹恼英宗,恐怕现在大明最尊贵的勋臣家族得是这个毫无武勋的孙家了吧

73、真是你大爷

坐在大殿之上,大概是登基以来诸般琐事劳心劳神,朱由校年岁又不大,瞧见今曰宫中这般热闹,心中也十分兴奋,竟是直接忘了大婚的流程。

只见朱由校浑然没有今曰他才是新郎官的觉悟,坐在上边,瞧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副乐不可支的模样,像是就打算这样在大殿里浪费一天时间一样。

满面喜色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眼看时辰差不多了,再耽搁就迟了,而皇帝这边还没有动静,连忙颤巍巍地走到朱由校面前,躬身行礼道:“陛下,迎亲时辰快到了,还请陛下接见完文武百官、勋卿诰命后,起驾赴乾清宫,等候皇后殿下晋见”。

闻言,朱由校才反应过来,“喔”了一声,而后看着殿内望着他的一干人等,坐在龙椅上,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了低头。

张璟瞧朱由校这样子,心里也是暗道,这才是朱由校这个年龄段的人,该有的模样。

想到他之前见过朱由校的两次会面,朱由校给他的样子,完全不像是个少年的感觉,张璟心里也是犯嘀咕,果然皇宫这权利之地,是最能让人早熟的。

当然,朱由校会害羞低头,在场众人可不敢和普通百姓逗新郎官一样,拿害羞的新郎官开涮,纷纷同样低头,不敢出声。

待朱由校习惯后,他这才对众人道:“王安,唱名吧,让各文武百官、勋卿诰命,按制恭贺晋见。”

“是”王安行礼领命,而后转身便对殿内一干人等,按照制度,点名上前向皇帝进献他们准备的礼物,恭贺祝福皇帝大婚。

这就是民间恭贺新郎官,当然,他们每批人道贺的时间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令皇帝满意,记得他们在大婚的表现,除了礼物要好以外,也得看他们个人的嘴皮子能不能讨皇帝开心了。

在王安点了几名京中宗室长辈的名,紧接着一堆权贵家族晋见过后,张璟便瞧见,适才在宫殿里,和他逗嘴的那小道童陪,陪着一个中年道士,出列道贺了。

不会吧

这么快

张璟愕然,原因自然很简单,这又不是皇帝需要道士祈福的时候,那道士和道童,怎么比他这个正经的皇室外戚成员还早晋见皇帝呢

他们是谁

难道也是皇室成员

毕竟,大明以孝治国,天子以身作则,在大婚这种场合,更要注意在礼节上,孝顺长辈。

而能比他张家提前点名向皇帝恭贺,也只有老朱家的长辈才能有这待遇。

一个疑问,出现在张璟脑海,可碍于现在场合,张璟是连窃窃私语都不敢,更别提出声问身旁的人了。

又等了不少时候,王安便将张国纪、张璟二人的名字点了,他们代表皇后家族,在老朱家在世的长辈恭贺完,自该是他们,体现皇后身份的尊贵。

在张国纪出列后,张璟快速走到张国纪身后,和他一起上殿晋见。

张家的嫡系亲属自然不会就他们两个,不过这次皇帝大婚匆忙,自然不可能立刻去河南再接其他宗族亲属来,因此只能是他们两个作为后族成员晋见了。

不过还好,他们二人和另外的两个贵妃家族一样,是唯一不用进献礼物的,而且,还是要得赏赐的。

张璟恭敬守在张国纪身边,全程安静看着张国纪和朱由校这对老丈人和女婿的官方性对话。

对话是张国纪和朱由校早就被礼部安排的人训练过的,很快结束,而后便听朱由校下令,令王安拿出圣旨,宣读赏赐张家的一应珍贵物品,以示恩宠,当然,这礼品得下面程序给他们。

二人依礼谢恩,而后朱由校令王安送二人退下,至于殿内,另由另一个张璟不认识的司礼监太监继续点名。

张国纪、张璟二人,便在殿内众人注视下,由王安领着,出了皇极殿。

路上,走过那小道童身边时,张璟瞥见那小道童对自己眨巴了下眼睛,口里还没有发出声音的对着口型说了几个字,眼里还带着几丝讥笑的意思。

张璟看出来了,他在说“我是你大爷”,若不是时候不对,张璟真想上去,好好扇这个没家教的孩子一巴掌。

一旁的张国纪显然也注意到了那小道童和张璟的无声互动,微微皱了眉头,并未有异动,依旧带着张璟,跟着王安离开。

“老皇亲,接下来就劳烦您和国舅爷了”出殿后,王安笑着提醒二人道。。

“请王公公放心,我们绝不会误了时辰,凤辇到时,府上必定安排周全。”张国纪自是明白王安何意,笑着回道。

“这我便放心了,殿内还有不少勋臣要晋见,咱家就不远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