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1 / 2)

d不回来,当下便准备再过会,就像薛钲请示,带人出去看看。

薛安知道,薛钲十分着急,为了重振阳武侯府,薛钲付出太多了,这次陛下大婚献礼的机会难得,若是能借这次机会,引得陛下注意,之后在勋臣掌握的五军都督府里重用他们阳武侯府,那就好了

当然,薛家并非是普通勋贵,之所以没落,那也是有原因的。

阳武侯薛家,首位侯爷薛禄,封爵于永乐十五年,他是成祖文皇帝朱棣靖难起兵的主要功臣之一。

薛禄早年于北平从军,建文元年,时为燕王的朱棣起兵靖难,薛禄随军夺取北平九门,并随朱棣连番破敌,最终过江攻破南京,取得天下。

后来朱棣迁都北平,这位靖难功勋,更是被委任行在后军都督,主持管理北平营造事务。

北平建成,朱棣迁都,改北平为北京,并以建都之绩,合靖难战功,封薛禄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阳武侯,世禄一千一百石。

之后,朱棣病逝,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又命薛禄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封太子太保,并赐铁券。

由此,阳武侯薛家,作为仅次于英国公张家的靖难功勋,时代都极受大明皇帝重用,掌管京营。

这样的家世,按理来说除非有大罪,否则不该和普通的勋贵一样没落,可薛家,却因为断了嫡系传承,家族旁支争产,而差点断了世袭的爵位。

说来,其实现任第七代的阳武侯薛钲,并非是薛家嫡系子孙。

那时,薛家传到第五代阳武侯薛翰时,因薛翰无子,阳武侯嫡系一脉人丁单薄,也无其他子嗣,就此断绝。

而阳武侯薛家,作为世袭的靖难勋贵,大明朝廷自然不能令其断绝,便准备从薛家的旁支子孙里,选取合适人选,过继嫡系一脉,继承阳武侯的爵位,使阳武侯一脉不至断绝。

可也正是这原因,导致了阳武侯府的衰败,毕竟,朝廷选人是需要时间的,而阳武侯薛家虽然嫡系一脉人丁不兴盛,但旁支人丁却不少。

现在,能继承阳武侯爵位的就一个人,正所谓狼多肉少,这些薛家旁系,为了自身利益当然毫不相让,自相内耗。

他们有的豪赌,拿了自己的旁支家产,上下打点朝廷官员,只为获取爵位;有的明知获得爵位希望不大,便动了没人管控的嫡系家产的主意,把原本薛家嫡系交给他们的土地财产变卖,并且不承认那是薛家嫡系的诸如此般,薛家旁支子弟,利用薛家嫡系无人的机会,各种内耗相斗,这一闹就是好几年。

到了薛钲的哥哥,第五代阳武侯薛翰的族子,第六代的阳武侯薛鋹暗地里用了不少办法,终于在万历五年,正式以旁支子弟袭阳武侯爵时,薛家嫡系能掌控的财产基本就没多少了。

那些原本财产不是被薛家子弟争产挪用,就是旁支子弟趁着嫡系无人时,率先分家,强拿了嫡系的财产,根本就成了一笔烂账,说不清了。

就是薛鋹当时想要追讨财产,都追不了多少,毕竟,就是他本人,以旁支子弟袭爵,也是在暗地里用了不少薛家的钱财打点的。

换而言之,薛鋹自己就不干净,所以自然就不好去追讨了,而到了薛鋹的弟弟薛钲袭爵,当然更追不了了,只能寻求其他机会让家族崛起。

因此,阳武侯府自从嫡系绝嗣,旁支争产后,便是日渐衰落,这几十年的起色也不大,在京师勋贵里,也从原本的顶级勋贵,变成了一般角色了,甚至在五军都督府,都捞不到要害职位。

而如果这次皇帝朱由校大婚的机会,薛钲还不能把握的话,那就不知下次能受到朝廷重用的崛起机会,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这也就怪不得薛钲贵为侯爷,要那么在意赌坊那几千两的进项了,实在是献给皇帝的礼物太贵,可他们阳武侯薛府,在保证一府之人吃饭后,真的是没多少闲钱了

而此时的阳武侯府府外,薛濂和薛昭蕴兄妹俩,都气色不好的策马而来。

薛昭蕴还好,她心里还在想着若是父亲骂起来,该怎么帮她哥哥说好坏,而薛濂,完全是一副霜打了茄子蔫了的样子,失魂落魄之极

52、老滑头抽儿子

却说薛濂、薛昭蕴兄妹二人,一脸丧气的入府后,得到仆人禀报后,薛钲就一脸焦急的冲了出来,想要问询到底出了何事。

只是,看到二人脸色后,当即心里“噗通”了一下,意识到事情不好。

果然,他那逆子薛濂不敢讲话,但他那宝贝乖女儿薛昭蕴,却是一五一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个明白。

然而,即使薛昭蕴说得再明白,她哥哥薛濂闯下的弥天大祸,也不是说得明白就能揭过去的。

薛昭蕴从赌坊仆人口中得到的消息不会有假,而这整件事情,很明显是薛濂有错,最终惹得国舅爷张璟带人报复,薛家就是告到皇帝那里,也没法翻案了。

阳武侯府大院里,薛钲一脸怒容的指着薛濂,大骂起来。

“逆子,逆子给我跪下,来人呐,快把我马鞭取来,今天我就要把这逆子抽死”

一众下人面面相觑,他们都以为侯爷是在气头上,说着气话,都不敢应命,

毕竟,阳武侯薛家这一代就薛濂一个嫡子,以侯爷经历过薛家那场争爵风波的秉性来看,可是溺爱死了这个嫡子。

别看薛钲平日骂死了薛濂,可一旦说要动手教训薛濂,那事情肯定是九成九的黄了,所以他们并未领命。

这些下人都感觉薛钲说得是气话,事情的当事人薛濂自然也是一样,并未被薛钲的举动吓住。

虽然他犯了大错不假,但他可不认为这错会让平日宝贝他不得了的父亲动手打他,终究他

可是薛家独苗

谁知,薛钲这次可不是单纯的气话,而是在听到薛濂擅作主张,得罪了张璟后,真的要教训死了薛濂这个逆子的同时,为日后筹谋。

不好好抽薛濂一顿,薛钲都怕他下次又不长记性,再次踢到铁板,闯下更大的大祸

张璟是谁他能不知道,皇后选秀时,皇帝在宫里和皇后说的话,他们这些贵戚勋臣早就听到,都知道皇帝似乎认识皇后的族兄张璟,并且对他印象不错。

这两日,薛钲还记得自己在薛濂面前提过张璟的名字,让他日后有机会多去结交这位国舅,哪知道这个逆子一直把他的话当耳旁风,今日终是闯出了弥天大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