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1 / 2)

d把饭菜摆上来。

众人围着饭桌坐好,太太这才发现杨承鸿没在。

吩咐春喜上去叫,屋里没有人。

二姨太犹豫好半天,期期艾艾地开口,“景芝从楼上下来时,我好像看到门口人影一闪,像是三少爷。”

太太问道:“要不要让士兵找找,天都黑了。”

杨致重板起脸沉声道:“不用找,随便死在哪里。”

一家人沉默地吃完晚饭,杨佩瑶偷偷看眼手表,已经八点了。

幸好她在学校已经把作业写完,只需要把明天的功课预习一下就好,否则又得晚睡。

这一夜,杨佩瑶睡得还好,半夜里醒过一次,她不敢胡思乱想,便背课文,一篇课文没背完又睡着了。

再醒来,天色已经亮了。

杨佩瑶穿好衣裳跟王大力一起跑步,在文山街头上看到了杨承鸿。

他蜷缩在墙角,身上还穿着昨天的制服。

很显然昨天晚上就在墙根蹲了一夜。

幸好现在天气不太冷,也幸好文山街都是军官驻地,治安好,否则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后果。

杨佩瑶气道:“你在这里干什么,怎么不回家”

杨承鸿梗着脖子,片刻才回答:“我怕爹打我,二姐的烟膏是我买的。”

杨佩瑶惊讶地睁大双眸,“你你抽过没有”

“没抽过,”杨承鸿低着头,盯着脚上沾满尘土的黑布鞋,“我不敢,有一次我去买烟膏,有个人抽大烟抽死了,被抬出来,瘦得只剩骨头。”

杨佩瑶气不打一处来,斥道:“你知道不好,为什么还买给二姐”

杨承鸿道:“二姐逼我买,她说不抽就会死。”

杨佩瑶无言以对,伸手拽他,“走,回家,跟爹认个错。”

“不,”杨承鸿赖在地上不起来,“爹会打死我的我还欠了大烟馆的钱,烟膏涨价了,二姐给的钱不够,就赊了十块钱。”

杨佩瑶恨得牙痒痒,“你怎么这么糊涂那些人是变着法儿哄骗你,说是十块,转天就涨到二十了,下次再去说不定涨得五十一百。”

可是看到杨承鸿的样子又觉得可怜。

十四岁的年纪,自我膨胀得能日天日地拽得不行,可到底还是个孩子,遇到事情就没了主意。

越发地恨杨佩珍,有本事抽大烟就自己去买,祸害杨承鸿算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夜的精灵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陌影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责任

杨承鸿觑着她脸色,小心翼翼地说:“姐借我点钱吧”

杨佩瑶戒备地看着他。

杨承鸿道:“我想去申城躲一躲,等过几天爹的火气消了,我再回来。”

真是不出门不知道世情险恶。

到了申城吃什么喝什么,再被人哄骗着走到邪路上,一辈子就毁了。

杨佩瑶当即拒绝,“不行,你哪儿也不许去”,顿一顿,“我现在身上也没带钱,你在这等着,我很快就出来。”

“姐,”杨承鸿哀求,“那你别告诉爹。”

杨佩瑶思量片刻,对王大力道:“你先看着,别让他跑了。”

王大力应声好。

杨佩瑶一路跑回家,看到杨致重已经吃完了饭,正由五姨太伺候着给他扎腰带。

而四姨太还在饭桌前喝粥。

杨佩瑶招呼声,匆匆忙忙吃两口,回屋换了衣裳背起书包往外走。

杨承鸿仍蹲在原先的墙根处,手里拿根树枝,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地上划着。

杨佩瑶凑上去看,是默写的一句古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

是国三年级上册第五课的诗文。

杨佩瑶胸口一梗,问道:“今天老师检查听写”

杨承鸿点点头。

“你要是去申城,哪里还有机会上学”杨佩瑶伸手拉他,“我带你去吃包子。”

杨承鸿扔掉手里树枝,抬脚把地上的字蹭去,乖乖跟在杨佩瑶身旁。

十四岁的大男孩,个比杨佩瑶还高半头,走起路缩手缩脚的。

杨佩瑶侧头瞧一眼,斥道:“站直了,堂堂男子汉能不能挺起胸膛走路能不能有点担当自己做错事就得认着,爹还能把你打死”

话出口,又紧紧地闭上。

杨致重不能打死他,可在气头上,失手打出毛病来却不一定。

说话间,走到包子铺。

杨佩瑶买了两笼屉包子、两碗小米粥和一碟小咸菜。

杨承鸿真的饿狠了,不顾包子还烫着,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热包子含在嘴里,咽又咽不下去,吐又不舍得吐,狼狈不堪。

王大力看得直摇头。

杨佩瑶心酸不已。

她原本是不想多管的,怕是管了也讨不了好处。

就像杨佩珍一般,纵然上次替她求情,可这次出事,杨佩珍还是毫不犹豫地咬她。

可看着杨承鸿的情势,又不忍心撒开手不管。

默默地等他吃完饭,开口道:“我身上带了钱,先找人想法把你欠的债还上,然后回去跟爹认错。你老实点,不该你担着的事儿别往自己身上扯我会在旁边劝着爹。”

杨承鸿闷闷地“嗯”了声。

杨佩瑶看眼手表,七点四十,上学已经迟到了。

第一节课雷打不动地是国语课,不知道姚学义会怎么罚她。

抿抿唇,拉着杨承鸿坐电车去仙霞路,再拐到葵青戏院,对“瘦竹竿”道:“能不能麻烦你请楚二爷过来”

“瘦竹竿”连连点头,打量杨承鸿和王大力两眼,把三人请到先前邱奎算账的小屋,“三小姐稍候片刻。”

王大力没进,识趣地守在了门口。

不多时另有人送进茶水来。

杨佩瑶不知道要等多久,索性拿出课本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