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少年扑在他怀里,无声无息地流泪,将他抱得极紧,仿佛抓住身边最后一根稻草。
他的世界在今天崩塌了。
她是为他,才被曾祖母所挟,更是为了不牵连他,才毅然自尽的。
父王也是为了他,才毅然让母亲尽陨于祭祀之名,自此以后,只能成孤魂野鬼,无所凭依。
这种爱,他如何能要,又如何能要得起?
严江不好劝也没法劝,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事死如事生,人们把死生的事情看得和活着一样大,远的不说,秦王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修墓,贵族的陪葬丰厚也是致贫的主因之一,想想看,中国五千年,生生把几乎所有的金银玉铜都陪地下去了,只是吧,这样不但没用,其实还有反作用。
毕竟不怕贼偷,怕的是贼惦记啊。
比如夏太后华阳太后的墓,回头就被汉王室烧毁了,秦王陵因为实在太大太难挖逃过一劫,至于两汉的墓室被董卓一个人挖个干净,汉武帝的宏大陪葬不但便宜了反贼,自己尸骨也被挖出晾晒,就这点来说,秦皇汉武一个鱼葬一个天葬,两人的身后事哪个比较惨,其实也不好说。
少年的泪水几乎沾湿他衣襟,几乎喘不过气来。
担心他出事,严江思考数息,低声道:其实不必悲伤,人死之后,去过黄泉路,上奈何桥,饮忘川水,并不会无所凭依。
少年猛然抬头,仿佛在问先生说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严江硬着头皮,给他讲了故事,几千年前啊,大家都是孤魂野鬼,全靠祭祀维持,可是好多部族方国都毁于战火,亡灵无所依,日夜哭嚎,惨不忍睹
扶苏抖了抖,仿佛想到母亲就会是这样。
后来,一位善良的神仙怜悯众生之苦,向天祈愿,愿舍身拯救众生,苍天应允她之宏愿,将她化身为轮回道,成为从生皈依之所
严江将地府轮回、十八层地狱的作用讲给扶苏听,又说起你母亲没干过恶事,所以来世还是为人,如果你以后也给世人功德,这些福报就会有一部分恩及亲缘,让你母亲来世过得更好。
他是口才多好的人啊,在赵国邯郸时就把人说得能满意投胎,对这种经过后世千锤百炼的神话,在如今这种五行说才诞生没多久的时代来说,简直就是无敌。
扶苏悲痛的神色渐渐轻松下来,听得却越发认真,待听完后,整个人仿佛都进入了另外一种境界。
他深思许久,然后对严江拜了三拜。
谢先生教导,扶苏微微咬唇,擦干泪水,孝与义不得两全,是母亲有愧父王在先,先前对父王无礼,是扶苏错了。
严江温柔地揉了他的发顶,叹息道:这怎么能怪你呢?
扶苏低声道:自是怪我,若我能早些觉察,若我能阻止太后,又岂有今日之变?
话虽如此,但故国俱王,如此活着,她们可真的愿意?严江宽慰道。
活着才可论愿否,扶苏深吸了一口气,抬头凝视着先生,他清澈的眸光里似乎多一种坚韧与不屈,此错,扶苏已犯过,必不再犯。
母亲和父亲用自己的办法爱着他,在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再说不要,是他太过天真愚蠢。
你能想通就好。严江也松了口气,你父王那里,我会去说。
先生不必为吾说和,扶苏平静道,扶苏会亲自前去向父王请罪,您去陪父王吧。
严江仔细凝视着他,看不出什么异常后,这才点头。
让他静静也好,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得自己想清楚后路,想到这,他又有些同情,帝王之家便是如此,若不能把磨砺化为给养,便只能如赵嘉那般,被王权所弃。
看着先生离开,少年眸光幽深,缓缓松开握紧的指掌,几点血珠顺着指尖流出,滴落在地。
一如曾经的天真美好,被尘埃污浊,零落成泥。
-
还没睡呢?严江回到秦王寝宫,就见秦王静静坐于案前,凝神细思。
秦王政这才缓缓看他一眼,微怒道:是寡人太纵着他了,若是寡人
若王上当如何?严江笑着接下去。
秦王认真思考半晌,才淡淡道:寡人会看穿形势,身入局中,挟华阳、拉拢楚姬,再一举反手擒拿。
他会假装很开心能继位,主动加入,再利用两人之间的不合与华阳的衰弱拿下主导,把两人擒下,严密看守,不给他们一点异动的机会,从古自今,王权站位都最忌讳左摇右摆,想两皆不误,结果只会是一无所得。
严江坐到他身边,悠然道:与陛下相比,三皇五帝亦不能及,你不能拿自己当参照物啊,太欺负人了不是?
秦王轻哼一声,神色瞬间便宽容许多,身上的阴鸷也去了大半,烛火之下,整个人都仿佛度上一层微光。
自古明君多有磨砺,燕昭、齐桓、晋文、昭襄还有陛下,哪位不是质子出生,方有明君之见,严江微笑道,你当年不也是受够了苦头,才不让他们为质的么?
秦王政被阿江夸的甚是愉悦,故做淡然道:如此如言会道,想来无事矣。
严江微微点头:我劝过去了,应无大碍,只是他怕是会变了。
遭逢如此大变,扶苏应该知道这人生,到底有多残酷,也会明白,如今的他和赵嘉并没有什么两样,生死荣辱,都在父王的一念之间,有了这个认知,他就不会去期待用感情来思考帝王家的生存逻辑。
思及此,他把刚刚给扶苏说的轮回道神话重新讲了一遍。
秦王微微勾起唇角:若寡人记得不错,轮回之道,是孔雀朝婆罗门之说。
严江也微笑道:那又如何呢,俱那罗又没过来传教,何人能知晓?
秦王微不悦,指尖在案上轻点,嗤道:寡人观孔雀朝难长久,待灭了齐楚,再盘算西方之地。
你别想了,严江扣住他手指,斜他一眼,西域沙漠你又不是没见过,连你这鸟都差点热死,更别说人了,那地方,是大军过得去的么?
秦王一想也是,挑眉道:那便走蜀身毒道。
想太远了,还是先看眼前吧,严江指尖在案上的舆图南方轻轻一点,攻楚之事,我总觉得不安。
说到正事,秦王也正色道:却是如此,未曾想,阻碍如此之大。
他找出一卷写满密字的白纸,将其递给严江。
严江打开一看,眸光一惊,转头看向秦王。
这纸上,写得是秦军粮草、兵马、武器、还有线路的动向,更重要的是,虽然楚秦文字同出一脉,极为相似,但这些,却实都是用楚文写的。
此为华阳宫中所出。一提此事,秦王身上杀气四溢。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秦国的楚系势帮助下,楚国那边对秦国的兵力、动向、甚至大将生平性格都极为了解,李信只带二十万人,而楚国新任命的大将项燕已经集结了近三十万人,又在知己知彼之下,楚国要还能输,那骑劫的战国第一蠢将之位,怕是要换人上位了。
这消息,怕是有些时日了,严江皱眉道,李信麻烦大了啊。
李信熟练的是什么,是奇攻!是搞出奇不意的骚操作!
但这种骚操作若是提前被人得知了,那妥妥就是一坨送的,绝对能被人打出屎来。
破案了,难怪历史上李信被项燕打成了狗,让人咬着屁股追成那样,终于解谜了。
哪怕华阳太后那时早就死了,昌平君也肯定会奋力一搏,李小信就成了两国势交错的炮灰,能捡回大部队,都算他命好了。
二十万秦军都很危险的样子。
秦王默然不语。
要如何处置?严江又问。
秦王神色微怒,将杯中水一饮而尽。
严江看他的表情就已经懂了,秦王这是后悔没听王翦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