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2)

这医用酒精是他请相里云帮忙研究出来的气皿蒸出来的,只不过成本太高,三斤粮才能得一斤酒,度数却只有十来度,也就是按秦时的酿酒工艺,二十多斤粮才能出一斤酒,按秦国的酒税来算,根本不具备广泛推广的价值。

陛下,来。严江裸着脊背,将棉签沾上酒精,放在它嘴里叼着,让他给肩胛的伤口消毒上药。

陛下熟练地给他上药,它看着有些狰狞的伤口,略不悦,但还是帮忙叼着纱布,贴在他伤口上,用脑袋顶住,让阿江用布带固定。

伤至要三五天才能结不影响行动,燕丹一定会来找我麻烦,严江略一思索,我一外人躲避也麻烦,还是回城安全一些。

人数有点多,按理,敌人上百这种情况他应该先逃亡的,只是大雪在外逃亡,没有准备之下很容易冻伤,所以他拼着多受点伤,也还是和花花一起把这些分散的人都解决掉了。

丛林是他的天下,密林里,再多的敌人他也不怕,树木灌木都是他的朋友,在被围攻的情况下,他大约能应付三到五个人,再多就有性命之危。

好在这次可能是为了不伤到庆离,这些人没有带弓箭

不过带了也不严重,这个时代的战国弓箭射程有限,太近必然会被他发现端倪,只要运气不太差,逃掉是不难的。

回燕都的话,那里六国人士皆有,多来一个并不扎眼,想来太子丹,也不会相信他还会回到燕都。

就如此吧。

休息一天,他起身行动。

陛下跳到他的掌心,问他有什么大行动,不要太冲动,寡人立刻让王家父子来收拾这不知道好歹的东西。

严江微微一笑,伸手摸摸陛下:放心,只是一个小教训罢了。

他已经有计划了。

如今他可不是急着回国的人了,有大量的时间,可以为自己讨回公道。

-

什么,一个人都没有回来?那庆离呢?荆轲抓住传信的人,厉声问。

并未寻到,看那里痕迹,他们追人入林中了,那回报的信使有些为难地道,大雪掩了痕迹,可能是迷路,也可能是追那秦国上卿去了。

荆轲猛然放下那人衣襟,看向一边端座的太子丹。

太子丹也没想到一百死士竟然也拿不下一名秦国的上卿,只是皱眉道:那人向哪边去了?

回禀殿下,看痕迹,是向东北去了。那信使低声道。

继续搜查!另外,令西南诸将严查各地关口,必然要将他留下。太子丹神色冷肃,此事不能走漏丝毫风声,可知否?

是!信使听令,恭敬地告退。

荆轲眉心紧皱:不想竟然会出此事,好在燕地远离咸阳,他哪怕逃了,也必讨不了好去。

寒冬腊月的燕地何等寒冷,他一人流浪在外,口音风俗皆不同,只要在周围村落严查外人,必能有所收获。

太子丹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事:那庆离与严江交往甚密,会否临阵反戈?带他逃杀出去了。

绝不可能!荆轲断然道,庆兄为楚墨豪侠,凡事信义为先,他答案帮我,就绝不反悔。

或许吧,太子丹忧心道,只是得为免伏杀严江之事透露,还是早此入秦吧。

荆轲沉默了一瞬,才缓缓道:等庆兄归来,就可上路。

太子丹默默松了一口气,面带憾色,忧愁道:吾并非催促,然秦国势大,如今只有刺秦方可救天下于水火之间,那秦王一死,诸子年幼,必有一番争端,燕国才可能有喘息之机,与它国合纵

他低声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荆轲与从前一般,默默听着。

这一等,就整整等了十天。

庆离与严江仿佛人间蒸发,没有一丝消息,反而是在那旁边的树林里,又发现了数十具死士的尸体。

燕太子丹越加坐不住了,每日询问庆离何时方归。

终于在第十天时,太子丹匆忙去宅院找到荆轲,面色惊慌道:秦军在易水扎营了。再不行事,怕是晚矣。

荆轲眉心紧蹙:如今副使未至,如何去秦王处觐见

这,可请允秦武阳随行。太子丹低声道。

本就因庆离久而至心生烦躁的荆轲顿时怒了:太子这是何意,此大事应有万全之计,莽而行之,竖子也!更何况心一匕首入秦之地行难测之事?

太子丹迟疑了一下,心中悲苦之间,一时竟红了眼眶,悲道:吾何尝不想等先生万全,只是时不待我,为之若何

罢了,荆轲心中叹息,既然太子认定我有意拖延,那就依你之意,以秦武阳为副使,即可出行吧!

太子丹心下大松,起身来到荆轲正前,叩首伏地,行大礼:谢先生谅解!

燕使荆轲带上地图,太子亲自送行出城,来到一路送到易水河畔,至人迹空缈之地,才脱下外袍,在这寒冷之月,他们皆身前白衣白冠,竟是为荆轲在易水做了一场活祭。

太子丹与荆轲饮酒道别,而高渐离击筑助兴,荆轲如往常一般,在筑声中起剑而歌,朗声大笑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声音高昂激励,激烈雄壮,周围随从至友无不痛哭流涕,又怒发须张,最后荆轲大笑上车,随军远去。

严江坐在树梢上,看着河边这历史性的一幕,轻撇嘴角,并没有被感动到。

他只是拿碳笔画板,将这一幕落于纸上,顺便听着高渐离这一首堪称人生巅峰的曲子。

这十几天过去,已经是快到秦王政十三年的末尾,再过几日,就是秦王政十四年正月了。

太子丹暂时不能杀,暗杀他虽然爽,但容易激起燕地之人的复仇之心,再者,这两不靠谱的父子在,燕国才能灭得更快。

秦王听了他的警告,应该不会接见燕国使节团,所以自己的时间是充分的。

可以给他们一个教训。

他画完画,看着太子丹的车队回去,看着高渐离在易水河畔眺望许久,终于带着爱筑离开,这才从树上爬下,轻轻一笑。

-

每年岁首,都是各国最忙碌的日子,因为这个时间,是各国祭天的时日。

自周朝起,便有天下这个概念,是天地哺育众生,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君王祭祀天地,让上天保佐家国昌盛,保佑风调雨顺,保佑子孙延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