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投入了很多资金啊。”
“哦,好吧,你继续说。”
“然后他就死了,真的很可惜,在一场交通事故里,他死了,真的好可惜。”
一脸惋惜的叹了口气,佩特拉继续道:“我们继续说那本日记,很有意思的是,这本日记其实不是那个保有日记的家族祖先写的,写日记的人战死了,他的战友替他保管了日记,而这个人是不识字的,然后一直到了今天。”
“嗯,有什么关系吗”
“有的啊,因为圣殿骑士团曾经很严格的审查过识字的人所写的东西,在日记里提到过,有人让他们不要把神迹宣扬出去,写下日记的人表示了不解。”
杨逸点头道:“嗯,这个很有意思,一群狂信徒对真正的神迹选择了隐瞒,这件事本身就不正常,那么,这本日记呢现在在哪里”
佩特拉吁了口气,道:“消失了,没了,哦不,确切的说是这本日记还在,但里面的内容不一样了。”
“被删除了”
“不是,是被改写了,我听过的内容和我看过的内容不符,我看到的内容是一个狂信徒如何用近乎呓语一样的文字写下了他见到的神迹,当神迹太多的时候,那么神迹也就不算是神迹了,你觉得呢”
杨逸点了点头。
“我疑惑的是那位历史爱好者之前和我交流的时候说的不是这样,他认为日记所写的内容真实度极高,但我看到的却像是一个疯子写出来的。”
杨逸低声道:“把一个正常人变成疯子,那么这个疯子的话自然就不可信了。”
佩特拉耸了耸肩,道:“可惜事实上他就是个疯子,那位历史爱好者也不该把一个疯子的话当真,还非常认真的跟我讨论了那么久,真的是太令人沮丧了,如果他活着,我还可以跟他好好探讨一下,可惜他死了,虽然他把研究成果主要是遗物给了我,可那本日记没有价值。”
杨逸突然道:“你是个阴谋论者,那么你没想到这可能是一个阴谋吗,你认识的人真的发现了真相,然后他被人杀了”
佩特拉看了看杨逸,道:“是啊,我当然会这么想,可我鉴定了那本日记,结论是真的,日记是真的写于中世纪,没有改动过,
杨逸笑了笑,只是笑了笑。
现在杨逸已经可以肯定了,佩特拉发现了什么,确切的说是那个历史爱好者发现了什么,然后灰衣人察觉到了危险,于是抢先下手干掉了他们但是这还不算,他们用一本伪造的日记替换了真正的日记。
这个伪造甚至可能是当年圣殿骑士团伪造的,从各种角度来看都是真的,考古鉴别不出任何问题,问题是里面的内容。
又或者没那么复杂,灰衣人真的只是伪造了一本日记,而灰衣人的手段,怎么可能让考古学家给鉴别出真伪来。
就像杨逸所说的那样,把一个正常人变成疯子,自然就没人相信他的话了,然后又如佩特拉所说的,当神迹太多了,那神迹也就不是神迹了。
亚伦关注佩特拉,但又不是很关注,现在有了合理的解释。
关注佩特拉是因为她真的接触到了一点真相,但不是特别关注,是因为她还没来得及知道太多,否则的话,杨逸真的很怀疑她是否能活到现在。
那么为什么选择还要持续关注佩特拉呢,那是因为佩特拉可能没有放弃调查此事,如果是这样的话,灰衣人就得采取点什么措施了,问题是佩特拉是个银行家的女儿,灰衣人不愿意痛下杀手。
杨逸想到了这里,他觉得自己的推论是正确的,可是他很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对于灰衣人来说,怎么可能会忌讳一个银行家的女儿呢只要他们想,就算杀死一个银行家也不是问题啊,不被人查出来,那自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现在杨逸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或许亚伦的做法看起来不像让他监视或者调查佩特拉,这样的话,亚伦让他持续关注佩特拉,怎么看起来像是再给他一个暗示呢
暗示杨逸通过佩特拉得到一些讯息,而这些讯息是亚伦希望他知道的。
现在看起来,这个可能性好的真的很大啊。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思考
想想亚伦有可能是在引导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杨逸就觉得头很大,不光是恐惧和警惕的心思,还有种一切皆在对方掌握之中的挫败感。
杨逸陷入了长时间的深思,然后,他还是没有思考出什么结果。
本来就是嘛,手头得到的资料太过有限,亚伦让他知道了一个又一个的碎片,让他往外星文明或者说科技这个方向去想,却发展,可是这些究竟和灰衣人有什么关系,杨逸仍然是一无所知。
或许这就是亚伦想要的效果,就是要让杨逸对灰衣人产生极度浓厚的兴趣,却不会真的让杨逸掌握真相,但又可能是亚伦在给杨逸下套,让他一步步的想到岔路上去,对于一个老牌间谍来说,要得到这个效果还不是轻而易举。
但问题是灰衣人的面目好像渐渐清晰了,可是清洁工呢,清洁工到底是想干什么
现在杨逸反而是对自己的盟友觉得更加陌生了。
按照清洁工和灰衣人以前根本是属于同一个组织的情况来看,搞不好灰衣人和清洁工的目标真的相同呢,只是两者选择的路线不同,从而造就了一对死敌出来。
就好像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两个人结伴而行去罗马,但其中有个人想从天上飞过去,另一个只肯从地上走过去,于是这两个人决定先不赶路了,在到达罗马之前把对方给干掉,这种情况当然就很滑稽了,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两个人是飞是走虽然差异大,但肯定不至于把对方给干掉啊。
除非是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两个人结伴前往罗马,但其中一个发明了汽车,打算在路上开车过去,但是另一个发明了飞机,于是想开飞机飞过去,让所有通往罗马的大路都失去意义,于是发明汽车的这个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坚决要把开飞机的这个给打下来,要是这样的话,似乎才能解释的过去嘛。
可问题是这种结伴而行最后却翻脸的可能性太多了,比如还是结伴去罗马,但是其中一个发现同伴去罗马是为了毁掉这个城市,而他呢却是想保护这个城市,于是结伴而行的同伴干脆也不同等着到罗马了,直接在半路上就先干起来再说吧。
根据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杨逸觉得清洁工好像更加激进一些,或者说更加强硬一些,因为清洁工看起来比灰衣人更能打的样子。
再加上清洁工自由之盾的名字,越想越觉得清洁工这个组织的神秘,杨逸想了好久,最后觉得还是放弃吧,别再胡思乱想了,现在探索两个神秘组织的根本目标,这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找不自在。
可问题是最后真的倒向了灰衣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