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来使遣回,永不许再踏入大明境内。
贡品
当然是没收了。
至于回礼
来使都是假冒的,还回什么礼物
同时,吴淞营接到了皇上的手谕以及兵部的命令,汪直拿着手谕笑的阳光灿烂;张仑已经开始磨刀霍霍了。
正月里最热闹的话题,大概就是日本了。
国主被将军们压制,听说穷的在将军家里住了十年
又听说他们那里打的乱七八糟,然后大名小名们失败了,就带人退出日本,来大明的沿海以抢劫为生,这就是倭寇的来历
麻蛋
大明人生气了,你们自己那里乱,凭什么要连累大明啊
尤其是沿海地区,流言如风一般的传遍了大江南北,正月十五的花灯还没下架呢,沿海地区已经上折子,说民情奋勇,想要跟着水军一起去靖海
当然,朝廷是不会允许的,民间是民间,打仗是军队的事情,所以宪宗皇帝驳回了奏折,但是叮嘱那边的人一定要好好的看好百姓们,鼓舞士气,更要防范有机会反扑回来的倭寇们。吴有为是在正月二十上班之后知道此事的,当时他正在跟太子殿下一起做个小实验,听到之后,便问太子殿下:“殿下对此事怎么看”
小太子笑了笑:“民间是民间,朝廷是朝廷,军民不可混为一谈。”
吴有为很是欣慰,幸好小家伙儿的政治素养不错。
没叫嚣着要一起去打倭寇。
“可是,先生,什么是倭寇”小太子装了不到三分钟,立刻破功被打回原形。
他不知掉什么是“倭寇”。
吴有为给他解释了一下。
小太子这才明白,明白了就生气了:“日本太坏了”
“对”吴有为十分认同:“太坏了”
在二月二,吃过了猪头肉之后,朝廷恢复了正常,各国使节也陆续的踏上了回去的路。
吴有为继续在左春坊上班,教导小太子各种知识,包括实践,让他养两只小兔子,冬天也不可能让小太子总是出去,上次出去回来后,外面就有风言风语了。
所以吴有为尽量少带他出宫门。
不出去也可以,在家里搞个小实验室也行啊
于是小太子知道了,铜锈是绿色的,铁锈是红色的
还知道了小兔子吃了湿乎乎的草会拉肚子,得吃干的草料。
小太子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吴有为也越发的欣慰,他父皇他尽量改变,但是小太子可以从小培养嘛
三月戊辰,免浙江被灾秋粮。
己卯,赐曾彦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辛已,罢乌撒卫银场。
实在是大明不缺钱了,而且那个银场所产并不多,然后,就是负责那里的人,统统进了锦衣卫的诏狱。
他们被养的肥肥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下百万两的身价
气的宪宗皇帝要清查大明所有的矿场,被万通给拦下了:“皇上,息怒,水至清,则无鱼。”
这种贪点的可以理解,可要是贪太多,那就是找死了。
前头处理的那些人才过去几年啊这就又有不怕死的了。
“朕的东西,朕赏赐给他们是赏赐,不问就取,朕还要他们干什么”宪宗皇帝气坏了。
本来就是自己的钱,被人不知不觉的就给贪污了,他能不生气么。
万通没吭声,正好,刘永诚来了。
这位御马监的老太监已经老态龙钟了,但是依然精神抖索,他是来要种马的
只可惜,种马就那么点儿,分一分就没了。
户部有河套马场想要种马,刘永诚的御马监也想要种马,还有兵部更想要,然后你争我夺。
宪宗皇帝还想要一匹,放在自己的御马里呢
最后商议的结果,便是在丙戌,复开辽东马市。
反正辽东那边也产马,就是不如草原上的好,但是也差不多了,大明只要有马就行,不挑剔。
辽东镇守的官兵可乐了。
马市一开,还不财源滚滚来
清明时节,纷纷祭祖,祭祖过后,便是整理土地,要耕种了,吴有为则是让小太子亲自实践种田的辛苦。
“殿下可以将土块打碎,铺平。”吴有为指导他种地。
小太子吭哧瘡肚的干活:“百姓们的生活,太辛苦了。”
他只是干了一会儿,就觉得手疼脚疼的了,百姓们要做一天,而且地肯定比他的大。
他也是见过农田的人
正文444勤耕,施肥
吴有为指点小孩儿干活,其实这块花坛并不大,已经将砖石都拆下去了,改成了用竹木篱笆围成的小菜园。
那竹木篱笆围的相当好,不高不矮,甚至可以当成豆角架和黄瓜架用。
小太子平了一天的小菜园子,晚上去昭德宫请安,正好赶上宪宗皇帝也在,便对宪宗皇帝说百姓过得好辛苦。
“吾儿长大了。”宪宗皇帝很满意吴有为的教育方式,他的太子日后不需要靠科举出仕,所以他的那些四书五经可以学,但是不必精益求精。
可是不能“何不食肉糜”,因为他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人。
“父皇,为什么不能让百姓不那么累呢”小太子很是忧心忡忡:“种田真的很累。”
“你只是种了一个小菜园子而已,就喊累了”万贞儿摸了摸小太子的头:“你还不到年岁,吴大学士不会让你种田的,你呀,离种田远着呢。”
小太子一听,比这个还累顿时惊呆了
“不怕,等父皇勤耕的时候,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宪宗皇帝决定了,春耕的时候,带小太子去见识一下。
小太子也很期盼。
因为慈庆宫的花坛改成了菜园子,宪宗皇帝的乾清宫花坛也改成了菜园子,然后,宫中就流行自己种菜了。
就连周太后的小花园,都改成了菜园子,周太后还感慨:“好像南宫那几年。”
那几年,南宫基本上自给自足,哪儿有什么花圃啊都改成了菜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