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锦绣农门 > 分节阅读 128

分节阅读 128(2 / 2)

反正给谁都不会给她的,况且真要是给了她,她才要吓死呢

温氏气得不行,偏生她跟王香芹的三观差得太多太多了。这要是她娘家嫂子联合她的妯娌,坑了她娘家所有的家产,她一定会跟那人拼了的

“不对啊,我娘家父母不蠢的,而且他们那么小气,为啥会松口同意赠产就因为二嫂在王管家跟前演了一出戏”王香芹纳闷了,她本能的想去找宁氏打听一下,临时想起宁氏如今不跟她玩了,非但不跟她玩了,还躲她跟躲瘟疫似的。

好在,没有宁氏还有温氏。

“哼她多能耐啊你都不知道她咋能想出这么缺德的主意来她说你是白眼狼,嫁了人就翻脸不认娘家了还说王家就不同了,发达了也不忘亲家。又说搬去县城里住,咋可能连老旧的被褥衣裳都带走呢不如赠儿媳妇的娘家,结个善缘。还说啊,城里人不吃粗粮的,要是能把粗粮也留下,那就是十里八乡传颂的厚道人了”

读书人好颜面,当然要是吃不起饭了,那肯定啥都顾不上了。

可王举人家境富裕,王管家也深知自家主子的为人。要是送上一衅衣烂袄外加几袋子粗粮就能留下个好名声,那自然没有不干的道理。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宁氏算准了王管家的心态,故意找了几个托儿,在他跟前假装闲聊,几句下来就将她的想法全盘托出了。她本就好八卦,善洗脑,更何况这些乡下人眼里的好东西,在王管家看来真的是一文不值。甚至于,在回禀了王举人后,王管家又来传话,让把一切东西都给亲家,说那头啥都准备好了,还说王老太爷念叨好久了,王举人出私房钱,早一日赶到邻县,就多给一百两银子的红包。

当然,人家没说的那么直接,王管家还带来了两个绣花荷包,里面装的全都是沉甸甸的金银锞子,王家大小俩孙子一人一个,说是王夫人给的,盼着早日亲手抱一抱自家的小孩儿。

都这么说了,王家肯定得走。

其实吧,就王管家陆续给的银子,还有那两个荷包的金银锞子,就价值好几百两银子了。

而王家老俩口之前一直不想走,一方面确实是丢不下家里的老物件,另一方面也是近乡情怯。那头亲大伯是还在,当家做主的却是堂弟。偏生无论是大伯还是堂弟,都是素未谋面的。他们也担心将人家的客气当成了福气,就下意识的拖时间,想着人家能拉拔一把就好了,别求那么多。

直到宁氏布局在后面推了一把。

有时候,真的就只是差那么临门一脚。

之前磨磨唧唧每天嘴皮子上说着要走却毫无任何实际行动的老王家,这回却是行动力惊人。不过他们还是比不上王大嫂的娘家人,王大勺自回了一趟娘家,告诉他们这个大好消息,说好了,王家那几间大屋、屋内的家舍、屋后的猪圈鸡舍包括里头的肥猪和二十来只鸡,以及最重要的几亩地和地里待收的庄稼,就全部赠给了她娘家人。

庄稼需要他们自个儿找人去收割,秋收显然易见是非常辛苦的,但王大嫂的娘家人太开心了,听到消息当天就过来核实,问清楚后,二话不说下地收割粮食,高兴得就跟天降横财一般。

与此同时,王家人只拣了几样留作纪念的小东西,泪别村里人,坐上马车往石门镇去了。

第108章

王香芹压根就不生气的。

而宁氏也正是因为预料到了这一点,才大着胆子搞事情。

要知道,就算财神奶奶已经变成了猪精奶奶,可对于宁氏来说,依旧是她得罪不起的小姑奶奶。若不是她笃定了王香芹不会因为这个事儿而记恨于她,就是借她熊心豹子胆,她也不敢搞事的。

宁氏一早就看明白了。

但凡王家人再继续待在秀水村里,老朱家就难逃被人在背后议论。哪怕王家人这几个月以来安安分分的从不主动搞事,可任凭哪个见了他们仍旧会下意识的想起老朱家,想起王香芹是个白眼狼,想起朱四郎是个靠媳妇发家致富的软饭男。

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会笑话老朱家千算万算,却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计也只是占小便宜吃大亏,白丢了一门极好的亲家。

宁氏权衡再三,认定了王家人尽快离开秀水村才是对朱家真正的好。

试想想,王家人离开后,再过个一年半载的,有谁还会记得那些个陈谷子烂芝麻的破事儿再说了,到时候村里只剩下老朱家,吃饱了撑着才会为了一个已经离开不会再回来的人家,开罪村里的大户。

所以,王家必须走,越快越好

至于家产的事儿

宁氏代入自己想了想,要是自己突然出现在另外一户人家里,管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喊爹娘,那她会孝顺那家人吗不会的,撇清关系才是正理。至于那家的财产,更是不会沾手,彻底断绝往来才是最佳的办法。

笃定得罪不了猪精奶奶后,宁氏就高高兴兴的跟王大嫂联手坑了王家人。

赶紧走

不送

宁氏的猜测一点儿也不错,这王家人前脚刚走,后脚就再没提这个事儿了。

人走茶凉这种事儿,不单适用于官场,在普通地界一样相当得适用。不出两天,王家人就彻底在村里销声匿迹了,再没人提及他们。

秀水村的人到底跟王家不亲近,走都走了,哪怕王家爷奶的坟还在这儿,谁知道他们啥时候会来迁坟。可也有人惦记呢,自然不是王香芹,而是人在石门镇孙家的王香椿。

王香椿泪洒石门镇。

她娘家人是先离开了秀水村,往石门镇去了一趟,再由镇上往邻县去的。也因此,王香椿得以亲自跟父母哥嫂侄儿们道别。想着这一别,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见面,再想想自己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却落得这么个落魄商户,王香椿一颗心仿佛浸泡在黄连水里似的,苦得都没边儿了。

可惜,哪怕她哭得肝肠寸断,仍旧留不下她的娘家人。

临走前,她娘叮嘱她要跟孙家人好好过日子,争取再怀一个,一举夺男是再好不过了,还让她记着,一旦有了好消息,务必要派人去邻县王家找他们。

而她嫂子却道,万一受了啥委屈,孙家人欺负她娘家离得远,她也不用太害怕。回村里去,找她嫂子的娘家父兄也成,不然就去老朱家找朱二郎的媳妇宁氏,又说宁氏这人虽然死要钱,可瞧着却远比王香芹靠谱太多了。

再三叮嘱后,王家人离开石门镇前,还塞了王香椿一笔钱。

当年,她嫁人时没准备啥嫁妆,孙家给的聘礼之后还被王香芹哄走了。所以王举人叮嘱王管家得空给王香椿置办一份还算看得过去的嫁妆,可因为时间比较紧急,再加上王香芹到底已经嫁人两三年了,这时候再来个十里红妆,不像是撑面子的,倒像是故意来个下马威。所以,在众人商量之后,决定给王香椿一笔钱,手里捏着现钱,干啥都方便些。

最终,王家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