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锦绣农门 > 分节阅读 56

分节阅读 56(1 / 2)

得她是舍不得放弃当老太太的威风,可又有谁站在她的立场上替她想过她如今还不到四十岁,最起码也能再活个二三十年。如今要是分了家,她咋办呢秀水村这一带的规矩,分家后都是由长子赡养父母的,其他儿子们逢年过节给点孝敬钱,或者不给钱也行,给米粮就成。也因此,分家时,一般父母都是不留钱和地的,均分给几个儿子是比较常见的做法,然后住在长子家里,吃着几个儿子凑到一起的米粮,最终也是由长子长孙养老送终。

这主要是因为这年头分家都比较晚,一般都是父母七老八十了,才分家。很多甚至压根就没分家一说,是直到父母都过世了,兄弟们这才分开来过的。像老朱家这五个儿媳妇娘家,全都是这个模式,父母在不分家。

老朱家因为子嗣兴旺的缘故,倒是有分家的先例,但也没那么早的。

还有一点就是,朱母不是原配,长子朱大郎并非她所生。

朱母比朱父要小了差不多十岁,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她会比朱父晚走。这搁在以前,她倒是想过的,等七老八十了,把家分了,想来以朱大郎的性子也会给她养老送终的,哪怕日子没早先好过,可横竖她没几年好活了,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可眼下,她却不安了起来。

老大家啊

见朱母迟迟没把话说完,朱父倒是开了口:“也行吧,孩子们都大了,各过各的也好。”

朱母又是一声长叹,可事情已经这样了,她也是没办法了。只是,这么一来,她整个人好似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一般,冲着众人摆了摆手,转身回屋里想一个人静静。

谁知,王香芹却跟着她走了出来,待进了屋里,忽的问:“娘,你和爹养老的事儿怎么办”

“什么”朱母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不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原先不是说过我吗你说我这个性子更适合当长嫂,当了弟媳妇,嫂子们会有压力的。”王香芹目光直直的看向朱母,“我怎么就不是长媳了我不就是你的长媳吗”

朱母一开始还真没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待仔细品了品,顿时面色大变。

王香芹见她想到了,索性直截了当的道:“虽说这事儿错在大嫂,可分家是我提出来的,我知道你不放心跟着大哥大嫂一起生活,那为啥不能跟着我和四郎呢四郎是你亲生骨肉里的长子,我就是你的长媳,对爹来说,跟哪个儿子都一样,可对娘你来说呢”

这话说的有些诛心了,等于就是质疑朱大郎的孝心。可无论是王香芹还是朱母都很清楚,在赡养老人这个问题上,儿子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在于儿媳妇的态度。换言之,只要王香芹对朱母好,还怕四郎对父母不好吗

朱母迟疑了许久,还是摇了摇头:“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想跟着你和四郎,可你有想过吗你是咱们家的四儿媳,你上头有三个嫂子呢。”

“我有办法说服二嫂听我的。三嫂这人吧,她是随大流的性子,兴许心里是不赞同的,但她绝对不会跳出来反对的。”

“我知道了。”朱母抬手制止了王香芹的话,转身出门走向了堂屋,路过六郎身边的时候,她忽的脚步一顿,“把所有的账本子都抱到堂屋里来,清算全部家产,要分家了。”

六郎:

第050章

清算家产

明明今个儿的天气相当不错,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然而六郎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寒冷的冰天雪地之中,整个人从头到脚,甚至连三魂六魄都给冻僵直了。

对于才十几岁的六郎来说,分家这个词儿离他无比的遥远,毕竟老朱家上一次分家时,他还未出生。后来哪怕村子里也有人分过家,可因为他始终埋首于努力学习,压根就没有见识过。万万没想到啊,第一次见识到分家,竟然是自家。

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这要是别人家分家了,最多也就是分房分田分粮食,连钱财都不多的,可轮到他们老朱家时

六郎踉踉跄跄的回了他自个儿那屋里,没多久就抱出了一大摞的账本子,几乎挡住了他的视线。可惜压根就没人来帮他,他只能一个人小心翼翼的捧着厚厚的一摞账本来到了堂屋里。

“真的要分家吗”六郎迷茫而无助的扫视了一圈堂屋内的家人。

老朱家众人心里头也不好受,尤其早先压根就没有丁点儿预兆,冷不丁的就提到了分家,除了心里的难受外,还有就是懵圈。

这会儿听到六郎的问话,朱父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是不像朱母那般担忧将来的生活,可一想到儿子们大了都要分家单独过了,这里头的滋味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叹息之后,朱父出言安慰幺儿:“虽说是分家,不过你还没娶妻,到时候还是跟着我们过。放心吧,就算是分家了,你们还是亲兄弟。”

六郎死鱼眼看着家里人:“咋过都成,可你们知道咱们家有多少东西吗”

“房子就不说了,这玩意儿还算好分。可猪舍、鸡舍、牛棚咋算呢”

“田产呢前前后后陆续置办的田产,已经超过了七十亩。这里头,水田占了六成,又分成上中下三等,每一种的价钱都是不一样的。旱地大概占了两三成,下等的旱地娘她不稀得买,可上等和中等的却不少,每一种价格也不一样,而且就算是同等的旱地,因为位置不同价格还是不一样。”

“还有那么多的牲畜,大嫂养了成百上千只鸡啊,囤了多少鸡蛋啊四嫂的猪舍里,成年大肥猪就有几十头了更别提小猪崽子们了。还有为了小食摊儿买的驴子,为了秋收买的耕牛这还没算家里的狗子呢”

“咱们家那么多的地,秋收收上了好多好多的粮食啊,粗粮细粮多少石啊”

六郎好绝望啊,他一屁股坐到了堂屋的门槛上,委屈的像个上百斤的孩子。

朱父原本是想好好安慰这个年岁最小的幺儿,结果等听完六郎这席话,他直接不干了,操起一旁的旱烟杆子就想敲六郎的脑袋。幸亏,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朱母叫了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