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锦绣农门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 / 2)

王香芹并不知道这里头还有这样的事情,听了这话后,又转念一想,觉得也合情合理。

要知道,在朱母眼里,小食摊儿根本就不是宁氏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家里的买卖。这宁氏想拉拔娘家人,哪怕娘家那头赚钱了会给红利,那也不大妥当,尤其家里还有个温氏在。可让新进门的五郎媳妇帮忙就不同了,甭管牛氏跟宁氏是啥关系,一旦进了老朱家的门,那就是正经的一家人了。

“那娘如今同意了”王香芹奇道。

“五弟妹进门后,咱们家的分摊儿是支起来了,可生意也就平平。按理说,这腊月里该是最适合做买卖的时候了,却只有最早先二三成的利润。尤其石门镇上,已经有人学着咱们的样子做起来鲷鱼烧,娘就说,这买卖长久不了了,索性趁着还有些余温在,再赚上一票。找我娘是合适的,她厨艺好,都用不了一下午的时间准能学会,而且给钱这事儿本来就是我娘家爹提出来的。”

宁氏娘家爹宁大河也是个能耐的,他从早先发现闺女支小食摊儿赚钱了,就两眼放光的想跟着混点儿好吃的。这不,早先也是他提议让儿子去帮闺女的,一天二十文,一个月也得有六百文了,都能买二十斤猪肉了,多划算。他也曾提过,看能不能让媳妇也学着这样儿支个摊儿,照着利润抽成给闺女。

要不怎么说这是亲爹俩呢宁大河特别懂闺女,谈啥都不如谈钱,只要钱到位了,一切都好说。而且他也说了,自家可以去另外的镇上卖,保证不会影响闺女的生意。

宁氏跟朱母商量后觉得,这个可以有。

“娘说成,可我还是想问问你,到底这个主意是你想出来的。不过你放心,回头到手的钱,绝对有你的一份,多赚多分钱。”

王香芹点头:“我没意见。”寻思了一会儿后,又问,“这么说,你哥是专门在摊子上替你打蛋打面糊糊的”

“是啊,我哥他脑子笨,啥都不会干,那会儿我爹来寻我,想给我哥找个活儿做,我就问他了,打蛋会不会我爹说,要是不会就打死他。后来我瞧着,一开始是不太顺,好在干了那么多天了,如今倒是越来越顺溜了。”宁氏不明白王香芹为啥特地提起这个,不过既然问了,她也就顺势回答了。

“打蛋啊”王香芹忽的心疼起了宁氏的哥哥,天天打蛋,估摸着回头都能练出麒麟臂吧伸手拍了下脑袋,她又道,“我给你画个图,你自个儿找铁匠做个打蛋器。”

“啥玩意儿”

“回头你就知道了。”

手动打蛋器并不复杂,哪怕王香芹上辈子很少用,可只要见过几次,大致的模样就还原出来就可以了。别的细节方面的,就交给铁匠铺去烦恼吧,按说应该不难,这年头手艺人的本事不可小觑。

已经是年关了,铁匠铺自然也关了门。不过,家里巧手的人却是不少,根据王香芹画的图纸,四郎和五郎在一起琢磨了许久,用篾竹做了个简易版的。原理没错,造型也还可以,唯一的缺陷就是

“篾竹做的太容易坏了,搁咱们家用倒是不错,就二嫂那买卖,别一天坏一个。”王香芹细细查看之后,倒是很赞许,只是这玩意儿太不适合高强度作业了。

宁氏也瞧了,还试用了一番,感觉除了不大结实外,旁的啥缺点都没有,顿时喜出望外:“年后我就去找铁匠铺定做,索性多定做几个,这玩意儿特实用。”

王香芹提供了点子后,就又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这大过年的,别人是可以歇会儿了,她却不行,猪舍里的肥猪们正等着她呢。

好消息倒是一个接一个,原先只有五头母猪查出了有孕,之后这段时日里,系统陆续发来喜讯,等到了大年夜这天时,猪舍里怀孕的母猪数量已经突破了十二头。成年母猪一年能生两胎,每胎十个上下,这要是普通人家养猪,还有一个幼猪的夭折率,不过王香芹却是不怕的,她有系统帮忙,几乎可以做到百分百的存活率。

妊娠母猪的管理方式跟空怀母猪是截然不同的,需要更加细致的管理,也需要在平时的饲料中添加不少额外的营养物质。还有一点,由于母猪在妊娠期间大量分泌孕激素,会增加新陈代谢率,简单地说,假如给妊娠母猪和空怀母猪喂同样的饲料,前者非但能诞下一窝仔猪,还可以同时增加不少体重。

当然,这点也适用于其他动物,人也是如此,妊娠期营养吸收率本来就会较之平常高一些,增肥效果相当显著。

除非妊娠期管理外,王香芹还得提前准备好母猪们的产后月子餐,虽说离最好怀孕的母猪生产也还有许久,可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自然,新生仔猪的营养也得跟上。跟人类一样,幼生期的营养至关重要,一旦错过了关键时期,哪怕后面营养再好,错过的生长发育期是回不来的。

王香芹忙着,宁氏也不闲,她要趁着过年期间将她亲娘培训出来。幸好,就像她说的那样,她亲娘厨艺很是不错,又因为干惯了灶屋的活计,哪怕鲷鱼烧的做饭略有些新鲜,还是很快就上手了。非但上了手,母女俩还绞尽脑汁的想着新的馅料,争取年后一炮打响狠捞一笔。

还有三嫂田氏,秀水村这一带有正月里不动针线的习惯,当然穷人家没那么讲究,可一般元宵节前都是不会去动针线的,因此田氏赶在过年前,一口气做了不少鞋垫、荷包、绣囊,还给王香芹塞了一堆。

嫂子们都在忙活,刚进门不住一月的五郎媳妇牛氏自然也跟着忙活了,她厨艺也不错,跟宁氏是没得比,可较之其他几个嫂子却是好多了。因此,在宁氏忙碌期间,她揽下了灶屋里的全部活计,跟朱母一起做了不少过年吃食,还特地熬了一大锅糖,做了最传统的麦芽糖。

整个老朱家,要说真正清闲的人,估摸着也就只有大嫂温氏了,毕竟男丁们也有事儿要做,只温氏因着刚查出了怀孕,彻底当了闲人。

温氏有多闲呢她往常还会去捡鸡蛋、喂鸡、收拾鸡棚,自打觉察到自己怀孕后,她就让大郎带着自己去了一趟镇上,确认无误后,回到家就当起了太婆。

捡鸡蛋要弯腰的,这么危险的举动怎么能让孕妇干呢所以这事儿就交给了大郎,猪毛和灶台也会帮忙的,俩孩子年岁是不大,不过捡鸡蛋又不是什么难事儿,比起看书写字,他俩乐得帮家里干活。喂鸡、收拾鸡棚也成了大郎的事儿,家里其他人得闲了会帮衬一把,不过大郎还是最主要的劳动力。

朱母瞧着温氏啥事儿都不做了,嘴上是没说什么,心里嫌弃得不得了。也不怪她心狠,主要是乡下地头的,孕妇真没那么金贵,假如眼下是忙着春耕秋收,孕妇自然是不用跟着下地的。可就喂个鸡而已,至于吗尤其温氏这才两个月身孕,又不是马上就要临盆了。

憋了几天后,朱母趁着还没到正月,赶在年三十一声令下,杀鸡。

可怜温氏就睡了个懒觉,等日上三竿,扶着腰慢慢出来时,就看到了一院子的狼藉,朱母让老伴和六个儿子联手,一口气杀了二十只鸡。自家吃的、送亲朋的、风干熏肉朱母感觉二十只还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