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锦绣农门 > 分节阅读 17

分节阅读 17(2 / 2)

王香芹听着每天晚上二嫂的报账,心里隐隐觉得,可能五色汤圆卖不到月底了。

不是说没钱赚了,而是没有之前那么暴利了。

事实就像王香芹猜测的那般,在元宵节过后,五色汤圆的销量跌了不少,到了正月二十,利润已经是前些日子的一半不到了。

“娘,我明个儿跟你们一起出去呗。”

“干啥你要捉猪崽了”

“捉猪崽,顺便走走逛逛。这五色汤圆卖不动了,咱得换一样新鲜吃食来卖。”王香芹其实还没想好具体卖啥,也不是她想不出来,而是选择困难症发作了。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她上辈子从事的职业跟厨师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甚至她的厨艺还不如普通的家庭妇女。因此,以滋味取胜绝无可能,她只能从创意入手,再让二嫂自个儿折腾滋味去。

哪怕她没给出准话,朱母和二嫂都齐刷刷的眼睛发亮。

与此同时,六郎一个没坐稳,噗通一声跌坐在了地上:“啥、啥意思还要换一样吃食”

“小食摊儿要继续下去,也不单单是一样吃食吧而且我也不太清楚哪种卖得好,可能会选个几种,让娘和二嫂去试试看,再根据具体的销量来调整”

王香芹说不下去了,因为六郎那眼神太令人窒息了。

“我明个儿去捉猪崽,四郎一起去吗我要买五只猪崽子,份量还挺沉的。”王香芹到底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扭头借着跟四郎说话的机会,岔开了这要命的话题。

四郎果断点头:“去。我挑着水桶去,回头猪崽子竖着放在木桶子里。”

王香芹觉得这法子不错,正好买了就回来,就不用一直等到朱母她们收摊子了。商量妥当后,她借口算钱就开溜了,只是临出门前到底没忍住看了六郎一眼。

六郎满目的绝望,仿佛写着:

救救孩子

第021章

六郎不明白,为什么哥哥们不是去推磨就是去挑猪崽,独独他一个人要对着账本算盘犯愁呢

这个疑惑折磨了他许久许久,反正一直到后来他也没想通。倒是大嫂温氏对他羡慕得很,想也知道,推磨究竟有多累人,挑猪崽也不是个好差事,毕竟得一家家的跑着挑选采买好后,再往家里挑,顺利的话,半天工夫就成了,不顺利的话,前后折腾几天也是有的。

多辛苦啊,多累啊

当然,这都不是关键,对于温氏来说,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么辛苦还没钱拿当天夜里,她就忍不住冲大郎抱怨道:“你说咱们那个四弟妹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你咋这么说话呢人家和和气气的,招你惹你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温氏头疼得捏了捏眉心,略组织了一下措辞后,才又道,“我就是觉得四弟妹那人傻乎乎的,支小食摊儿的主意明明是她想出来的,就这么白白给了二嫂。就算二嫂分她钱,那才一成,她要是自己干,钱不都是她的了”

“自己干太累了。猪毛娘,你是不知道,二弟早就跟我说过了,二弟妹一天到晚都在搓汤圆,那膀子粗了一大圈不说,半夜里胳膊还老抽抽,好几次都把他打醒过来。前段时间,他是真没辙儿了,只能搂着灶台睡。结果灶台那小子白日里喝了太多汤圆那个甜水,尿床了你说啧啧。”

温氏烦得要命,只觉得自己在对牛弹琴:“我跟你说赚钱的事情,你给我扯这些做什么苦点累点有什么关系能赚钱才是最最紧要的”

大郎实在懂不起自己的婆娘,退一步说,就算王香芹是真的傻,白白将赚钱的机会拱手让人了,可跟他们又有啥关系呢吃亏的难道不是四郎夫妻俩吗

他是不懂,这世上有些人不是吃亏了才难受,而是没占到便宜就难受的挠心挠肺的。哪怕最近几日,卖汤圆的利润是越来越少了,可那是针对前段时日的暴利来说的,实则每日里小食摊儿赚的钱,起码能买半头大肥猪。正因为如此,温氏才觉得王香芹傻透了,辛辛苦苦的捉猪崽、打猪草、煮猪食,前后忙活一年光景,就算一切顺利,按着五头大肥猪来算,到年前一共能拿多少撑死了不过二三十两银子。这要是去做买卖,不消半个月就能赚回来了。

至于苦啊累啊,温氏一方面是不在乎,另一方面还是觉得王香芹有毛病。这支小食摊儿兴许是很辛苦,可养猪就轻松了再一想到晚间盘账时王香芹对六郎说的那番话,温氏就更睡不着了。

啥叫五色汤圆卖不动了,要换一样吃食还弄个几种试着卖卖看

早先那么好的发财机会叫二郎媳妇抢了去,温氏已经心肝肺一起揪着疼了。这要是再错过下一次发财机会,她觉得她根本就活不了了。

“大郎,大郎我跟你说”温氏推了一把身畔的男人,谁知回应她的却是一阵高低起伏的鼾声。

对于温氏来说,这又是一个不眠夜。

睁眼到天明,温氏听着西屋那头有响动了,忙不迭的起身穿衣,打算找机会跟王香芹好好聊聊,务必要叫她知道,自己也是能吃苦的人,以前偷懒耍滑那不是因为没钱拿吗这一碗吃食好几文钱,搁谁谁都乐意卖力干活啊

可惜,温氏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王香芹起得并不是最早的,可她才推门出来,二嫂就端着脸盆过去了:“刚兑好的洗脸水,你抹一把醒醒神。早饭快好了,我蒸了拎皮鸭蛋,油汪汪的,可下饭了。”

温氏:

哪怕起得很早,她还是没寻着机会,最终也只能目送牛车载着王香芹出发了。

自家的牛车还是借长房的,朱母不止一次的说要买一头牛。可牛这玩意儿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他们秀水村还算好的,整个村子有耕牛的人家有五户,像邻村,整个村子就一头牛。朱母是年前就起了意的,直到如今眼瞅着正月都要过完了,还是没找到愿意卖牛的人家。朱母也犯愁,她是想长长久久的做买卖的,毕竟来钱快啊,可马上就要春耕了,她得把牛还给长房去,这没了牛车,吃食买卖就不好做了,毕竟东西太多太杂了。

朱母就盘算着,实在不行就买头驴或骡子,虽说没牛劲儿大,可作用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