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亥叫完魏晨之后,公子扶苏继续对着魏晨说道:“十二弟你可是觉得,十八弟的眼瞳有问题!”
而后紧接着公子扶苏将手放在胡亥的脑袋上,完全不等魏晨回话便自顾自的说道:“是这样的,十八弟的生母是西域诸国进贡而来的一名胡姬,以此十八弟的眼瞳才与你我不同,不过十八弟也以此而受到了父王的宠爱,你可不要欺负十八弟哦!要不然父王可是会升气的。”
魏晨看着乖巧懂事的胡亥,对着公子扶苏缓缓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现在的胡亥完全看不出,后世史书所书写的那样残暴不仁,反而显得乖巧动人,看着公子胡亥这副兄慈弟孝的模样,完全想想不出他今后会干出逼死兄长,亵渎自己生父死尸的事情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进,习相远;这是宋代文学家,王应麟,三字经开头的一句话,也是儒学始祖大家,孟子的观点,其大体意思就是,每一个人一生都是纯真善良之辈,在这个世界之所以会有恶人,是因为沾染到了,这个世界上不好的习惯。
而同样是儒学始祖大家的荀(xun)子,则与孟子恰恰相反,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其大体意思就是,人一生下就是坏的恶的,在这个世界之所以会出现恶人,就是因为父母没有教好,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纠正过来。
然而事实上,孟子和荀子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也都是错误的,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不能以简单的,所谓的善恶黑白就能区分开的,大部分的人都是灰色的,既不是善人也不是恶人,而是位于中间的普通人。
更何况关于黑暗与光明,善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要知道在一千个人眼中,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有着一千种不同的样子,所谓的光明与黑暗,所谓的善良与邪恶,所谓的痴愚与聪慧,皆不过是人的定义而已。
当人在即将待宰的猪面前,烤着乳猪,喝着啤酒,吃着猪肉,闲聊的时候,在猪的眼中。
人?究竟是一种曾眼怎样的存在,是一种吞食自己同类。并且连幼仔都曾不放过的,极端邪恶与暴虐的存在,但是在人的眼中,自己这么做不过是最简单不过的,闲聊与聚会而已,根本就谈不上善恶,也谈不上邪恶与暴虐。
所以人之初,无善恶,在心志还未成熟的,小孩子的观念当中,是没有具体的善恶观念的,就如同天真的幼童,折断蜻蜓或者蝴蝶的翅膀,使其在地上爬行会觉得好玩一样。
这在小孩子的眼中,仅仅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但是着对于蜻蜓与蝴蝶来说,确实一种难以形容的折磨与恐惧。
这些成年两足巨型捕食者的幼仔,捕捉到自己之后并没有马上吃掉自己,而是折断自己的羽翼,不断的摧残着自己身体,供其玩乐,待到失去了兴致之后,会一脚将自己碾死又或者将其丢到一边去,任其自生自灭,小孩子的这种行为,在蜻蜓与蝴蝶这些昆虫眼中,又是否是一种痴愚与邪恶。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什么善良与邪恶,也不存在什么光明与黑暗,所有的一切的一切,皆都是因为,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与别的生物眼中所看到世界,彼此的世界观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