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挑战赛 > 第70章 02-60.立火炉王伦死守门

第70章 02-60.立火炉王伦死守门(1 / 2)

王伦见问,也马上答道:“确有蹊跷。这刘豫为何突然大了胆子,连给金国的国书都敢索要”

“他是不是怕大宋和金合谋,有意废掉他这个伪齐的皇帝”

“哎,朝廷之上恨他的人很多,但哪个能有此等深虑其实我这次出使任务很简单,就是给皇太后高太后,高公绘的姑母和道渊皇帝宋钦宗送点银钱和布帛,然后争取把太上皇宋徽宗的棺椁运回来。国书上所写也就是这些琐事。原本呢,真逼急了国书给他看看也是无妨,不过既然形势依然如此,那反而真不能给他看了。”

“王大人是想虚张声势,让这刘豫再出些昏招”

“呵呵,不用多出什么昏招了,就他扣着我们不放这一条,已经很难跟金国解释了。放心,他现在是色厉内茬,根本不敢动我们,除非他决意跟大金反目。他若反了,相当于金多了十万敌兵,我等性命就是丢了也值了”王伦一脸踌躇满志,精忠报国的样子。

“王大人何必试探我刘豫不反,自是不敢擅杀出使金国的使臣;刘豫若反,必要和宋联手,交好还来不及又怎会杀我等大人这是早就想好了,根本不惧啊”李天俊忍不住掀了他的老底。

“哈哈哈,文大人,机敏善断,果然不错只是这高公绘等人实在太不堪了,无奈他是皇太后的侄儿,使团内谁也动他不得。我们且在此忍耐几日,看刘豫这小儿能奈我何”

接下来一连数日,使团人员吃喝不愁,却一律不准出行。不断有伪齐大员来到驿馆劝说王伦和高公绘二人。

那王伦佯作姿态,在劝说之人的轮番轰炸下,才说出副使高公绘等早就说出的秘密:此行主要为赎回徽宗的棺椁,再无其他。只是王伦越强调无其他,刘豫越是不信吗,劝说的人员来得越勤,硬是要借国书一观。

王伦见状,索性从使团护卫中挑选了十来个彪悍之人,时刻守在自己屋旁。又借口夜冷跟驿馆要了小炉子和不少石炭,在屋门处日夜燃烧,自己则开始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居生活,大有与国书同生死的架势。

伪齐来人见此状况,哭笑不得,又不能施强,双方一时僵住。慢慢地,对使团随员的禁锢倒是慢慢放松了,李天俊这样职位低微的随员可以在伪齐士卒的“保护”下活动,正使和副使等则一律不准。刚开始还无人敢动,怕出了驿馆立刻被关入大牢。不过总有胆大之人愿意尝试,到了八九日,大家见无事,能动的人几乎都上街散心去了。

李天俊闲来无事,在两个伪齐的士卒的陪同下,在归德府的大街上闲逛。

归德府位于现在的商丘一带,原名宋州,太祖赵匡胤曾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陈桥兵变成功之后,赵匡胤登基即位当了皇帝,就把“宋”当作国号,这就是宋朝的来历。后来宋州被改名为应天府。

作为龙兴之地,应天府一直是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是北宋的陪都。因应天府位于东京汴梁的南边,所以被称为宋的南京。应天府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城内有全国的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后世所说的南京国子监,则是在明朝时建立的。

金灭辽侵宋后,初期在军事上取得了一连串大胜,后来却在淮河一线遭到重创。随着地盘越来越大,金自身的兵力越发不足,无法占领打下的大片疆土。为此,统治者采取了以汉制汉的手腕,在所占的河南和陕西等地建立了齐国,扶植刘豫做了儿皇帝,并特意把大宋的龙兴之地指给刘豫。刘豫一上台,就把应天府改成了归德府。

归德府虽然比不了东京汴梁,但也曾经拥有三四十万人口,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大城。只是这一路走来,只觉得城内百业凋零,人来人往多是老弱病残,连青壮都很少见。

李天俊本想找人攀谈,只是身边有两个大兵守着,街上众人避之不及。李天俊也不气恼,反而去酒肆要了牛肉和一坛酒,请两位兵卒一起吃喝。这两位刚开始还有点犹豫,架不住酒香,也就坐到了一起。

“二位老兄也是本地人士吗”喝过几口酒后,李天俊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