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宁采柯在偏僻的乡间,也听说过陆望救治瘟疫、平息冤狱等诸多事迹。在他的心中,陆望是少见的公正无私的饱学之士,更是朝中忠直大臣的领袖。今天居然如此幸运,被陆望召见,让宁采柯十分动容。
“快起来。不需如此。”陆望把宁采柯扶起来,抽出了他的文卷。“我看过了你的文章。很好。”
宁采柯有些惭愧,垂下头说道,“那都是几年前的旧作了。我在郊外的寺院中寄宿,方丈将我以前的文章投到了大人府中。这件事,我也是今天才知情。”
“原来如此。”陆望扬了扬眉毛,“方丈倒是个爱才之士。佛门慈悲,你也得沐恩泽。”
“我在京里无钱住宿,只好在寺里投宿。这也是方丈与寺中僧人一片仁慈,连住宿费用也没有收取。没想到,方丈还为我投寄文稿,我真是无以为报。”宁采柯说起来,心中也是十分感慨。他这样一个寒士,能得到如此照顾,就像是大旱逢甘霖,适得其所了。
“你也并不贪图小便宜。在寺里,你还每天挑水,报答他们的借宿之恩。可见,你也是个忠直之士。”陆望看着宁采柯,对他也颇为赞许。这虽然是小事,但可以见一个人的胸襟与本质。
“大人。。您都知道”宁采柯惊讶地抬起头,敬畏地看着陆望。这都是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小事,陆望居然了如指掌。
陆望点点头,不以为意。“我对你很感兴趣。所以,我也派人去了解了你的事。在家乡,你虽然贫寒,但从来都是自力更生。一边种地做工,一边温书用功。进京的路费,也是你勉强凑够的。虽然进了京,但是身上拮据,所以住在京郊的庙里。”
宁采柯的家乡全州,距离京都有一千多里的路程。在全州,宁采柯也不事干谒,权贵那里从不去走动,因此也默默无闻,只把一腔才华闷在肚里,无人知晓。没想到,陆望对此居然知道地如此清楚。
“陆大人,您真是。。神了”宁采柯对眼前这位丰神俊朗的年轻男子更是敬畏。在他面前,宁采柯感到了一种强大的气场,让人不知不觉地就甘拜下风。
“我只是消息灵通一点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陆望十分谦虚,就算在这样一个毫无功名的寒士面前,也没有丝毫骄矜傲人的姿态。
这更让宁采柯感到,陆望像温暖而无私的太阳,俯视着碌碌众生。有时候,他不想一个高高在上的王公,更像一个亲切而威严的导师,甚至是友人。
“我这次进京赶考,已经是第三次了。”宁采柯看着陆望神采奕奕的眼睛,倾诉着自己的委屈。“不过,前两次都落第了。”
“你非常有才华,更有胸襟,有道德。”陆望赞许地说道,“不要妄自菲薄,以为自己出身微贱,就会永远沉沦。努力吧。这次秋试,你好好准备只要正常发挥水平,我相信你会有收获的。”
“多谢大人栽培”宁采柯知道自己终于得逢贵人,向陆望深深地拜谢,行了大礼。他留下了自己带来的文稿,就随着庄无命离开了。
“这次。。面试如何”李念真挑起眉毛,用庄无命发明的词问道。
“不错,可造之材。面试过关。”陆望笑道。
此时,陆宽匆匆地走了进来,对陆望报告道,“少爷,刚才宫里传来旨意。这次秋试,将任命为主考。”
主考这意味着天下士子的座主。陆望扬了扬眉,似乎是意料之中。“宁采柯,看你的了。”望春风:双面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