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弦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青年,迟疑地问道,“陆望大人,是明国公陆望吗陆显大人的公子”
玄千尺谨慎地环顾四周,对他点点头。\
两人一前一后地离开了回国的俘虏的队伍。身后那些欢笑和眼泪,与柳三弦毫无关系。因为,他早已是孤身一人。在被戎人俘虏之前,他的家室便早早亡故,只剩他一人在这时间。
在做将作大监时,柳三弦有一次给贵妃崔如心打制的器物,不合她的心意,因此得罪了崔如心,被找了个理由发配到苦寒的边地。在一次戎人的抢掠中,他也与当地的百姓一起,被掳到了北戎。
他本以为自己会老死在遥远的异国,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回到大夏的土地上。只是,双脚踏入了大夏的国境,自己却是一个亲人也没有了。
在被押送回来的途中,他接到了一个陌生人传给他的讯息,要他等待陆望派人来接他。这个传讯的人,附上了一件他当年为明国公陆显打制的器物,作为凭信。
当年,在崔如心想把他置于死地时,是陆显想办法保下了他的性命,让他得以改为发配边地。对柳三弦来说,陆显就是救命的恩人。他也对陆显发誓,会为他做任何事。在临走前,他把这件亲手打制的器物献给陆显,作为日后相见的凭信。
现在,这件凭信又重新出现在柳三弦眼前。他知道,完成自己的使命的时刻到了。甚至他也敏感地猜到,这次看似突如其来的换俘,也许也是为了争取自己回到大夏的努力。
虽然亲人已经不在世,但是他的余生也有了意义。这就是,兑现自己的承诺,为死去的陆显而活。
经过长途颠簸之后,来到京城的柳三弦直接进了陆望的府邸。眼前的府邸有些陌生,并不是他曾经造访过得陆显的居所。柳三弦有些疑惑地看着玄千尺,想问问缘由,又欲言又止。
玄千尺看出了他的心事,淡淡地解释道,“这里原来是御史大夫赵合章的旧宅,也是陆大人的外祖父。京城兵乱之后,陆大人便从旧府搬了出来,住到这里。”
柳三弦点点头,感叹道,“我那时在边地,也听说了。短短时光,物是人非。老大人也。。”他哽咽着,没有再说下去。对陆显,他始终抱有一种深厚的感恩与怀念。
到了陆望的小书房,柳三弦跟着玄千尺进了那扇门。如他所料,一个气宇轩昂的青年男子坐在正中的书桌后,穿着便服,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只是神情略为疲惫。他身后站了一个圆脸的中年男子,穿着家常的袍子,看上去甚为干练。
柳三弦见这青年男子好生面熟,便料到他应该是陆显之子,陆望。而那中年男子,像极了他见过的陆府的管家陆宽,只是略为老态了些。他向青年男子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陆大人,柳三弦谢大人救命之恩。”
陆望微微一笑,说道,“柳先生真是个通达人,我父亲一点也没说错。你如何知道,是我让你从北戎回到了大夏”
柳三弦坦然说道,“我多年前,曾经得老大人相救,逃脱了崔如心的加害。这次这么大规模的换俘,陆大人又让人前去接我,我虽然不知道内情,但是也猜得到与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