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的眼睛都红了。
本来,十四师团的司令部被端掉了,师团长下落不明,日军气势汹汹,憋了一肚子的猪娃子气,想要发泄,想要报复,想要将敌人杀光,可是,又是炮击,又是步兵攻击,上去了那么多,现在山上还是满满的敌人,那么多忠勇的皇军官兵呢还用说嘛
鬼子继续猛轰,继续使用弹幕推进战术,步兵朝山上猛烈冲锋,山道入口的地方,那么坚硬坚固的岩石都被炸毁了。
鬼子在冲锋,张逸这边,正在观察,并且发电报通知:“重炮,山道口四百米,敌人正在聚集,形成弹幕以后,敌人至少三百余人在推进,最前锋的已经进入山道口。”
可以说,张逸部队的情报联络,也起到了极大作用。
这些电报,破译起来麻烦,干脆使用明码呼叫,但是,为了保密,又使用鲁南的女兵联系。
当然,这是保险的做法,山上,还有人从各种工事里面窥探着。
他们认准了敌人的情况,立刻推出了大杀器
汽油桶臼炮
这是张逸部队的终极大杀器,制胜法宝。
这些东西在反斜面的一些特别挖掘的地方,迅速找到炮位,将炮架起来,安装了大型炸药包,瞄准的方向,不需要瞄准,因为,挖掘的时候,就是张逸计算了以后,确定了仰角的。
十几个大型臼炮做好准备,听到号令,马上射击。
点燃了导火索,嗤嗤嗤嗤的火光飞迸,很快点燃了发射药,轰的一声,巨大的火药膨胀能力,将炸药包冲起,飞出去,嗖一声,从反斜面的阵地上飞起来,穿过前面山崖的高处障碍,落到了山道上下。
这种臼炮的射程不远,只有一百多米,阵地和山道的南北直线距离是三十多米,很近,所以,炮弹可以更高地抛掷出去,实际上,射击的射程超过了二百米。
战斗中,不是直线射击,而是从山上往下面砸,结果,不同设计的臼炮,都完成了任务,将数十公斤的炸药包,投到了山道上下,近的投到山道上,远的投到山道下,整个数百米的山道上正蠕动和冲锋,准备攻山的鬼子步兵集群,被砸了个正着
轰轰轰。
轰轰轰
一个个巨型炸药包飞过来,砸在鬼子的头顶上,人群中,疯狂的爆炸,将里面装置的尖利小石头,荆棘,铁钉子等物,用极快地速度形成金属和杀伤破片射流,将周围柔软的人体穿透,迅猛的气浪,更将周围的鬼子躯体直接撕碎。
往往一个巨型炸药包,就将三十多个甚至更多的鬼子炸飞了。
山道从缓坡到陡峭,鬼子都在仰攻,有时候,一个爆炸,将好多鬼子震得从山道上直接摔下来了。
山道被炮弹攒击,被浓黑的烟雾吞噬,被气浪震撼,被弹片扯碎,上面的鬼子,三四百人,都被炸死炸伤翻滚下来。
蚂蚁群一样的鬼子,好像被沸水浇灌了老窝儿,崩溃了。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