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遗臭万年(2 / 2)

桓温倒并没主要精力放在战场上,经过上次的诏书一事,他已对朝廷不抱任何幻想,无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都会遭到质疑嫉妒,表现得愚忠会被说包藏祸心,表现得过于冷静理智,又被认为是心怀叵测,真可谓横竖都不是人。

人心都是肉做的,一次两次的委屈可以受,但一直就样可就很难接受了,桓温从此时彻底断绝了忠臣的路子,你们不是盼着我谋反吗,那我就反一个给你们看看。

这样来看,桓温与梁山的一众好汉倒是挺像的,完全是被逼着走向了人生的歧途。

但东晋朝廷的一帮大爷们,绝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桓温若是一辈子都没有谋反的迹象,他们会说幸亏桓温死得早,不然一定惹出乱子,而要是桓温有了哪怕一丝一毫的不敬重朝廷的表现,他们必然会说果然不出我所料,早知道他会谋反。

这种人渣几乎随处可见,但正经人根本又无从辩驳,不吭声会说你默认了,稍加分辨又会说是狗急跳墙,被这些人缠人,你就再无翻身之日了。

从局外的人角度来看,也是无解的,揍他犯法,忍让又不会让他们有悔过之心,似乎只能吃哑巴亏。

桓温显然就找不到一个权衡这两个思路的最佳策略,按他的话说,既不能流芳百世,还不能遗臭万载吗

把一个铁血真汉子逼到这份上,也真是难为东晋的官员了,说到底桓温的一生固然有威风的时候,但更多的却是悲壮,很悲壮。

想要遗臭万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桓温前五十年扮演的角色都是忠臣良将,年过半百,却忽然要推倒重来,要做的事太多了。

364年2月21日,桓温决定先把兄弟们带起来,任命弟弟桓温豁为荆州、扬州义城郡、雍州京兆郡军区司令,兼荆、江二州州督导官,桓冲为江州及荆豫八郡军区司令,二人都假节。

得知桓温的举动,司马昱有点不淡定了,前燕咄咄逼人,你不考虑反击,倒先布起局来了,是什么意思莫非提前跳反不成

这种事当然不能问了,司马昱虽算不是聪明,但也绝不是脑残,为了阻拦桓温的进一步行动,下诏让他到洌洲一起参加军事会议,讨论如何对付前燕铁骑。

桓温只得奉诏前往,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