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此举太过份了,好歹,李易也是忍辱负重,一举光复蜀川。”
“说你不读书,还真不冤枉。李易隐瞒兵马,欺君罔上又包藏祸心,你想想,若是你手握雄兵十万,占据天府之国,朝廷令行不止,任谁还能让你活下去。”
“狗屁,我只知道,当年大安惨败,蜀川必将千里赤地,李易却与虏人周旋,让两路免于屠戮。岂不闻,蜀川传出的消息,成都府得李易力保方才免于屠城,各军州大半保下休养生息,不少人家感恩,甚至给李易立长生牌位。”
“真乃愚不可及,正是因李易手握重兵,又得到蜀民拥戴,这才是他取死之道。”
“如此忠臣义士,难道朝廷又要出风波亭冤案,朝廷今日大张旗鼓封赐吴蓝山,李易却被看押临安府,亦无理由,也无罪名,要真是莫须有,也见怪不怪。”
“如此,朝廷失去豪杰之心。”
“你二人都是屁话,李易虎狼之心,不除之,蜀川将不复朝廷所有。”
“你放的才是屁,虏人南侵在即,蜀川大军若无李易,如何节制御敌,难道为了莫须有,真要再现风波亭,再出秦家事。”
“你以为朝廷两府诸公,都是无所事事,诸位相公哪个不是当世俊杰,岂能不知其中猫腻。李易看是大忠,实乃大奸大恶,试问十余万私兵在手,对朝廷仅报万五千人,居心何在”
“我看你才是孟浪无知竖子,听临安府传出,李易宅心仁厚,以随军仆从虽历经血战,却不曾编入军中,李易许诺,放他们归田。,可见并未有所欺瞒。”
“红口白牙,还不任由他说,谁又能知他战后,不会扩充兵马,不会封闭道路,朝廷所做不过是未雨绸缪。再说,老弟说风波亭,我看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朝廷未将李易下狱,说明为他留下一线生机,日后留在行在,也能出入将相。”
“太不像话了,蜀川大军乃李易一手创建,李易滞留行在,他人前去抢夺,必会引起所部将校惊疑,新任大将也不一定熟悉蜀川形势。如此,将帅离心军情不明,蜀川如何防御虏人”
“简直一派胡言,臭不可闻。”
几日来,李易的大起大落,实在太有戏剧性,让很多人大摔眼镜。民间乃至太学都纷纷传言,各种各样的留言满天飞,有对李易同情的,有对李易嗤之以鼻的。
但是,不可否认朝廷做的很不地道,刚刚给人家加封官爵,便给软禁在临安府,连随身卫士被用刑也传了出去,让御史台一些御史很义愤纷纷上书,要求朝廷拿出李易罪名。
李宗勉很为难,赵昀的意思很明白,乔行简态度也明了了,从李易身上却暂时找不到可被证实的罪名,总不能再来一次风波亭,让莫须有罪名重现一次,万一蜀川有失,他还不得被士人骂死,秦家事例在前,他不得不引以为戒。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