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逐流 > 第539章 江左风云

第539章 江左风云(2 / 2)

这里说得很复杂,涉及到周礼的内容,没有深究的必要,所以不妨看看接受九锡的人都有谁。

王莽被西汉授九锡,后废汉室建新朝。

曹操被东汉授九锡,其子曹丕建立曹魏。

孙权被曹魏授九锡,后叛离魏朝称帝建立东吴。

士燮被曹操借东汉政府的名义授予九锡六佾。

司马懿在诛灭曹爽及其党羽后被曹魏授九锡,后其子司马昭被曹魏复授九锡,其孙司马炎建晋朝。

不需要继续举例了,接受九锡的人,后来都篡位了。这简直是在做宣告,告诉其他朝臣,我打算篡位了,谁支持,谁反对

这些都是巧合你不信

有反例在的。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诸葛亮回答:“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魏,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李严建议诸葛亮加九锡,诸葛亮巧妙回避。

以诸葛丞相的智商,他当然明白加九锡这是要做什么。但诸葛亮没有篡位的心思,所以拒绝了。

大家都是混“江湖”的,九锡加身,改朝换代就将进入倒计时。

郗超现在建议桓温“加九锡”,其象征意义已经是不言自明。

“主公加九锡,谁支持谁反对,一眼便知,若有不从,不如杀之。”

郗超嘴里蹦出一句森冷的话语,仿佛那不是在杀人,而是在杀猪。

这还真是把桓温给吓到了

“嘉宾,何至于此啊,如今局势不稳,何不徐徐图之

鲜卑人也不会先打江左的,我们还有时间。”

桓温的考虑是,江左精兵不多,士卒孱弱,要是再内耗,后果不堪设想。

“主公,快刀斩乱麻赵川乃是一代人杰人杰,能人所不能

一旦他统一北方,我们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主公不要在意名声,那些都是虚的。”

桓温低头沉吟不语,不过看样子,似乎已经心动了。

“那明日召集朝会,找个文臣提一下”

郗超点点头说道:“如此最好不过,三辞三让的游戏还是要玩的。

孙绰估计会反对,但是由不得他了。”

从郗超杀气腾腾的表情看,桓温突然有个错觉,这一趟郗超回来,好像有些没自信了。

以前他并不像现在这样急切。

“嘉宾可是有什么心事吗”

看着自己的谋主都有些丧气,桓温低声宽慰道。

“赵川此人,有勇有谋,如今羽翼丰满,已经尾大不掉不能再给他时间壮大了。

一旦江左整合完毕,就要立刻北伐伪朝。赵川近期有灭燕的倾向,一旦他整合了那些鲜卑势力和汉人流民武装,就会来讨伐主公的。”

对于郗超的说法,桓温不置可否,他只是觉得,江左杂事实在太多,桓温现在当真是有些力不从心。至于赵川是不是像郗超说的那样飞龙在天,他也是不敢全信。

另起炉灶有另起炉灶台的好处,晋国这破船,到处都在漏水,能不沉已然是侥幸,检地,屯田,募兵,修运河等等,都是需要做的事情。

郗超的想法是好,但也得有能力去实施才行。有太多的事情排在赵川前面。

“先加九锡,看看群臣的态度,杀掉一些不听话的人再说吧”

桓温叹了口气,一步错则是步步错,司马昱的意外死亡,打乱了所有的步骤,还给自己在洛阳树立了一个强敌。

话说回来,逐鹿天下,谁都可以,各凭本事,有德者居之。他桓温可以,难道别人就不行么赵川也没做错啊。

想一想,桓温内心也平衡了。无论这样也好,那样也罢,最终还是要战场上说话。

看到桓温表面上同意,实际上对赵川的威胁不以为然,郗超也没什么话可以说了。

淑文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郗道茂是他堂妹,这两个女人现在都在赵川那边当侧室,一个怀着孩子,一个生了长女,郗家两面下注,立场实际上是异常微妙的。

桓温表面上不说,心里会怎么想呢

这些矛盾纠结,让郗超有苦难言。

“主公,那在下这就去安排加九锡一事,告辞。”

酒喝好了,郗超拱手告辞。

桓温将其送出家门口后,回到书房,一个人静静的呆了很久都没说话。

“嘉宾,郗愔郗超老爹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他和你一个想法吗”

桓温幽幽一叹,背脊似乎都佝偻了几分。

河东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王猛和他的老友薛强正在城楼上的签压房内无聊喝酒吹牛,忽然一个传令兵走过来,递给王猛一个封了火漆的竹筒。

“主公军令,王猛,薛强,请率所部人马从河东出兵,佯攻邺城,吸引敌军兵力,能战则战。不能战以骚扰为主。军令在此,请与口令核对。”

王猛和薛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慎重,还有隐约的兴奋。

勘验完军令后,传令兵便下去休息了,薛强低声问王猛道:“绝世神兵,准备出窍了吗”

“当然,机会难得,你我都会见证灭一国的奇迹,当然,那只是因为赵川的实力一直都被人低估了。”

那不是阿猫阿狗,那可是曾经压的薛强喘不过气来的慕容燕国啊薛强都不知道是该说王猛自信还是自大。

“索性是一起出兵的,你又何必质疑呢,我说得对不对,一看便知。

只要打败了慕容恪,燕国定然会不战而降。”

“你这么自信”

“对,输了我把脑袋输给你当凳子坐。”王猛自信满满的说道。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