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逐流 > 第224章 马屁不穿

第224章 马屁不穿(2 / 2)

害怕他们听不懂,赵川又把之前跟陆长生讲过的小白兔骗狐狸和狼的笑话又说了一遍。

明明很励志的故事,为什么从你嘴里说出来就这么怪异呢

这种组合就类似于“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这样的心灵毒鸡汤一样。

刚才赵川说的笑话,世家出身的陆长生不明白,一直是家将身份的诸葛侃也不明白,倒是家道中落,现在由世家沦为贱籍的沈劲,彻底搞清楚了赵川想说的事情。

建康朝廷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原以为桓温是赵川的后台,但从刚才某人的话语看,桓温也是可以卖的,只要身后有个更猛的后台。

真是无节操,无下限啊。

不过对于沈劲来说,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能洗刷家族的耻辱,重新翻身,这才是第一位的。

这也是他愿意跟着赵川混的原因之一。

当初的沈家不也是赌了一把赌输了的卢瑟么

赵川看到沉默了几人,心中哀叹一声,到底是有代沟,没有人明白他的意思。

小白兔能把狮子老虎狼啊狐狸什么的耍得团团转,是因为他很不起眼,处于食物链的底部,但眼界却是最开阔也是最放得下身段的。

只要能面厚心黑,逆袭不是梦

狐狸狼什么的先不说,就说狮子老虎,由于“气场”太过强大,往往被自身的优势所蒙蔽。

常言道“扮猪吃老虎”,你特么看上去都是一副老虎模样,只怕连老鼠都吃不上,全被你吓跑了。

就在赵川跟陆长生他们说笑闲聊间,朝会已经开始了。

儿皇帝司马聃依旧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身边原本应有的幕布,都被掀开,里面端坐的不是褚蒜子又是谁

什么是垂帘听政

根据一直以来自战国以来任何朝代宫廷的规定,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太后,所以辅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国君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国君谈论政务。

这种由母亲帮助国君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

帘子被拉起来了啊虽然大大不妥,却没有朝臣说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堂上诸公,心思可是难测得很,说不得就有火中取栗的人。

褚蒜子只是想仔细看清楚众人的表情,总有些蛛丝马迹。

女人的心细,想得够多,也够计较。

大殿里的许多人,比如王羲之这样的,觉得这样似乎也好,透明是双向的,他们也有机会看清楚对方的表情了。

这一点,相信褚太后也是心照不宣的。

“诸位爱卿,城内瘟疫泛滥,民怨沸腾,可有良策”

良策当然有,不就是瘟疫的解药么

谢安家里有一箱,王羲之家里也有一箱,但赵川有言在先,谁都不能当众说出药物的来源,不然翻脸。

无论是谢家,还是王家,都不会主动去把药分发掉。

他们在等着天师道的孙泰跳出来那帮人散布了瘟疫,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赵川的那些药,是关键时刻用来收买人心的

对于褚太后的问题,他们的应对只能是沉默,相信太后也明白这一点。

一切都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明朝有个大才子叫杨慎就是写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位,为了皇家的伦理纲常,喊出“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被嘉靖皇帝派到云南三十多年,直到七十岁老死都没回故乡,临终前一段时间去偷偷去四川还被人逮捕,送回云南。

倘若东晋的世家精英有这等气节,国家又岂会沦落到“神州陆沉”桓温语的地步

家族是自己的,国家是众人的,怎么选择,一目了然。这也是世家门阀政治的弊端,之一。

正当褚蒜子和大臣们僵持着,谁都不愿意说话的时候,外面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跑进来,几乎是气喘吁吁,到了大殿内就跪下,汗如雨下

电影里常见的那种老远就叫不好了不行了的人,一定活不长久,因为统治者为了安定人心,很可能砍了这个人说消息是假的,谁让他把坏事宣传得大家都知道呢

“文武百官都在这里,有什么事情,直接说便是”

褚太后不悦的说道,没有人注意到,她身边的司马聃,不自觉的抖了一下,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

“启禀太后,堂邑民变,流民帅郭敞,率手下冲击了县城衙门,县令刘仕被劫持,同时被劫持的还有王家小女王孟姜贼人劫持了衙门里所有人之后,往北方去了,郗昙将军让我回来请太后定夺”

晴天霹雳

除了某些知情人以外,朝堂里的诸公,莫不是惊诧异常

要知道所谓的堂邑,就是今天的南京市六合区,而建康城,就是现在的南京市的玄武区,秦淮区等地,你说近不近

首都近在咫尺的“郊区”,竟然被流民攻占沦陷,官员被劫持走,未来皇后被劫持走这是要变天啊

“太后,请为小女做主。小女带着家奴去堂邑赈灾,不想遇到这等灾祸,还请太后速速定夺。”

首先站出来的是王羲之,她女儿出事了,也确实有资格第一个站出来。

尼玛郗超那混蛋说有个后手,莫非这就是后手还是表亲呢,这么不靠谱

王羲之在心中把郗超从头到尾骂了个遍,他就不相信那个叫什么郭敞的人,没有后台敢干这样的事情,这件事一定只是个开始,后面的事,还没完

“你派人出城,跟郗昙将军说,不消灭郭敞的流民大军,他也就不必回来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个郭敞,褚蒜子的评价只有呵呵二字而已。

要知道,当初祖狄的弟弟祖约也是流民帅,而且手下军队不少,最后不也被朝廷剿灭了么这个叫郭敞的,手下千把人,居然就敢劫持朝廷命官,还有司马家未过门的皇后

他有几个脑袋够砍的这种人如果不是脑残片吃多了,那他就是有依仗,有恃无恐

是他么终于是他出手了么

褚太后心中一冷。

文武百官都在,唯独缺了一人,大司马桓温

“大司马”作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管理官,除管理国家军赋和组织军事训练外,还是军法的执行者。说到底,职位上,他就是军方的老大,虽然只是名义上的。

这会是他的手笔么还真是大手笔啊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