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越,今日怎么又跑来茶楼厮混,不怕你爹爹打了”
那少年人长得极为端正,约莫十四五岁的年纪,身材欣长,双眼正紧盯着话本浏览,吕璟叫了三次才反应过来。
“官人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那三国演义下刊”
吕璟闻言不由无奈的笑了笑,这小子,还真是一个大宋版的老书虫。
“稍后会让人给你送到府上,倒是你爹爹,最近情况怎么样”
说起自己父亲,李越表现出几分少年人独有的叛逆心性,冷冷哼了一声。
“还能怎样,苏师祖劝了他好几次,死活不肯再应试,说什么与官场不合,还不是胆小畏惧,某家怎么会有”
“阿越慎言子可言父过”
骤然看到吕璟发怒,李越不禁讪讪的笑了笑,虽然不敢反驳,却是也不肯再和他多说。
吕璟摇了摇头,带着韩世忠直接起身离开茶楼,向城外行去。
“韩五,你和李越同为书院子弟,有机会多和他接触下。”
车架之上,吕璟想起苏轼交给自己的任务,不禁一阵头大。
韩世忠点了点头,神色里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他自小就是个痴孝之人,自然瞧不上李越辱及生父的举动。
吕璟没有多言,吩咐车夫一路行到东江湖书院,直奔科研院的位置。
如今已经完成建设的科研院就在书院侧翼,三座连排的小楼很是醒目。
在科研院旁,则是吕璟参照后世教师公寓设置,修建给书院教谕们的住宿区,名曰东坡别院。
而吕璟此行准备拜访的人,就在这别院之中居住。
后世关于苏轼麾下弟子,被普遍认可的就是所谓的苏门四学士,也就是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四人。
至于另外在特殊地域流传的六弟子说法,因为最后两人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自然也就没有广泛流传。
陈师道和李廌,就是这剩下的两个苏门弟子。
吕璟此次要拜访的,就是仕途蹉跎之后选择闭门著书的李廌。
东坡别院建筑风格偏向南方园林,曲径通幽,吕璟一路穿廊过户,等来到李廌门前,有些藏在心里的话语却又难以开口。
一身布衣,虽然没有任何补丁,但那抹眼神里的萧索还是难以掩饰,刚刚接近四十岁的李廌,躬身扫地的样子却像一个六十岁的老翁。
“师兄,小子来看看您。”吕璟在门外行了一礼。
“大郎进来吧。”李廌似乎对吕璟的都来并不意外,打开栅栏,将他迎到了屋舍内。
依旧是简朴的杂陈,整个屋舍吕璟甚至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见到。
“苏师说这些东西都是书院赠给教谕,李某自作主张变卖,倒是让大郎见笑了。”
“师兄,你”吕璟感觉自己的声音有些哽咽,想要开口,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说李廌变卖了公共财产那些桌椅本来就是作为福利发放给教谕的,说他钻进了钱眼,吕璟很清楚,那些钱被他拿来干了什么。
李廌早孤,六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双亲,后来因为勤奋和文才被苏轼赏识,称他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可敌万人,自此为世人知晓。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万人敌,却始终没有办法将全部心力投入到科举考试之中。
因为早孤的原因,李廌对于家族亲情看的分外沉重,可他的家族,却贫穷到足有三代人死后没有办法好好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