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诸葛天下 > 第四五九章 赵云发威 盟主到手

第四五九章 赵云发威 盟主到手(2 / 2)

赵云没有被任何人影响,显得十分镇定,不为外界所动,眼中只有敌手华雄。

赵云一击没有得手,也是隐隐有些失望,毕竟赵云还以为就算不能一枪刺死华雄,至少也能让华雄身负重伤。虽说只让华雄跌落了战马,丢了面子。

但赵云很快就调整了心态,能够逃过赵云出神入化的一击,且没有受伤,只是摔下战马,这也算是给赵云提了个醒,说明华雄并不是那种普通武将,粗俗武夫。

赵云出枪快,收枪更快,一枪刺空,即时就将长枪的枪头轻轻偏转了一下方向和角度,继续追击华雄,现在赵云在战马上而华雄在地上,有战马的加持,赵云坚信只要不大意,拿下华雄那是百分百,稳操胜券的事情。

于是,赵云又朝着华雄接着一枪刺去,事实上赵云的枪法一气呵成,只要赵云不停xiàti内心法的运转,那赵云的攻势就能持续成停地进行下去,甚至是随机变幻攻守之势。

只有华雄一个人知道,面对赵云的恐怖,别看赵云年轻,那是一种完全碾压的气息,刚刚从马背掉落的华雄气息并未平稳,此时看到眼前寒光一闪,情知赵云的攻击又是到了,真是如影随形,如蛇攀棍。

虽说赵云的第二枪已没前面第一枪那种威势,可刺枪带来的危机感并没有减少一分一毫,毕竟刚才华雄准备充足,只是大意,如今华雄心慌,且头脑混乱,看着寒光越来越近,华雄内心焦虑无比,却想不到应付赵云的方式。

华雄已经不寄望斩杀赵云了,甚至与赵云较量的心息都没了,华雄只想在赵云的长枪之下,能够苟全一条性命,逃回虎牢关去。

这个时候,华雄头脑一片空白,已是方寸大乱,完全没有恋战之心,为了活命,本能驱使之下,华雄遵从危险的提示,尊重身体的反应,不由自主地又往寒光长枪另一边翻滚过去。

华雄险之又险地再逃过一枪,不过先是落马,后又翻滚,华雄两眼冒金光,頓时战力直降,一时之间战力已没往日的一二成,此时唯剩一些蛮力在支撑着华雄。

华雄还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为了活命,怎么失面子都是小事,可却看傻了众人。

这就是张郃所说的虎牢关主将,力大艺高,久攻不下的华雄,遇到了赵云却是这种表现,实在是太糊弄人了吧。

华雄先是被赵云一枪刺得摔落马,又被第二枪吓得满地翻滚,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就在两方大军还看傻眼,久久未能回神之际,赵云没有任何心情波动,脸上坚毅如初,赵云也看到了华雄翻滚之后,已是强弩之末,完全没有一点逆盘的机会了。

然而,赵云却没有留手,两脚一动,夜照玉狮子会意,瞬间加速,一下子就来到刚刚翻滚停下的华雄面前。

赵云又是一枪

华雄终于没有能力躲过第三枪了,只好瞬间闭上眼睛,浑身只感冰寒一片,冷汗淋淋,甚至是动都不敢动一下。

只见赵云手持龙吟凤嘴枪,用七探蟠蛇枪枪法第三式拿下了华雄,枪尖此时正稳稳地抵在了华雄的咽喉正中处,还能隐隐地看到华雄脖子上些许血迹溢出,应是被赵云的长枪擦破了皮肤。

赵云并没有下杀手,毕竟生擒华雄的价值更高,主公诸葛亮也许会劝降,也许会拷问或是交换,赵云不介意将华雄生擒回去,当然前提是华雄乖乖地束手就缚。

一旦华雄有所反抗,赵云就会毫不犹豫地刺死华雄,毕竟放跑华雄是没可能的,别说赵云和华雄非亲非故,就拿这是赵云第一战,且新投主公,岂能空手而回,放虎归山。

没想到赵云和华雄的战斗会那么快结束,仅仅三招,就生擒了华雄,许多军兵都没能回过神来。直到诸葛亮提醒让人去将华雄给绑回来,带了绳索的人才快速地去将华雄绑了,押回军阵之中。

虎牢关原属华雄的兵马一看赵云只是三枪就生擒了华雄,哪里还敢停下来厮杀对战,即时就各自逃命,退回虎牢关。

董卓军未战先溃,诸葛亮的手下当然懂得如何做了,无非就是痛打落水狗,乘胜追击罢了。于是大军出动,又捉来了不少董卓军俘虏。

一切发生得太快,结束得太快,张郃的几万大军只是放哪里一站,没有任何动作,这仗就胜了,还生擒了敌方主将华雄,甚至抓获了大量的董卓军俘虏。

张郃深感无奈,张郃是知道华雄战力的,若是华雄对上赵云撑不过三枪,那要是换成张郃估计结果相差不大,故而张郃没敢趁乱混水摸鱼,生怕赵云的枪头对准张郃。

捉了华雄,诸葛亮很满意,虽说虎牢关还在董卓军手里,但现在虎牢关暂时没有主将,不难拿下,诸葛亮只是可惜手中兵马太少,又不想为他人作衣裳,不然此时就是攻打虎牢关的最好时机。

要是有张郃那么多兵马,诸葛亮就会强行攻关了。不过现在诸葛亮却不想攻关了,捉了华雄,得好好利用一把,先将十八路诸候会盟之后的盟主之位拿到再说,不然占了虎牢关,也毫无用处,全是徒劳。

反正之前的约定也只是拿下第一战的胜利,而不是定为拿下虎牢关。诸葛亮完全能拿到盟主之后,再将袁绍,曹操等人的兵马,做一番操作,用来攻打董卓,一举三得。

于是诸葛亮令全军见好即收,带着俘将华雄和大量的俘虏及粮草辎重满载而归,回到诸候们会盟之地:酸枣。

在军帐之中,诸葛亮派人将华雄拉到各人面前,然后笑着说道:

“各位将军,不好意思,亮运气好,对阵董卓军略胜一筹,既然各位看得起在下,那这盟主之位,我就却之不恭,推之不义,承蒙各位关照,就且由我来当一当吧。”

诸葛亮说罢,袁绍和袁术、曹操等人无言以对,只好遵守约定,让诸葛亮来当讨董大军的盟主,至于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则负责粮草供应,军资调度和筹备。

曹操也没落下,诸葛亮任命了三个前锋,分别是曹操和孙坚,公孙瓒。诸葛亮知道公孙瓒有刘备和关羽帮助,战力也不会太差。

就在诸葛亮刚刚坐上了盟主之位,屁股还没坐热,定下了三路大军进攻虎牢关的时候,一切还没付之实践,却发现了一场大阴谋。,,;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