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诸葛天下 > 第三零六章 利弊权衡

第三零六章 利弊权衡(2 / 2)

诸葛亮话音一落,像张飞、魏延等武将皆吵闹了起来,都说要兴兵前去相助,甚至是纷纷请战,只求一队偏师即可,就为诸葛亮领当先锋,大开军路。

至于郭嘉、陈宫等军师则是沉吟不已,一语不发,好像皆沉浸在利益权衡之间,得失多寡之处,倒也显得稳重,这种表现也在诸葛亮预料之中,毕竟军师要想的可不止那些将领一样,只是为了作战。

军师要对比的除了兵马战力、人数、士气,还有彼此的动机,战败战胜之后的各种情况,以后料理的后续要怎么搞,这么一系列下来,一时之间纵是心思辗转之人,怕也是难以马上出结果。

手下各人议论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诸葛亮干脆放任不管,先让各人充分发表下意见,互相讨论,得出结果再做定夺。诸葛亮虽然内心有想法,但现在诸葛亮更希望是手下和自己的想法相当,不符而合。

这样手下们也就能替诸葛亮全程将事情给办了,办得妥妥当当的。好在郭嘉和陈宫的有力引导之下,场面很快就达成了一致,至于呈现给诸葛亮结果的汇报之人,自然是非陈宫莫选。

众人也拿捏不准诸葛亮的心意,是战是怂,毕竟说得不好,哪怕诸葛亮没责罚,多少也在各位同僚眼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会给人一种草包的坏评价。

可陈宫不同,陈宫是最早跟着诸葛亮的谋士,算是资历最老,况且陈宫作为军师,高瞻远瞩,很多事情也处理得让各人服气。比如这一次的议论,各将领都是主张兴兵响应,讨伐不臣,偏偏陈宫也是这样想。

一拍即合之下,各人就更喜欢陈宫当军师了。每个将领都希望领头之人,心意相通,这样至少不会出现太多意见不和,伤了和气。

陈宫受众人所托,站了起来,替各人汇报一下结论,以待诸葛亮定夺,陈宫胸有成竹地说道:

“主公,依属下们商议之后,皆觉得我青州理应起兵响应刘幽州的号召,前往渔阳讨伐造反的张举和张纯,一番权衡再三,利弊无非以下各点罢了。”

“其一,我军新驻青州,名声不显,军威不扬,世人皆不知我青州已是易主,不为人识,而青州民风大变,日新月异,主公兴兵前去幽州渔阳,也好让世人知道青州的不凡,替青州扬名。”

“其二,主公领兵前去,正是忠君仁义之举。大汉有难,有志之士皆怒而奋起,诛杀不臣,而诸葛氏又身居高位,统领青州,坐镇一方,若是没有前往,怕为人诟病,有污主公名望,去则名声水涨,不去则声望潮退。两相权衡此事,我青州没有理由缺席。”

“其三,况且军中各将有心杀贼,建功立业,若是没去,恐军心不振,士气低落,反之则各将士皆有用武之地,舒展所学本领,一显武艺,扬其威名。”,,;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