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庞统,字士元,荆州襄阳郡人。元直兄说得对,我也是慕名而来,然后被先生捡回来的。”
五人皆向诸葛亮行了一下礼,观诸葛亮的衣着和举止,他们也知道诸葛亮必定出身世家,乃是文人士子之一,虽未弱冠,但肯定是读过书的。
这五人,对于以前孤苦伶仃的诸葛亮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至交好友。现在虽然诸葛亮幸运地保住了家族,但看到眼前的这五人,依然是十分亲切,热情地一笑,说道:
“亮在此见过各位师兄,有礼了。”
诸葛亮很隆重地施了一礼,也算是答谢这些人在以前帮了他不少。诸葛亮如此识礼节,各人也不敢再过分戏闹,皆认真的结识了一番。虽然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人如何,但徐庶和庞统等人,深知司马徽的脾性,要是没点特殊的人还真入不了司马徽的门下。
一番交谈下来,几人叽叽喳喳,倒完全没注意到时间竟然已是稍然而过。直到庞统机灵,反应了过来,突然惊慌大喊,说道:
“糟了。时辰快到了,先生交待我等的事情却是一时给忘了,快来不及了,诸位师兄,还不快点回去准备,若是迟了,免不得又得让先生唠叨。”
庞统急急地对徐庶等人提醒,原来徐庶和庞统等人住在了水镜山庄,那么司马徽的日常起居,生活料理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们几个学生身上,每人都不多不少的分到一些细活。
比如徐庶一般负责替司马徽煮茶,而庞统则是负责叠被,其他人都负责不同的事情,诸如打扫、挑水等等之类的。诸葛亮还记得以前自己就是负责众人的伙食,烹饪一事皆归由诸葛亮所管。
徐庶等人一听庞统所说,才方醒悟,脸色大悔,甚至隐隐有些惊恐。事实上,哪怕事情一时没做好,司马徽也不会打骂他们,而是会拉住他们进行一番长达几个小时辰的教诲,事后还要他们写出心得以及所思所想,整得十分折磨。他们也宁愿司马徽进行打骂,也好过听司马徽唠叨。
在各人眼里,司马徽就是一个话唠。
“为兄有事,先行告退了。”
徐庶和石韬等人纷纷请辞,不容答复,就快步离开,直奔司马徽住所而去,倒是庞统留了下来。庞统显得鬼崇崇,待众人走远之后,方才开口,说道:
“阿亮,你有表字了吗若是没有,先生一定会很快为你表字的。先生说,男儿当自强,不一定非要等到弱冠才表字,那样会影响很多事情的,还说早些表字的人,都是比较特殊的。”
“其实,师兄们都走了,而我留了下来,就是想知道一件事情,能问一问你,老师有跟你说过山庄课堂前面的那个木头架子么”
庞统想试探一下诸葛亮,要是诸葛亮的回答是没有,或者仅仅是一些普通的回答,那庞统也会含糊而过,就此揭过。若是诸葛亮和庞统一样,都是得到灵宝之后,属于水镜八奇之一,那庞统就得认真一下了。
看着眼前庞统颇有灵性的眼神,诸葛亮是发自内心地笑了。说起来,诸葛亮和这些人的交情都不浅,比如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石韬、孟建和崔钧就统称为“诸葛四友”,为人所知,而庞统更是和诸葛亮齐名,一人号称为“卧龙”,一人号称为“凤雏”。,,;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