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政一看到诸葛亮,顿时大喜,自从退下宛城之后,就一直找不到诸葛亮,正愁着如何向诸葛亮汇报赵弘、韩忠、孙仲等人的投降之事。眼下看到诸葛亮回来,有了主心骨,急急地上前,准备向诸葛亮陈明情况。
“严将军,有何要事如此之急,先随我回了营帐再说。”诸葛亮却是不停步,径直走回了营帐,毕竟诸葛亮不觉得严政有什么大事可报,刚刚无非就是伴攻了一把,算不得多大事儿。
严政只好急在心里,追随着诸葛亮的脚步,一路回了诸葛亮的营帐,一入营帐,严政又快速地开口说道:
“主公,刚才攻城,末将已是见到韩忠,韩忠说若是见到圣女,则会率众而降,还说宛城已是存粮不足,几日之内将会断粮。韩忠等人希望圣女能够搭救一下他们,他们将会一直追随圣女,忠心不二。”
严政将刚才在宛城城墙之上,韩忠所说的话语一点无漏地告诉诸葛亮,以便诸葛亮定夺。听到严政的汇报之后,诸葛亮对照一下刚才在朱儁营帐之中的所见所闻,略略一想,倒是明白了几件事情:
第一就是黄巾反贼已经知道圣女张宁来到了此地,甚至还有心归降于圣女,若是不然就不会那么巧在朱儁的营帐中刚好遇到黄巾反贼派来使者投降了。
第二就是黄巾反贼派来的使者说宛城已是几乎断粮,看来应该是真的,刚才在营帐里面,诸葛亮还半信半疑,以为黄巾反贼可能也有高人,学会了用计,结果不是,断粮乃是真的。
第三就是黄巾反贼既然想要投降,现在又被朱儁给拒绝了,接下来应该会产生误会,以为是圣女不愿意搭救他们,从而有了敌意,会影响投降的一系列操作。
不过,诸葛亮自小就聪慧,再加上如今阅历丰富,经验老道,粗粗一想,就有了解决的方法,那就是趁着朱儁尚未带领大军前去攻打宛城,先派人潜进宛城之中,与赵弘、孙仲、韩忠三人接头,解释一番,最好是能让他们见上圣女张宁一面。
一旦误会解除了,那明天进攻的时候,就容易操作了,反正伏兵刚好就是诸葛亮军,如今诸葛亮不但不阻拦他们,更是大开后门,全面绿灯的话,恐怕朱儁和刘备就是拍马都不一定能追到这支经常四处作战的黄巾大军。
诸葛亮做事素来追求完美,现在天色已暗,实在不宜再让张宁偷偷摸摸地四处走动,诸葛亮也不放心。不过派人潜入宛城嘛,倒是有一个现成的人选,就是严政。严政新投不久,与黄巾大军的情分尚在,正是进入宛城,劝说赵弘、孙仲、韩忠等人最好的人选。
诸葛亮想到之前诸葛诞盘居的山顶,说不定正好用来藏匿这支准备投降的黄巾大军,让严政前去将明天朱儁进攻宛城的计划告诉三人,待三人弃城而逃,诸葛亮又不特意阻拦,且令张飞和朱桓将三人引到之前诸葛诞所在的山顶,在那里由张宁进行收服。
简直是完美。,,;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