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诸葛天下 > 第一四九章 左右来援

第一四九章 左右来援(2 / 2)

陈宫领兵,很明显对战场的节奏把握得十分娴熟,既没有烦躁急进,又没有怯战不安。不过,诸葛亮以为刘备出场之后,陈宫应该会挥令让泰平军压进广宗郡城了。

谁料,刘备已是在那战斗了快有半个小时辰了,这陈宫仍是按兵不动。诸葛亮这回就不是满意了,而是对陈宫感到佩服。这是明哲保身之法呀,为了自身的实力不受损过大,先让卢植和刘备顶住一阵子。

毕竟,只要最后泰平军有出现,那就不算放鸽子,充其量被责备贻误战机,或者进攻太慢。况且,现在广宗郡城的情况,早点出现官兵援军与晚点出现,差别不大,只能算得上是锦上添花。

好在陈宫并没有让众人等太久,在广宗郡城上彼此双方的士气都有些不振的时候,陈宫下令了。陈宫让泰平军全力冲锋,攻到城门边,然后奋力夺城。

陈宫还与统领泰平军的主将邓茂约好,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泰平军在登上广宗郡城城墙之后,必须在一个时辰之后,就全军撤退。

哪怕广宗郡城已是摇摇欲坠,猛攻即破了,都必须先退到城墙下来。这是陈宫根据大汉官兵与黄巾守军之间的兵力,以及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得出的结论。

依陈宫看来,大汉的官兵是没有办法一口气拿下广宗郡城的,哪怕卢植有了诸葛亮和刘备的支援,仍然没有这种可能。除非是广宗郡城之内大乱,或者张角发生什么意外,才有一丝的希望。

自古行军打仗,贵在知己知彼,方有百战百胜。眼下对广宗郡城之内的情况,陈宫没办法百分百的了解,陈宫对张角也并不熟悉,不知道此时张角的状态,以上种种不确定的因素,令陈宫只能尽可能的采取保守的打法。

不求建功,但求无过。刚刚执掌泰平军,要是第一战就折损过半,相信陈宫这疑兵之计,就算拿下了广宗郡城,诸葛亮都未必会高兴,到时别说赏赐了,不心存抱怨,伺机责罚就不错了。

泰平军那是什么那是诸葛亮准备在乱世之中寻求根基的根本。岂是让新近来到的军师陈宫一场仗打下来,就去了七七八八。因此,诸葛亮虽然表现得十分大度,一切都让陈宫去自由发挥。

可陈宫并不敢任性,真的拿大量的将士和军兵去换取胜利的名声。这才有了陈宫与邓茂的约定,疑兵之计主在恫吓,只要有所建功,那此计就不算失败,可以见好就收了。

200邓茂也深知这个道理,对陈宫的安排没有异议。毕竟,这也算是邓茂第一次全权统领泰平军,作为一军之将。邓茂也不愿意为了冒进,看不到的短暂利益,而拿泰平军冒险。

邓茂要建功,最先要做的就是保住泰平军没有过大的折损,这是重中之重,邓茂跟在诸葛亮的身边也有一段日子了,知道诸葛亮对泰平军的重视性。

于是,泰平军在邓茂一马当先的统领之下,一人双马,向着广宗郡城发起了冲锋,那速度十分之快,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很快,邓茂就率领泰平军从广宗郡城的右边冲到了城墙之下,并组织人手开始登城。,,;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