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由蔡邕、李巡等人发起的校勘儒学经典书籍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并将以刻成石碑的形式立在太学门口,史称“熹平石经”或“太学石经”。卢植主动上书,毛遂自荐。
后来,庐江郡再次发生蛮族叛乱,朝廷因为卢植在九江郡担任太守时,对当地人有恩威信义,于是再次拜其为庐江郡太守。
一年多后,卢植又被召回朝廷担任议郎,与马日磾、蔡邕、杨彪、韩说等人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史称东观汉记}的工作。但刘宏认为写书不是紧要的工作,便又拜他为侍中、尚书。
光和元年{178年}二月一日,天空发生日食。卢植就此上书,人称:“上陈八事”。陈说政要,提出八策:
1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才任用。
2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
3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
4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
5修体:征召如郑玄之类的有才德之人。
6尊尧: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
7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关部门办好荐贤之事。
8散利:建议刘宏不再蓄积私财。
但刘宏并未采纳卢植的建议。
诸葛亮进了军帐,看到虽然年纪已过半百,然则面色刚毅,神色如重枣,脸正如天方,印堂平滑见反光的卢植,一看其外表,不得不引起诸葛亮的兴趣,从而试着激发了一下气之术。
之前诸葛亮在收下陈宫之后,就曾试着用望气术观看过陈宫,发现陈宫头顶上的气团既非白也非青,而是呈紫色,然而今天诸葛亮用望气术观看卢植,却惊讶地发现卢植的头顶,竟然是一团浓厚得如水滴的云团,且是呈紫中透黄。
此过这样直观的对比,诸葛亮也渐渐明白望气术的使用,同时也对卢植有了个直观的评价。毕竟,以前只是听说,未曾亲眼,还是怕有可能盛名之下,其实难附,如今验证过后,诸葛亮才不得不感叹卢植,当真是大汉世所难有的名将,且出色的大儒学家。
对于卢植卢子干,可以说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