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诸葛天下 > 第一一六章 不如跟我混

第一一六章 不如跟我混(2 / 2)

诸葛亮也算是苦口婆心地劝赵琰了,生怕赵琰真的撂担子,况且若是赵琰肯回去,那救回青州刺史可比解临淄之围的功劳还要大。

诸葛亮不得不努力让赵琰同意和他一起返回临淄,不然以邹靖、刘备再加上一个更官场老油条的龚景,诸葛亮恐怕分不到多少好果子。

“就算老子回去,那群青州官员会真心听我还不是阳奉阴违。那些平民百姓会安心生活还不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估计很多人都巴不得我永远回不去了呢,所有人都不明白只有好好遵守国法与律令,按照规则和秩序办事,方能有真正的太平盛世。可惜,没人能懂。”

赵琰本就严肃阴沉的脸,突然冷笑了一声,更令人惊骇,暗暗劝戒莫要成为宵小,以免落了什么把柄给了像赵琰这样的人,必定尸骨无存。

这时,诸葛亮才想起以前曾听诸葛玄说起青州刺史赵琰的事迹,当时仅仅是当成故事来听,如今有机会提前会会这天下英雄,直面赵琰,诸葛亮更是感同身受。

这世间上,有些人似乎真的就是为了某种理想,某种信仰而生的,如赵琰这人一样,天生固执地很,坚持无论是什么人与事,皆是国法为大,律令为先。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切有序运作,人皆平等、公平。

原来,赵琰一开始是在汉中郡为官,因吏治清明,颇为政绩,才多次迁升,后为青州刺史。在刚刚当上青州刺史之时,赵琰一到任,就立马安排手下在会客厅前,放置一个大水缸,并在水缸里盛满了水。

凡是求见赵琰的人,赵琰都让手下先问其来意。若是达官显贵,郡守要吏前来求情办事,或是有托于他,就让下人将其呈上的信函,统统都扔进水中。

后来,所有人都摸清了这位新任的青州刺史脾性,乃是铁面无私,毫不通融,也不自讨没趣。毕竟,莫说求情托事的信函,赵琰本人并看不到,也不想看,单说求见赵琰之处,人来人往,若是传了出来,岂不自污了名声。

于是,赵琰的部下也都学赵琰,慢慢地变得清廉自守,甚至更是有样学样,开始督促他人起来了。尤其是龚景,虽然年长赵琰一些,却是极力赞同赵琰的所施所为,并亲身拥护、执行。

然而青州的官员何其多,也并不是个个都如龚景,或赵琰的部下,官场驻虫多少也是有的。

“刺史,若您是因青州官吏不尊国法,平民百姓不重律令,而不愿回青州,履行刺史一职。在下倒有一计,可解刺史之忧,定使刺史所辖官吏必无二心,严明国法,遵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念,自洁其身;定使平民百姓拥护爱戴,最重律令,秉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思想,自爱其身。”

诸葛亮不理太多了,准备大胆试一试,成就大收获,不成也就拉倒。最多就灰溜溜回去就是了,反正也不损失什么。

“不如跟我混。”,,;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