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茂不知张角,要是真的有一天,拿下了大汉的天下会怎么做,且不说张角能不能做到,邓茂与诸葛亮各占一方,各执一词。
邓茂是不想与诸葛亮争论张角的能与不能,因此邓茂只是一个小小的黄巾将领,距离张角还太远。
邓茂的内心也是迷茫的。
“这也是我不忍将军英年早逝,死不足惜的原因,寻来将军,正是想与将军一起为这天下万民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环境而努力,哪怕是平民百姓,也能过上好的生活,这正是我一向所提倡,致力的。”
诸葛亮不会向邓茂传达效忠大汉这样以前坚定不移的愚忠思想,而是告诉邓茂,跟着诸葛亮混,是为了让每一个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的良民百姓都能过上好生活。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诸葛亮的意思很明显,跟着张角,还不知张角是否居心叵测,跟着诸葛亮,那肯定是为了过上好生活,推己及人。
诸葛亮末了,向邓茂递出救命的稻草,放出招揽投诚的最后机会。
“若是将军不嫌弃,请带领着你的那些过命的铁血兄弟,与亮一起奋斗努力,必让将军等人过上好生活,看到平民百姓幸福快乐,安居乐业的那一天。如若不然,则惜之哉。”
诸葛亮这是恩威并施了,让邓茂做个选择,要不就投靠诸葛亮,一起干。要是不信诸葛亮,不愿与之为伍,不肯真心投诚,那就只能把邓茂交给涿县官府了。
是死是活,就不管不顾了。毕竟,留之无用,何不弃之。
听到诸葛亮表明的心志,感觉和诸葛亮混跟和张角混,都没什么区别,只是混口饭吃。邓茂,其实好多都不懂,也不想懂。
不过,诸葛亮提到那些曾经不离不弃,一起做山贼,后来又一路相随当黄巾的铁血兄弟,邓茂不得不为他们考虑一番,谋一条生路。
“邓茂拜见主公,还望主公能搭救茂昔日兄弟。”
邓茂不得不折节,认诸葛亮为主,只求诸葛亮能搭救那些原山贼兄弟。
“我得将军,又添一翼也。将军之部众,亮早已救出,就关押于将军附近,待会让堂隆带将军将其一一放出,即可。俗说不打不相识,敢问将军如何称呼,奈何从贼”
诸葛亮先是让高堂隆为邓茂解了绑,并告诉邓茂,那些手下也全在诸葛亮这里,好安抚邓茂的心。另外,诸葛亮也想了解一下邓茂这个人,看看出身如何,长处之类的。
“回主公,在下原乃冀州一游侠,家传软兵:流星锤,习得几招武艺,因难以维持生计,故而上山为贼。虽有拦路打劫,却是不曾杀害良善。见黄巾军造反,席卷百姓,人去地空,纵是为贼,也无法相继,只好下山加入黄巾军。”
邓茂将生平一五一十告诉诸葛亮,还将如何习得武艺等等,都向诸葛亮汇报,这里就不一一表述。
诸葛亮也是见过大场面的,虽然邓茂所讲,只是一个小人物的传奇,对于诸葛亮来说,实在是平淡如水,毫不出奇。但新为主公,诸葛亮也开始学会慢慢调节心理,认真聆听属下的沟通,培养一种良性的互动渠道。
不得不说,当主公比以前当军师,还要累。唯一的乐趣,就是当军师,得将自己打造成多牛逼哄哄,而当主公,那就是让属于变成牛逼哄哄。
好的主公,不需要什么都懂。只要手下的人才懂,就行了。
待邓茂绘生绘色地讲述完之后,诸葛亮又宽慰了几句,表示不会因为邓茂的黄巾身份,而轻视冷落,将来必另有重用。
随后,诸葛亮就让高堂隆带邓茂,去寻之前刘备送过来的,原是邓茂身边的黄巾贼军。邓茂见到以前那些生死相随的兄弟之后,才算是彻底相信了诸葛亮。
至此,一心认主。,,;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