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铁路跑十辆火车
在高明没开口之前,在场的众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听他这么一说,众人才纷纷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确实,造价这么高昂的铁路,只跑一辆火车太亏了,十辆都是少的,应该跑二十”
“是啊,这可是完全用铁铺成的路啊,要是用来铸造刀剑和甲胄,不知道能造出多少了。”
“是是,为什么我们会忽略了这一点呢太怪了”
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李世民也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是啊,为什么我会忽略了这一点呢如果是当年的我,谁要敢用铁器铺路,这样暴殄天物,我恐怕绝对不会答应吧但现在我却完全忽略了这一点,并视之如常,或许”
想到这里,他顿时又抬起头来看向身边的高明,眼睛里闪过一丝明悟。
“或许是因为他创造了太多的迹了吧”
这一刻,李世民想到了许多。
从第一次高明发现金丹的不妥,到步入朝堂深受自己器重,然后再到远征高句丽,一月踏平半岛三国,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合为一国,可谓是战功赫赫。
而最让李世民满意的是高明对权力的“不争”。
明明权力已经触手可及,但他却偏偏毫不在意,哪怕自己特意假死,他宁愿让兄弟留守长安,也没有登基称帝,反而亲自出兵为自己报仇。
这一点,李世民自认做不到。
而且最让他佩服甚至嫉妒的是,高明在百姓的声望已经超过他了,国库卷发行两年了,虽然第五版国库券面已经有了他的头像,但是大家仍然执拗的称其为“太子钱”。
由此可见高明的声望有多大了,这让李世民又是嫉妒又是自豪。
“皇位虽高,但高明他已经不用争了,百姓崇敬他,弟弟妹妹们尊敬他,武百官敬畏他,整个大唐已经没有人他更适合做皇帝了,而且他是我李世民最骄傲的儿子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嘴角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同时缓缓的朝着面前的大唐重臣们开了口。
“火车的事暂且搁下,你们回去之后找太子商议便是,太子怎么说怎么做,朕不会插手,现在朕有一件事要宣布,朕欲重修大明宫”
大明宫原名“永安宫”,是李世民修建给太皇李渊居住的,意思是“长永安泰”。
在贞观九年正月,永安宫更名为大明宫,同年五月,年界七旬的李渊驾崩于长安大安宫寝殿内,大明宫建设随即止,迄今为止已经十年有余。
但是现在李世民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要重修大明宫呢
怀着这个疑惑,众大臣暂时放下了火车的事,纷纷开始思索起了李世民的用意。
在场的人当,长孙无忌是最了解李世民的人,他很快猜到了李世民的用意。
“大明宫原来是给太皇居住的,太皇死后停工了,现在陛下突然要重修,那是要给谁住难道是给他自己他准备禅位”
猜到这里,长孙无忌的眼睛瞬间瞪圆了,他顿时不敢置信的转头看向李世民。
“陛下,你”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李世民给了他一个严厉的眼神,让他赶紧把没说出来的话重新咽了下去。
其实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很快都猜出了李世民的用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开口有些东西算知道了也不能说。
而高明或许是在场的人唯一没猜到的人了,当然这也是因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方面,所以自然也没往这些方面去想。
此时看到所有人都沉默了,他顿时皱了皱眉头。
“怎么都不说话了,算大明宫再大,不过也是一座宫殿罢了,国库的钱不够还有盐场和船舶,再加这条铁路,怎么样也够了,而且老爷子都开口了,那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