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儒都是书院的客座教授,轮流前往书院进行定期讲座。
望都城因为是特区,所有的人事都由何峰主管,其它人并不插手,这是两大帝王钦点,并且望都城的发展都看在众人眼中,大家认同了主公的管理方式。
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这是关键的一年,有很多大事将要发生,刘辩便开始有争针性进行布置,内政是重中之重。
刘辩本想速战速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形成决议,不料事情纷乱,商谈了一个时辰,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主公,昱认为募兵制需要太多薪酬,不如征兵制。”
“主公,涣认为军队也要屯田,不能光训练。”
“主公,浑认为在民间成立预备役除了劳命伤财,并没有什么作用。”
这些读书人的观念,比商人死板多了,刘辩没料到光这个兵制问题在这里就引来了无数的争论。
争论是没有结论的,反倒是很伤感情,刘辩叹了一口气。
“各位,试运行一年如何咱们预备役士兵以征兵为主,而主战军队则以募兵为主,这可是汉高祖亲口给峰说的,怎么样也要试验一下对吧”
刘辩再次祭出大招,汉高祖闪亮登场。
果然,听主公说试运行一年,如果效果不佳便恢复原制,程昱、袁涣、郑浑等人这才松了口,点头同意下来。
望都城的成功,让他们说不出太理直气壮的话语。
第二项内容是讨论税赋问题。
东汉的税赋有三种: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力税
东汉的田税不过三十税一,刍稾税也不过年每顷55钱,可以说是古代最低的土地税
但是人头税就比较重,特别是还有献费,凡是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都要献给皇帝63钱,以供宫廷费用。
刘辩提出田税由程昱等人制定,自己并不插手,让一众文人大呼主公英明。
刘辩心中暗暗发笑,自己在意的是商税,这才是大头,等到各项服务产业随着群英会的扩张和招商引资,商税的收入比田税不知要高出多少。
刘辩抛出一个自己非常关心的议题,将人头税更改为户调税。袁涣刚想反驳,刘辩抢先讲了一个民户由于人头赋的加重,难以负担,只好将自己的儿女杀死的故事。
血淋淋的故事立即将官员们镇压了下去,刘辩怒火冲天地的拍了半天桌子。
“人民来我们这里是来种田的,休养生息的,不是来杀自己的儿女的”
众官员一见主公发怒,气势上弱了几分,现在不论男女,每人每年要交纳人头税二十钱,三岁就开收,在刘辩的气势下,一众官员勉强同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