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定下由耿炳文率领十万大军先行,驸马都尉李坚和都督甯忠率领另外十万随后,另着山东,河南,山西三地布政司负责为伐燕大军筹措准备军粮,提供给平燕布政司一切需求事务。
可是现在朱允炆觉得二十万大军是不是少了点,好像不足以彻底摧垮自己的那个叔叔,因为就说目前被朱棣掌握的底盘算起来,燕军的总数也是有不下十万之众了。
如此比较下来,朝廷所占据的优势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大,所以朱允炆才决定再一次投入兵力,将原本定下的二十万大军增加之三十万,另由都督徐凯引兵前往,支援耿老将军所部。
而此时带着朱允炆不许杀害朱棣命令的耿炳文,还在率领大军赶路的阶段,他距离平燕布政司所在还有段距离呢。
却不知道身后的皇帝陛下又给自己增派了十万大军作为支援,更是不知道此时他的敌人朱棣已经平定了北平周边,已经开始整顿麾下将士,准备应对朝廷的攻伐了。
可就算耿炳文知道天子给他增派了十万大军,估计这心里也没什么波动可言,甚至他到现在还一直纠结于那个命令。
“朕不想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
这金口玉言就是朱棣的一张保命金牌啊,代表就算耿炳文再怎么用计设谋,再怎么攻伐作战,只要是朱棣自身有危险,耿炳文就要考虑是不是要舍弃自己的作战计划而保障朱棣的个人安全优先。
这个命令说出来轻松,朱允炆根本就没想到他的这句话会给耿老将军多大的束缚,简直是不要太纠结好吗。
换句话来形容,朱允炆这句话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然后毕恭毕敬的邀请自己的叔叔朱棣到坑边上检查,看是不是足够深度,然后再毫无留恋的纵深一跃跳进坑里去,一点都不带反抗的。
这种蠢到了极点,错误的不能再错误的事,用四个字来形容是最恰当的自掘坟墓
都这种时候了,朱允炆还这么天真的想着不要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虽然他心里也没有半点叔侄的皇族亲情,可就是因为他是天子,这份恶名不想要,就下了这么一道让统兵大将都束手束脚的命令。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局势了,双方在原则上根本没有了选择的权力,这已经是只有一个答案的必选题了。
朱允炆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没有理解这道题的题意,选择来了一个不存在的答案,却是为自己麾下的大将制造了不小的难度,创造了无限的束缚,也是为将来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隐患大明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