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莫急夹石这样的小城,还轮不到你这样的大将出马适当的流血和牺牲,对于我军而言,也是好事,可以增强我军抗挫折的能力。天下坚城无数,可不是所有的城池都如同夹石城这么好攻克的”何咸口中宽慰着赵云,心中却一点都不轻松。袁术虽然如预料中那般不堪,但扬州军却比想象中要有韧性的多。或者说,南阳军并没有强大到让扬州军一触即溃的状态。对于何咸而言,这也是一种警示。
袁术扬州军能有如此战力,统兵能力更强的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又该战力如何占据冀、并两州的袁绍麾下的冀州兵和并州兵,战力又该是何种的水平呢这几年来,何咸在展,在变强,其他的诸侯们也没有闲着啊
“攻城车出动城破之后,重步兵跟进”何咸下达了夹石攻防战的第五条军令,也是最后一条军令
南阳军的攻城车为纯实木构造,前后共计六个轮子驱动。总体结构就像一个尖顶木屋形,异常坚固。尖顶的顶棚,可以用来保护攻城车中的士兵,避免来自城墙之上的箭矢、檑木、滚石和金汁等物的攻击。顶棚的外侧则蒙着一层牛皮,上面浇灌湿泥土,用来防备敌人的火攻。攻城车的正中间是一根粗大的圆木,用铁链悬挂在横梁上。圆木的后端有金属帽,前端有金属头。金属头制做成了羊头的形状,称为攻城槌。攻城时,依靠攻城车中的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后运动后猛烈撞向城门,依靠惯性和动能来破坏城门或者门后的门闩结构。
何咸本来的计划之中,并不准备出动攻城车。他觉得负土车加上井栏足够拿下夹石这座小城池。事实证明,何咸还是小看了夹石城的决心。或者说,是小看了县令张史的决心。
张史看到攻城车来袭,将城头之上的指挥权交给了县尉,亲自领着一千扬州精锐下城,挥舞着刀枪强行命令夹石城的青壮运来檑木和滚石封堵城门,企图彻底堵死通道。
“咚咚咚”攻城槌三次猛烈的撞击之后,夹石城门闩率领承受不住巨力,破碎而断。城门的后面,张史还没有完成封堵,攻城槌继续力,撞击城门之后强行打开了一条能容双人行进的通道。
”南阳重步斩斩斩“攻城车完成使命之后,迅后撤,所有的空间都让给了后续跟进的重步兵们。重步兵们穿过门洞之后,挥舞斩马剑和扬州军展开了血战。
夹石城的青壮在见识到南阳重步的斩马剑,只一剑就将一名青壮拦腰斩断之后,不约而同选择了转身逃跑。就算张史指挥着扬州军士对他们刀枪相加,也抵挡不住他们溃逃的决心。就算是死,他们也不想被那柄巨剑腰斩。张史短暂阻挡之后,觉得这些青壮已经无可救药,拔出腰间的佩剑,指挥着扬州军涌入门洞,和南阳重步决战。门洞狭窄,并不利于斩马剑挥全部的威力。重步兵们就将斩马剑当做长枪使用,挑、刺、横扫,县令张史在混乱之中,被斩马剑的剑锋扫中,脑袋被削去了一般,红的血,白的脑浆,流淌了一地。
第三百五十九章魏延的成名之战
县令张史一死,扬州军全线奔溃。
”县令已死,降者不杀“南阳重兵顺利挺进夹石城,占据城门,高声疾呼。
城墙之上,本就岌岌可危的扬州军防线,听说张县令已死,军心当即溃散。处于防线靠后位置的夹石城县兵和青壮们率先假如了逃跑的队伍。前线尚在抵抗的扬州兵一看大势已去,纷纷丢掉武器,跪倒在地,祈求投降。
”当“一名南阳军的屯长,挡下了一柄斩向降卒的环首刀。
“干什么咱们不杀降卒”屯长大声喝斥道,将自己麾下的这名杀红了眼的士兵,从极度紧张的气氛之中唤醒过来。这是一名南阳新兵,之前没有经历过生死战斗,故而有些失去控制。相比较而言,那些经历过战斗的老兵们对自己的情绪都控制的相对较好。杀降卒没有任务的好处,还容易引起激变,徒增已方的伤亡。控制局面,结束战斗才是重中之中
北门沦陷的消息很快传递到南门,负责镇守南门的张勋麾下武将蒋延趁乱潜逃,不知所踪,南门的扬州军卒死的死,降的降,夹石城的战役正式宣告落幕。
此役,夹石城参与守御的两万军民死亡接近一万人,另有五千人投降,还有五千人混入了夹石城的百姓之中。县令张史战死,县尉被擒,司马蒋延不知所踪。
南阳军这边,伤亡两千余人,经过及时的救治,最后死亡人数423人,重伤不能再战者589人。伤亡不算惨重,但也有些出乎何咸的意料。南阳军承平许久,虽然平时训练不断,但很多新兵还是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上战场之后有些蒙圈,蒙圈之后就容易受伤,容易死亡。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伤亡也好,就当给舒县的大战热热身。
南阳军接管夹石城之后,何咸没有为难夹石城的百姓,也没有为难那些投降的扬州兵。他派出自己任命的庐江郡守桥瑁和庐江长史鲁肃出面安抚,夹石城慢慢恢复了秩序。被擒的县尉作为首恶,在北城门外斩首示众。五千降卒缴械之后,在南阳军的监督之下,先负责清扫战场,掩埋尸体。处理完这些劳务以后,被统一押送往到皖城服役。南阳军的惯例:被俘敌军必须无偿服役至少三年,方能洗清战罪,成为自由民。在皖城,长水校尉甘宁正在建设全新的南阳水军皖口港基地。按照何咸的设想,南阳军的水军主力将从夏口港搬迁至皖口港驻扎。因为水军的主要敌人在江东,而皖口离江东更近
何咸处理完夹石城的事情之后,魏延领衔的南阳偏师也终于传来消息。西中郎将魏延,联合步兵校尉徐晃、屯骑校尉庞德,导演了一场疯狂的伏击战
桥蕤将五万扬州援军分成了前中后三军。前军一万人由雷薄率领,后军一万人由陈兰率领,桥蕤自领中军三万人。魏延亲自跟随着侦骑,潜行观察了桥蕤军的战备情况之后,决定在合肥城外三十里的浮槎山下的平原地带伏击桥蕤。这里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步兵对决。平原之上又有几片密林,可以用来潜匿数千人马。是伏击杀人的绝佳之地。
桥蕤大军开进之际,魏延先是放过了雷薄的一万前军,而后一万步卒齐齐杀出,直奔桥蕤的中军。其中,徐晃领着一千白波战斧兵和两千南阳轻步负责殿后,魏延下了死命令,命徐晃务必抵挡住雷薄前军的回援。就算是全部死光,也不得后退一步而魏延自己,则领着两千南阳重步和五千轻步,从正面对着桥蕤的三万中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七千南阳军对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