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6(2 / 2)

孙策说的也不尽是虚言。“江东小霸王”之所以声名远播,与孙策性情豁达,乐意广交朋友密不可分。

“这”桥瑁有些为难,因为他并不知道那年轻人与江东孙氏的关系如何。万一是敌对状态,可就非常不好处理。

周瑜看出了桥瑁的心意,保证道:“桥公放心我等一定不会胡言乱语,得罪您的贵客”

孙策也道:“我们会像敬重桥公一样,敬重贵客绝不会冒犯”

既然两人都这么保证了,桥瑁也不好硬赶,只能让管家将来客请进府中来。

“南阳何威,见过桥公”何咸领着郭嘉一副儒将的打扮,风采不输孙策和周瑜这一对组合。

桥瑁听到何咸的自称,心中微微一愣:何威是个什么鬼再瞧见何咸正对着他挤眉弄眼,当即明白他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说破,回礼道:“许久不见,小友英姿更胜往昔”

“敢问桥公,这位朋友可是骠骑将军何咸的族人”孙策与周瑜一听南阳何氏,当即怀疑来人的身份。

何咸闻言,顺势接话道:“在下的父亲正是左骠骑将军何苗,何咸乃是威的堂兄,敢问阁下是何人”

孙策闻言也是一愣,从来没有听说过何苗的儿子。但自己没有听说过,并不代表别人不存在,遂恭谨回礼道:“吾乃乌程侯之子,江东孙策也这位是我的义弟,庐江周瑜”

第三百四十八章煮酒论英雄

何咸也顺势介绍自己身边的这位美少年乃颍川郭嘉之弟,郭耀。这当然都是胡诌的身份,但孙策也好,周瑜也罢并没有见过何咸、郭嘉的模样,既然桥瑁认可两人的身份,他们两人自然也没有怀疑。

何咸不想坦陈身份,是不想带来其他的麻烦。毕竟,从名义上讲,南阳军与扬州军刚打仗结束,本质上是敌对的关系。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知晓,南阳军主心骨,骠骑将军突兀地出现在庐江地界,袁术必定不敢安心称帝,估计会派出一堆人马,前往庐江调查何咸的动机。所以,隐瞒身份,对于何咸也好,对于孙策也好,都是比较好的事情。于何咸而言,可以继续微服私访,了解袁术以及淮南的民情;对于孙策,则省得他需要做艰难的决策。毕竟“何威”与“郭耀”虽然是南阳军所属,但是名气威望,远差骠骑将军何咸与军师祭酒郭嘉。

于是,四位青年,连同桥瑁,共聚一堂。时值初平五年,公元194年的三月,春天。庐江的天气乍暖还寒,何咸便提议桥瑁,不妨将绿茶换成酒水,再用小炉一煮,小酌一番。

孙策当即拍案叫绝,高声呼吁,搞得桥瑁很是尴尬,仿佛在桥府不是他的主场一般。但既然两波的客人都这么如此提议,作为主人,桥瑁不得不从。于是,命人将酒桌搬到了后花园中的凉亭,将凉茶换成了庐江本地的米酒,红炉一煨,倒也别有风味,异常有情调。

“姐姐,姐姐,府上来了四位英俊公子。听说两人来自江东,两人来自南阳,皆为天下才俊。我俩要不出去瞧瞧如何”桥氏后院之中,古灵精怪的小桥一脸雀跃跑到了大桥的房中,向他汇报了前院的事情。孙策,周瑜,何威,郭耀接连来访的消息早就通过仆人们之后层层传递之后,到了大小桥的耳中。

大桥虽然也想瞧瞧这些才俊,无奈脸皮没有小桥厚,便犹豫道:“我等冒冒失失前去会见,会不会被父亲责罚啊”

小桥道:“只要我等装扮成丫鬟的身份,父亲不说,谁能知晓再说了,那些名士一个个眼高于顶,只要我俩低调一些,估计都不会有人注意到咱们两个。”

听到小桥的怂恿,大桥有些意动,在半推半就之中,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便换上了丫鬟的服饰,偷偷跑到后花园的凉亭处偷听众人们的谈话。

其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皖口港外的长江水面之上,有龙卷风形成,就算在城内的桥府,也看得清清楚楚。桥府上下的仆人皆惊呼不已,唯有凉亭之中的五人,旁若无人,仿佛没有看见一般。

何咸有感而发,想到三国之中的一个著名的典故,便问孙策、周瑜道:“两位公子可知龙之变化否”

孙策、周瑜不知道何咸此问何意,便轻轻摇头道:“未知其详,请赐教”

何咸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公子随乌程侯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孙策望向桥瑁道:“桥公征战四方,眼界开阔,小子岂敢妄语。”

桥瑁摆手道:“世道变化迅速,已经不是老夫所能熟知。你们年轻人的眼中的英雄,才是大汉真正的英雄。莫要管我,畅谈你们心中所想。”

何咸道:“桥公所言极是,你我可以平辈交流,无论观点对错。刚好有桥公这位前辈在场,对我们的论述进行点评,我们好有所收获”

桥瑁点点头,非常认同何咸的意见,孙策遂举杯道:“扬州牧袁公路,兵粮足备,人口众多,可谓英雄”

何咸举杯,遥遥一碰,一饮而尽道:“冢中枯骨,早晚必败于其他诸侯”

孙策也饮尽杯中浊酒,早有侍女上前,给两人满上酒杯。孙策再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谓英雄。”

何咸再饮一杯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孙策不甘示弱,也饮一杯,再道:“有一人名称白马将军,威震草原,公孙伯珪可为英雄。”

何咸饮尽第三杯,摇头道:“公孙瓒镇守一方尚